中国辐射卫生  2011, Vol. 20 Issue (1): 52-53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1.01.062

引用本文 

佘义, 刘强, 王彦, 杜利清, 樊飞跃. 发挥科研管理在放射医学学科发展中的推动作用[J]. 中国辐射卫生, 2011, 20(1): 52-53.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1.01.062.

基金项目

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092LZLZT03500);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0JCZDJC16900)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0-10-21
发挥科研管理在放射医学学科发展中的推动作用
佘义 , 刘强 , 王彦 , 杜利清 , 樊飞跃     
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天津 300192
摘要目的 探讨科研管理在放射医学学科建设与发展中的重要性及其推动作用。方法 结合我所科研管理现状及经验, 对科研管理在放射医学学科建设中的作用进行论述。结果 总结出科研管理人员在研究所科研实践工作中的具体实施办法和策略。结论 规范化科研管理和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是促进放射医学学科发展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放射医学    科研    管理    学科发展    

科研创新是构建学科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推动力, 科研创新水平不但是反映一个研究所、一个学科以及一个团队实力的重要标志, 也是决定其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创新思维对增强学科综合实力, 促进学科建设与发展, 提高科研水平和质量等均具有重要意义[1]。因此, 抓好科研工作, 发挥科研对学科发展的促进作用, 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科研管理人员长期以来共同努力的目标。我们研究所始终坚持"探索与创新"的兴所思路, 充分发挥科研管理对学科发展的促进作用, 使学科建设形成一定规模。近年来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0余项, 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基金资助2000余万元。为适应新时期和新形势下研究所的发展要求, 加强对科研管理中重点环节的控制, 实现科研创新由量到质的根本转变, 我们结合所在科研处的工作实际, 对以科研管理推动放射医学学科发展进行探讨。

1 抓好科研选题, 注重课题管理, 保持放射医学学科优势

学科主攻方向的凝练是保证学科建设成功的关键。在科研选题上, 将基础医学研究和临床研究相结合以体现先进性与实用性, 探索新技术和新方法以适合国人体质的新模式以体现创新性; 选择与放射医学密切相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进行研究以体现需求性。科研管理部门应注意引导本学科根据原有的基础、现有的优势、当前发展趋势及最有可能的突破点来集中选择和学科发展趋势相一致, 能带动整个学科发展, 能出高水平成果的研究方向为学科主攻方向[2]。科研管理人员应该经常到科研一线了解放射医学学科的发展方向, 抓住苗头积极引导, 在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上帮助科研人员积极争取。

科研课题是学科建设的依托, 没有高水平的科研课题作依托, 不能高质量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学科建设将无从谈起。因此, 必须抓好科研课题申报和过程管理[3]。通过各种渠道, 尽可能多地帮助科室申请到各种基金课题, 为学科的持续发展注人充足的研究经费。课题申请成功后, 应注重强化年度进展报告、结题报告等报表的及时性、准确性和严肃性; 采取措施, 提高资助项目研究成果、学术论文的中标率; 选择取得高水平成果项目进行重点跟踪, 使课题管理做到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我们在科研管理中充分体会到了基金课题在学科发展中无可替代的作用。目前研究所的放射医学学科已经在国内逐渐保持并发扬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 而且进一步瞄准了国内外先进水平和学科发展前沿, 在国内形成了新的特色技术, 相关成果获得了2008年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学科特色的形成, 不仅激发了科研人员的创新意识, 积极投身科研工作, 同时也提高了单位的知名度, 培训了中青年技术骨干, 为放射医学学科建设和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2 制定激励机制, 重视人才培养, 构建合理的学科梯队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政策来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的科研积极性在学科发展中至关重要。我所在科研管理中制定了有关"科技成果奖励办法"、"学术论文发表奖励办法"等规定, 并根据本学科发展和人员实际情况, 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使科室科研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鼓励科室工作人员搞科研, 出成果。当论文被国际国内会议录用后, 积极鼓励论文入选者参加会议并进行报告交流, 报销差旅费用; 当论文发表时, 报销版面费, 并根据文章发表的期刊类别予以适度的奖励; 积极支持鼓励科室成员申报各级各类科研课题, 申报成功后依据所报课题的级别发放一定数量的奖金予以奖励。论文发表、科研课题申报、项目的完成将在年终绩效考核中给予一定的加分奖励。

放射医学学科的发展和竞争, 就是人才的发展与竞争。只有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梯队建设才能形成学科的人才优势, 增强学科发展的持续力量[4]。好的学科带头人在学科建设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一位杰出的学科带头人的水平往往决定了本学科一定时期内的学术地位和水平。为此, 研究所对学科带头人在科研经费、工作津贴等方面给予了优厚政策。为了学科的长远发展, 必须形成一批年富力强的科研骨干所组成的结构合理的梯队, 大力扶持年青有为、思维活跃的科技骨干, 并请所内外资深专家、教授进行指导, 对有发展潜力的技术人才和高学历人才进行重点培养, 为他们创造施展才华的空间, 实现"高精尖"型人才的战略储备。

