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10, Vol. 19 Issue (3): 371-372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0.03.065

引用本文 

姜国印. CT在腹股沟斜疝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 中国辐射卫生, 2010, 19(3): 371-372.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0.03.065.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0-03-17
CT在腹股沟斜疝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姜国印     
瑞安市中医院放射科 浙江 瑞安 325200
摘要目的 探讨腹股沟斜疝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4例经手术证实的腹股沟斜疝的CT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T可清晰显示疝囊及其内容物, 并能对嵌顿性疝做出术前诊断。结论 腹股沟斜疝的CT表现具有特征性, 对其临床诊断及手术很有实用价值。
关键词腹股沟斜疝    体层摄影术    诊断鉴别    

腹股沟斜疝一般根据典型症状和体征可以明确诊断, 但有一些病人症状不典型, 另有一些需要与腹股沟肿物鉴别, 因此需要影像学检查。笔者对我院收治的24例腹股沟斜疝的CT检查资料作回顾性分析, 以探讨CT检查在腹股沟斜疝诊断中的适用性及诊断效率。

1 资料与方法

搜集我院2006年6月至2009年8月间经手术证实的腹股沟斜疝患者24例, 其中男18例, 女6例, 年龄范围在18 ~ 79岁, 中位年龄45.5岁。所有患者临床体格检查表现为腹股沟区包块, 12例位于右侧, 10例位于左侧, 2例位于双侧, 7例有程度不等的肠梗阻症状, 1例伴有腹水。13例患者临床初步诊断为腹股沟斜疝, 7例为肠梗阻, 2例为鞘膜积液, 2例疑为腹股沟部肿瘤收住入院。7例患者因肠梗阻行下腹部CT检查, 4例患者因腹股沟包块诊断不明确行CT检查, 13例患者为下腹部疼痛不适或不明原因的腹股沟区疼痛行CT检查偶然发现。全部病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 并经手术证实。

检查采用SIEMENS Emotion Duo型螺旋CT机, CT扫描条件120 ~ 140kV、160 ~ 200mA, 扫描层厚10mm、间隔10mm, 病变区加层厚5mm、间隔5mm连续扫描。增强扫描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前静脉注射碘海醇100ml, 注射速率3ml/s。

2 结果

24例腹股沟斜疝CT均可清晰显示疝囊及其内容物, 与手术所见符合率为100%。24例腹股沟斜疝中内容物为小肠伴嵌顿7例, CT示疝入腹股沟区小肠肠壁肿胀增厚, 明显强化, 下腹部可见小肠扩张积液及气液平面(图 1)。内容物为小肠不伴嵌顿11例, CT表现为小肠向外疝入腹股沟区, 肠壁呈线环状, 无肿胀增厚, 腔内可见积气积液(图 2)。内容物为小肠及肠系膜4例, CT表现为腹股沟区混杂密度肿块, 呈旋涡状改变, 内见迂曲小肠及杂有脂肪密度的网点状影(图 3)。内容物为大网膜2例, CT表现为腹股沟区脂肪密度肿块, 杂有网点影, 向上与腹腔相通, 向下疝入阴囊(图 4)。

图 1 左腹股沟嵌顿疝伴肠梗阻 增强CT示左腹股沟区小肠疝出伴肠壁肿胀增厚,明显增强。

图 2 右腹股沟斜疝 CT示肠管向外疝入右腹股沟区,肠壁呈线环状,无肿胀增厚,腔内可见积气。

图 3 左腹股沟斜疝 CT示左腹股沟区混杂密度肿块,呈旋涡状改变,内见小肠及杂有脂肪密度的网点状肠系膜影,向上与腹腔相通,向下疝入阴囊。

图 4 左侧腹股沟斜疝(大网膜) CT示左腹股沟脂肪密度肿块, 杂有网点状影, 向下疝入阴囊。
3 讨论

腹股沟斜疝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和体征, 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对一些不典型疝的诊断以及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腹股沟斜疝的影像学诊断采用超声检查既直观又快捷, 而CT检查有助于腹股沟斜疝的鉴别诊断和术后随访。螺旋CT可以清楚显示疝囊的解剖位置和疝的内容物, 敏感性达83%, 特异性67% ~ 83%, 假阴性结果多与病人仰卧疝块缩小有关[1]

腹股沟斜疝的CT特征性表现为腹股沟区类圆形或椭圆形囊实性或混杂密度肿块, 多为小肠、小肠系膜、大网膜、腹膜外脂肪等, 向上通向腹腔, 向下可进入阴囊。疝入腹股沟区小肠嵌顿时, CT表现为肠壁肿胀增厚, 明显强化, 腹腔内可见小肠扩张积液及气液平面等肠梗阻征象。疝内容物为大网膜时, CT表现为含脂肪密度肿块, 杂有网点影, 呈旋涡状改变。腹股沟斜疝的CT诊断应密切结合临床病史, 注意斜疝类型, 疝程长短, 内容物来源, 肠管有无嵌顿坏死及肠梗阻, 有无腹膜炎等。对于临床经验不足, 因肠梗阻而忽略嵌顿疝存在的; 因病人肥胖或疝块较小不易发现的, 行CT检查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减少治疗上的错误。

腹股沟斜疝的CT鉴别诊断:主要应与腹股沟区肿大淋巴结及脂肪瘤等鉴别。腹股沟区肿大淋巴结CT表现为单个或多个软组织密度结节影, 可融合形成肿块, 位于髂血管及股动静脉周围, 向下不进入阴囊; 腹股沟区脂肪瘤CT表现为较均匀的脂肪密度肿块影, 不进入腹腔及阴囊。腹股沟区肿大淋巴结及脂肪瘤临床上始终不能移动或回纳, 无蒂柄伸入腹腔深部, 无腹内脏器嵌顿征状[2]

腹股沟斜疝的CT表现具有特征性, 对其临床诊断与鉴别, 以及明确治疗方案很有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Toms AP, Dixon AK, Murphy JM, et al. Illustrated review of new imaging techniques in the diagnosis of abdominal wall hernia[J]. Br J Surg, 1999, 86(10): 1243. DOI:10.1046/j.1365-2168.1999.01211.x
[2]
Ianora AA, Midiri M, Vinci R, et al. Abdominal wall herni-as:imaging with spiral CT[J]. Eur Radiol, 2000, 10(6): 914. DOI:10.1007/s00330005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