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10, Vol. 19 Issue (4): 496-497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0.04.057

引用本文 

李传琼, 崔邦平, 代文莉, 梅云凤. 思通宁治疗肿瘤骨转移疼痛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 中国辐射卫生, 2010, 19(4): 496-497.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0.04.057.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0-07-01
思通宁治疗肿瘤骨转移疼痛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李传琼 1,2, 崔邦平 2, 代文莉 2, 梅云凤 2     
1. 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湖北 宜昌 443003;
2. 湖北省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 利用放射性药物思通宁发射的β射线辐射作用引起肿瘤组织内毛细血管扩张, 水肿, 炎细胞浸润; 致死肿瘤细胞而发挥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安盛科兴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思通宁111MBq静脉注射治疗, 它具有亲骨性, 在肿瘤骨转移灶或肿瘤部位出现较高的浓聚, 在肿瘤转移灶积药量是正常骨的2~25倍。结果 对25例肿瘤骨转移接受治疗后观察, 有20例疼痛显著缓解。血清碱性磷酸酶降低, 相关肿瘤标志物(如PSA)下降。患者饮食量增加, 睡眠时间延长。结论 思通宁治疗肿瘤骨转移疼痛在规范的护理指导下, 25例中有20例疼痛缓解明显, 病情明显好转, 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关键词思通宁    肿瘤骨转移    疼痛    护理    
1 材料与方法 1.1 思通宁

即氯化锶[89Sr Cl2]注射液是目前已用于临床的治疗肿瘤骨转移性骨痛的主要药物之一, 其主要原理是利用其发射的β射线作用引起肿瘤组织内毛细血管扩张, 水肿, 炎细胞浸润; 导致肿瘤细胞核消失或空泡形成, 坏死或纤维化形成, 致死肿瘤细胞而发挥治疗作用。缓解疼痛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延长患者的生命。

临床资料收集本院从2005年3月~2009年10月25例诊断为肿瘤骨转移患者, 其中男性18例, 最小年龄42岁, 最大年龄81岁, 平均63.27岁, 女性7例, 最小年龄43岁, 最大年龄76岁, 平均年龄60.29岁。

1.2 治疗前的观察及卫生宣教

当患者得知癌信号时, 几乎全部都不能接受, 首先表现为情绪激动, 精神不振, 郁闷甚至绝食等, 对生活失去信心。经过耐心开导、讲解思通宁的治疗程序、方法及药理作用, 使患者对它有初步的认识。从而配合医生积极治疗。

告知患者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多数患者用药后无不良反应, 部分患者有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蛋白尿、皮疹、脱发、发热等。少数血小板计数一过性减少, 经对症处理后可以恢复。本方法为姑息治疗[1], 止痛有效率达80%~90%, 可使病灶缩小或消失, 但不可能完全治愈骨肿瘤, 另外脊柱转移灶治疗后可能出现脊柱压迫。因此应告诉患者在生活起居时动作不能过大, 以防发生骨折。

1.3 治疗方法

89Sr Cl2 1.48MBq/kg (4.0mCi/kg)(9.25~ 14.8)×107Bq/人(2.5~4.0mCi/人)一次缓慢静脉注射入患者体内, 注射后通常2~14d起效, 也有可能延迟起效。因此早期可使用止痛药, 等药物起效后, 医嘱逐渐减少直至停止其他止痛药。

2 护理 2.1 治疗前的护理 2.1.1 心理护理

在接受思通宁治疗的患者, 大多为晚期癌症患者, 骨痛剧烈, 在接受治疗前放化疗疗效差, 止痛药缓解疼痛持续时间短, 常常给病人带来悲观、绝望恐惧的心理。因此护士应耐心鼓励患者配合医师积极治疗, 加强心理支持, 逐步让患者了解思通宁治疗的方法药理作用等, 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

2.1.2 治疗前的准备

测量T、P、R、BP、身高、体重、肝功能、血常规以及全身骨显像等, 告知患者低钙饮食。并停用化疗或放疗至少6周, 有完整的病史及详细的体检结果, 根据疼痛分类标准准确记录疼痛部位及分级。治疗前谈话及签定治疗同意书。

2.2 治疗中的护理

护理人员做好个人防护,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无菌操作技术, 核对姓名、性别、年龄、药名、药物剂量, 在静脉注射过程中, 选择静脉应从远端小静脉开始, 为减少药物的损失, 利用头皮静脉针头吸入适量0.9%生理盐水确保针头在血管内后方可推药, 确保患者接受准确的治疗剂量。密切观察病灶变化, 重视患者主诉。

2.3 治疗后的护理

治疗后嘱患者多饮水后排尿, 以减少辐射, 避免与儿童及孕妇接触, 密切观察患者疼痛及不良反应, 如恶心、呕吐、腹泻、便秘、血尿等, 以便及时对症治疗。良好的营养, 合理的饮食能保持患者顺利完成治疗, 有利于疼痛缓解, 因此嘱患者多食新鲜水果, 进食清淡有营养易消化饮食, 戒烟酒, 精神宜乐观。

2.4 随访观察

护士做好定期随访工作, 以便评估疗效。疼痛评分(2)。见表 1

表 1 注射前与注射后疼痛比较

密切观察和记录骨痛消失、开始缓解、缓解维持复发的时间。观察和记录食欲、睡眠和生活质量的变化, 并和治疗前比较, 见表 2

表 2 治疗前后病情缓解程度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与治疗反应定期进行血象、生化检查。全身骨显像及肿瘤标志物检查治疗后1~3个月内检查一次[3]。为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3 结论

从本组病例经过思通宁治疗后, 在规范的护理措施指导下, 观察显示思通宁治疗肿瘤骨转移性骨痛25例有20例疼痛明显缓解, 患者的食欲明显好转, 活动能力改善及睡眠时间明显延长, 全身骨显像显示病灶范围20例明显缩小, 规范的护理指导及卫生宣教使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延长了患者生命。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核医学分册[M].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4: 185-187.
[2]
石丹. 陪护者实施健康教育对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现代护理, 2008, 12(18).
[3]
李林法. 现代骨转移瘤诊治法[M]. 北京: 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329-343.
表 1 注射前与注射后疼痛比较
表 2 治疗前后病情缓解程度
思通宁治疗肿瘤骨转移疼痛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李传琼 , 崔邦平 , 代文莉 , 梅云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