3 搭建科研平台, 加强科研协作, 促进学科全面发展

研究所以天津市分子核医学重点实验室为基础, 加强所内部各个科室的密切合作, 充分做到优势互补, 搭建新的科研平台, 利于提高科技人员的科研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使学科的科研向高水平发展。在2009年度天津市重点实验室评比中, 我所的天津市重点实验室获得了第五名的优秀成绩。实践证明, 只有构筑高起点的科研工作平台, 做好学科间的优势互补, 才能保证科研工作顺利进行[5]

在当今新形势下, 放射医学学科建设和发展必须走开放联合之路, 鼓励和推动学科开展高质量的国际国内学术交流, 广泛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科研合作[6]。研究所以中华预防医学会放射卫生诊断标准委员会和卫生部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委员会为依托, 定期组织学术活动, 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院士来做专题报告, 有目的、有计划组织策划高水平、高起点的学术活动与科研合作。为各学科创造出一个优化的学术环境。研究所还鼓励各科室积极开展国内外合作研究, 在巩固现有的合作交流渠道的基础上, 积极拓展新的合作领域。各个科室先后与美国、加拿大以及国内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等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 充分利用合作单位在人才、课题、信息、设备、实验技术、临床病人等方面的资源优势, 开展合作研究, 促进学科交叉, 培育新的学术增长点。通过学科协作兼取他人之长, 不仅解决了单靠一个学科难以解决的问题, 保证重点课题的圆满完成, 同时也推动了相关学科的共同发展。

4 注重建立成果转化体系

科研成果是学科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志, 也是学科建设实现提级升位的重要条件。一个优秀学科的建设必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不可急功近利, 必须按照学科发展的规律进行建设。在新形势下科研的核心问题已不再仅仅是追求科研成果的先进性, 而是追求科研成果商业化、产业化、市场化[7]。科研管理者和科研人员都应提高对科研成果转化的认识水平, 彻底摒弃"从事科研是为了发表论文, 发表论文是为了评职称"的错误观念, 把科研转化工作放在与科学研究同等重要的位置, 组织和实施科研成果转化的规划和建设, 并通过科研成果转化工作, 推动放射医学学科全面健康发展。为鼓励科研人员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 强化精品意识, 重视放射医学研究的内涵发展, 更好地发挥研究所的技术资源优势, 我所从成果登记和报奖层面上强化管理和协调, 增强科研人员跨学科联合申报意识, 在技术材料准备及书写规范方面进行指导, 对每年已经结题的项目进行筛选, 对符合申报成果鉴定的负责人, 根据申报科技成果鉴定的前期工作和基本要求等内容进行宣传和培训, 以提高研究所申报科研成果材料的质量。

总之, 科研工作是研究所学科建设的主要部分, 要提高研究所的综合竞争力, 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下赢得主动, 就必须不断加大科研管理力度, 在管理机制和管理手段上不断探索和实践, 走观念创新、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的路子, 促进研究所的基础研究在原创性上攀高峰、应用研究在实用性上创效益, 从而推动研究所学科建设迈上新台阶[8]

参考文献
[1]
刘恩靖, 辛阔林, 张新国, 等. 发挥科研管理在学科发展的促进作用[J]. 实用医药杂志, 2010, 27(4): 382-383. DOI:10.3969/j.issn.1671-4008.2010.04.061
[2]
尹锐, 郝飞, 杨希川, 等. 以科研管理促学科发展的理论与实践[J].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10, 24(2): 159-160.
[3]
周琳, 杨志平, 陆伟, 等. 科研创新是构建军队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推动力[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5, 21(11): 658-660. DOI:10.3969/j.issn.1004-4663.2005.11.008
[4]
王永清, 李大鹏, 刘文清, 等. 新时期军队医院科研课题管理特点与对策[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08, 15(12): 1175-1176. DOI:10.3969/j.issn.1008-9985.2008.12.044
[5]
刘坚, 陈昊, 周民伟, 等. 能动性科研管理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08, 23(6): 51-52.
[6]
叶平, 杨波, 王魁英, 等. 优化科研管理模式促进成果产出的实践回顾[J].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08, 23(2): 34.
[7]
纵兆辉, 祝松, 洪求兵, 等. 军队医院医学科技创新工作问题与对策[J].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08, 23(1): 60-61.
[8]
单志桂, 卢武红. 强化科研管理促进医院学科建设[J]. 医院管理论坛, 2010(6): 48-49. DOI:10.3969/j.issn.1671-9069.2010.06.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