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 美国国会通过《国家环境政策法》, 并于1970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将环境影响评价用法律形式确定, 使美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国家。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把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作为强制性制度确定下来, 成为我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两项制度。1989年12月26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成为正式法律。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的一组成部分, 笔者主要对辐射环境影响评价在辐射安全监督管理中的作用进行阐述。
1 辐射环境影响评价的定义及意义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包括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污染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简称“三同时”)制度是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对建设项目实行环境保护管理的两项制度, 是20世纪70年代开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两项制度在控制新污染, 保护生态环境, 实现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和同步发展, 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拟议中人类的重要决策和开发建设活动, 可能对环境产生的物理性、化学性或生物性的作用及其造成的环境变化和对人类健康的可能影响, 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估, 并提出减少这些影响的对策措施。
2003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正式实施, 表明中国已经建立和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法律和法规体系。环境影响评价已经成为支持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成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 是实现“以人为本”、促进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是在吸收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逐步完善发展起来的。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较为实用、严密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 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是这个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是辐射项目运行的一种资格评价。
2 辐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内容 2.1 辐射项目的正当性判断对辐射项目的正当性, 由项目的社会、科技、政治、经济、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阐述该项目立项的正当性, 也叫作实践的正当性分析。正当性分析不能只限于某部门的经济利益, 要统盘考虑国家利益与社会利益。例如辐照站建设, 由辐照消毒可以替代化学品消毒, 由于化学消毒是世界范围内公认的有残留化学物的消毒方法。辐照消毒和保鲜愈来愈显示出其优越性, 可以预测今后中药材和成药以及高档化妆品等等比较理想的消毒方法为辐照消毒。
2.2 项目地址的可行性判断根据建设单位提供不同建址情况, 对放射性本底水平、地质、基建费用、方便患者诊治、常住人口和临近高层建筑及敏感人群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并就不同建设项目的性质提出最佳建址的建议。
2.3 辐射防护的最优化辐射防护最优化通俗的说就是花最少的钱办最多事, 表现在辐射项目建设上主要屏蔽厚度的设计, 不同辐射项目的防护设施进行计算、分析和评价, 在选择计算公式时应注意适用范围。进行屏蔽设计时切忌错用计算公式, 如医用加速器机房顶屏蔽厚度采用大气反散射计算公式等。屏蔽设计选择计算参数时应采用国家标准规定值、国际组织推荐值或专业书刊介绍值。如另用其他计算参数值时必须慎重, 不得随意乱用。
2.4 对周围环境影响的评价根据辐射项目周围的建筑和居民情况进行评价, 并用相关标准对居民及工作的年所受剂量进行评价, 尤其对周围的敏感人群, 进行仔细调查和评价。
2.5 辐射安全装置评价为了控制辐射源的潜在照射, 在辐照装置等设备和防护设施中应设置多重和多样的安全联锁, 降低可以预见的放射事故发生概率和大小。评价中详细说明各种安全装置设计原理、作用、独立性和生产厂家, 并附安全装置的设计原理图。对建设项目的安全系统设计, 并非是安全装置越多越好, 应根据不同的项目设置合理的安全装置。
2.6 规章制度的评价主要是对辐射安全管理中涉及的规章制度进行评价主要是辐射安全的管理组织、放射源保管制度、人员培训、检测以及辐射安全事故应急程序等进行评价。
2.7 其他辐射环境影响评价还涉及辐射工作单位的辐射安全设施的评价比如仪器的配备情况等, 涉及放射源退役的还对放射源暂存、退役等情况进行评价。辐射项目也涉及一些非放射性污染的问题, 在辐射环境影响评价中应对这些作出评价, 如探伤作业的洗片废水的处理, 辐照中心的生活污水处理等。
3 辐射安全的监管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和国家环保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 31号令的要求, 辐射工作单位从事辐射工作必须取得辐射安许可证, 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是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件的前置条件。
对辐射工作单位辐射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设有专门的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和相关的专业人员; 有与设计生产规模相适应, 满足辐射安全和防护、实体保卫要求的放射性同位素生产场所、生产设施、暂存库或暂存设备, 并拥有生产场所和生产设施的所有权; 配备与辐射类型和辐射水平相适应的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 包括个人剂量测量、固定式和便携式辐射监测、表面污染监测、流出物监测等设备; 建立健全的操作规程、岗位职责、辐射防护制度、安全保卫制度、设备检修维护制度、人员培训制度、台帐管理制度和监测方案; 建立事故应急响应机构, 制定应急响应预案和应急人员的培训演习制度, 有必要的应急装备和物资准备, 有与设计生产规模相适应的事故应急处理能力。
4 结论综上所述, 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是辐射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是对从事辐射的工作单位一种综合性的评价, 对其是否能从事辐射安全工作给出结论, 为辐射安全管理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