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 各种介入手术越来越普及, 它涉及到人体心、脑、外周血管和呼吸、消化、泌尿、妇科、骨骼等多数疾病的造影检查和介入治疗, 但是很多医院, 特别是基层医院的一些介入手术是利用多功能数字X射线机进行的, 这种机型的X射线管位于诊视床的上方, 既有有用线束又有较多的散射线, 使介入操作人员所接受的辐射剂量较高[1], 而且X射线的防护相对床下球管比较困难, 原厂也不会配置专用的防护装置, 因此, 用上球管型X射线机进行介入手术, 介入操作人员所接受的X射线剂量要比其他专用介入放射设备或下球管型X射线机的剂量要大, 给介入操作人员造成了较大的辐射损伤, 所以, 介入操作人员必须充分的认识到X射线防护的重要性, 不但要能熟练的操作X射线机、合理的使用X射线剂量、穿戴防护衣帽, 而且还要配置一些防护装置, 来尽可能的减少X射线的辐射损伤。
1 充分利用X射线剂量控制装置 1.1 调节合适的射线视野X射线的照射视野可以通过调节缩光器的光栅来改变它的大小, 视野越大X射线照射面积越大, 而介入操作人员受照剂量随着照射野面积的增大而增大[2], 所以, 在感兴趣区(ROI)不是全屏的情况下, 将ROI移至显示器中心区域, 并尽可能缩小光栅, 减小照射野, 以减少原发X射线的范围, 降低病人和介入操作人员的受照剂量。
1.2 选择脉冲透视技术现代多功能数字X射线机技术先进, 具有数字脉冲透视、脉冲采集和图像后处理等技术, 做介入手术时, 应充分利用这些技术, 以减少不必要的射线辐射, 尤其是数字脉冲透视和脉冲采集二种模式, 因为透视模式一般有连续透视和数字脉冲透视方式, 而数字脉冲透视(DigitalPulse Fluoroscopy, DPF)是一种降低X射线剂量的技术, 是利用X射线管栅控技术形成具有几档脉冲速率的脉冲透视[3], 如30脉冲/s, 15脉冲/s, 7.5脉冲/s, 3脉冲/s, 数字脉冲透视比连续透视剂量要小, 低脉冲率比高脉冲率的剂量要小, 所以在不影响观察图像的情况下, 尽量使用低脉冲率的透视方式[4]。照相采集也分多档, 图像采集速率不同, 剂量也就不同, 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用采集速率。
1.3 利用光过滤技术X射线与人体组织相互作用时, 除一部分为直接透射外, 主要作用形式为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 对低能量的X射线, 主要以光电效应为主, 光电效应是一种吸收效应, 软射线将被人体组织完全吸收。滤过板可以很好地吸收软射线, 提高X射线的有效能量[5], 减少病人和介入操作人员的受照剂量, 在工作中应充分利用。多功能数字X射线机的缩光器内一般装有滤过板, 通常放置多块不同厚度的滤过板, 如: 0.1、0.2、0.3 mm, 可以根据情况选择, 选择的方式有手动或自动, 不同的设备有不同的方式, 性能好一点的设备应该是根据使用的kV自动选择, kV越高, 滤过板的厚度也随之增加。
2 充分利用附加防护装置 2.1 穿戴防护衣帽介入手术的时间往往比较长, 介入操作人员一定要加强个人防护意识, 充分认识X射线的危害性, 严格按操作规程办事, 在为病人解除疾病的同时, 最大限度地减少X射线对自己的损害, 所以, 操作者一定要穿好铅衣, 围好铅脖, 戴上铅帽和防护镜, 不要图一时的轻松和方便而损伤身体。
2.2 缩光器上加悬吊铅帘做介入手术时, 诊视床是平放的, 缩光器位于床面的正上方, 在最小SID时, 缩光器离病人的距离还是比较大, 大多数为110cm左右, 这种情况下做介入手术, 对介入操作人员的X射线辐射损伤是很大的, 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自制悬吊铅帘, 也可以请防护设备厂家按要求定做, 安装在球管缩光器处, 结构形状做成U型铅帘比较合适, 其体形状和尺寸根据设备缩光器品牌型号的不同而不同, 一般由矩形框架和三块双叠瓦状铅帘组成, 矩形框架插入缩光器的附加滤过板槽内, 矩形框架中心是空的, 不会影响X射线的照射, 双叠瓦状铅帘的长度60 ~ 65cm为宜, 铅橡皮的铅当量为0.5 mmPb, 使用时将三块双叠瓦状铅帘悬挂在矩形框架上, 在介入操作者身体前方成U型状, 这种防护装置具有较好的防护效果, 又不增加X射线机的负荷, 而且容易制作, 使用方便。
2.3 配置悬吊铅屏移动式悬吊铅屏也具有较好的防护效果, 这种悬吊铅屏的材料是透明的, 放置于介入操作者的与病人之间, 既能防护X射线, 又可清楚的观察到病人的情况, 如果与缩光器上的悬吊铅帘相结合可以更有效的防护X射线对介入操作者的辐射损伤。如果资金允许的话, 在购置多功能数字X射线机时最好能应一起配置, 也可分步进行, 国内有生产防护设备的专业厂家, 并且有天花板式移动悬吊铅屏和落地式移动悬吊铅屏可供选择。
3 佩戴个人剂量计介入操作人员必须充分的认识到X射线防护的重要性, 严格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 做介入手术时, 必须按规定佩戴个人剂量计, 并且3个月检测一次, 每1 ~ 2年作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 并做档案记录[6]。当剂量较高或发现身体有异常时, 应及时休息或治疗, 待身体恢复正常后再从事介入放射工作。
[1] |
孙秀玲, 王连生, 原丽华. 上球管与下球管X射线介入放射学辐射场分布特征与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05, 14(4): 283-284. DOI:10.3969/j.issn.1004-714X.2005.04.029 |
[2] |
李滨, 陈仟军. 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的调查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01, 10: 128. DOI:10.3969/j.issn.1004-714X.2001.02.061 |
[3] |
曾勇明. 数字脉冲透视在降低介入放射学操作者剂量的应用[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1, 21(1): 59-60.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01.01.029 |
[4] |
胡益斌, 石银龙. 介入放射医生的X射线防护[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3, 23(6): 456-457.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03.06.028 |
[5] |
张泽宝主编. 医学影像物理学[J].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 |
[6] |
刘汝勤, 孙霞. 某医院介入治疗工作人员的剂量与防护[J]. 中国辐射卫生, 2002, 11(2): 126-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