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10, Vol. 19 Issue (1): 78-80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0.01.006

引用本文 

王渊恺. 医院核医学科安全事故的预防[J]. 中国辐射卫生, 2010, 19(1): 78-80.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0.01.006.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09-09-01
医院核医学科安全事故的预防
王渊恺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核医学科, 上海 200040
摘要目的 适应变化与发展的国际环境, 加强核医学科的安全防范工作。方法 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提出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结果 从核恐怖事件及核事故的发生现状以及核医学科的特点, 软件作保障制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论 核医学科需要在硬件与软件上逐步完善, 增强防范意识, 提高工作人员责任心, 才能减少或避免各种安全事故发生。
关键词核医学    安全事故    预防    

当前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 但局部地区冲突, 地缘局势紧张不断发生。自美国“ 9.11事件”以来各国对安全及反恐的资金投入逐年增加, 作为避险工具国际期货市场上黄金、石油等商品的价格不断攀升[1-3]。近年来陆续有重大赛事、会议、活动在中国召开,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其国际地位日渐抬高深受世界瞩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各种医疗差错、事故频频发生, 在重视医疗事故的同时, 医院安全事故也值得关注[4-6]。2005年吉林辽源市中心医院特大火灾事故, 造成37人死亡、95人受伤对社会产生重大不良影响。医院中人口成分复杂, 又有各种危险物品存放, 核医学科作为使用与贮存放射性核素的部门如遇到“骗取、偷盗、抢劫”或“丢失、泄漏”放射性核素均会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使公众产生恐慌情绪, 所以其安全问题受到各相关部门重视[7]

1 当前核医学科安全工作

现有医院核医学科安全防护, 生产、销售、使用、贮存放射性同位素, 是依据国务院公布, 2005年12月1日起施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来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均有相关细则参照, 由于核医学显像(或治疗)中放射性核素不可避免要与受检者、医务人员接触, 完全密闭使用根本无法做到, 如何防骗、防盗、防抢需要重视。在当前情况下核医学科设立往往与其他科室隔开较远或在独立楼房中, 遇到突发事件, 医院安全保卫与急救人员到达所需时间较长。2010年5月上海世博会将要召开, 所以提高现阶段安全保卫工作尤为重要。国内外均有文献谈到了医院的卫勤保障[1, 3]与核医学的辐射安全防范[2, 7, 8], 可见预防核医学科安全事故值得研究。

2 硬件上预防是根本 2.1 科学合理的科室布局

核医学科室作为非密封源工作场所, 需要明显指示标志与指示灯区分控制区、监督区、非控制区, 进入控制区、监督区必须进行适当的个人防护, 非相关人员禁止入内。三区建设应呈阶梯状布局, 控制区与非控制区间禁止非工作人员直接通行。

2.2 使用恰当的防护器材

专用厕所内设置有自动感应功能的水龙头与清洗装置, 废物与废水都应有专门的处理通道。各房间需有一定的大小, 并按卫生防护标准使用防护材料与屏蔽装置, 使用良好通风、照明设备, 保证各个房间的温度、湿度、屏蔽、通风都符合环保要求。工作人员需配备个人放射性剂量笔。

2.3 防盗、监控设备合理配备

核医学科室需配备专业的防盗设备, 特别是在核素贮存库、加速器室、核素废物贮存库与注射室。在敏感位置布置监视器, 避免或减少监视死角, 监视设备需有专业人员负责保养、管理、监控、录像、资料存放。铅衣、铅眼镜、铅帽、铅玻璃等个人防护设备需定期经有关部门检测合格, 方能继续使用。在控制区内设置应急开关、报警按钮、对讲装置, 在遇到突发事故时能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和相关责任人。

2.4 防辐射、防化设施与消防设备合理配备

设置有报警、监控、防护、生命维持系统等设施, 并有专业人员进行定期保养与维护。房内间设置烟雾、温度、湿度、辐射感应装置, 在遇到各种突发事故下, 及时启动报警, 通知相关人员与部门。在控制区内是否应用自动喷淋灭火装置值得研究, 不合理应用会导致辐射污染扩散, 危害加大, 在遇到突发事故中合理使用多种消防器材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2.5 放射性核素不得与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混合存放放

射性核素存储室内只准存放相关物品, 无关物品不准存放, 并及时记录核素入库、出库时间、核素种类、用途、半衰期等信息。核素废物贮存库内, 放射性废物使用专用口袋分类收集, 并装入有分类标记的专业标准容器内, 入库废物有验收登记记录, 并记载日期、来源、核素种类、半衰期等信息。放射性核素应采取双人双锁的贮存方式, 需有医师严格把关是否使用放射性核素与核素用量。

2.6 设备及环境安全记录与维护

定期请专业技术人员对相关设备进行预防性维护, 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与清洁保养并记录。定期对耗损部件、配件进行更换, 并做相应记录。对地面、桌面、墙壁表面进行清洁保养, 减少核素污染存在几率。在平时的工作中使用专业设备, 应定期对空气及设备表面进行环境辐射检测, 并作详细记录。重点的房间或个人配备单独的应急对讲装置与照明设备, 以便处理突发事件。

3 软件上预防是保障 3.1 政策法规、规范标准的制定与完善

现有核医学科辐射安全的相关政策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临床核医学中患者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放射事故管理规定》、《国家核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卫生部核事故与放射事故应急预案》、《核与放射事故干预及医学处理原则》、《使用密封放射源卫生防护标准》、《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标准》、《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职业性内照射个人监测规范》、《医用放射性废物管理卫生防护标准》、《放射性核素敷贴治疗卫生防护标准》、《医疗照射防护基本要求》、《低能γ射线粒子源植入治疗的放射防护与质量控制检测规范》、《外照射事故受照人员的医学处理和治疗方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内照射放射病诊断标准》、《放冲复合伤诊断标准》、《放烧复合伤诊断标准》、《外照射急性放射病诊断标准》、《放射性皮肤疾病诊断标准》、《人体体表放射性污染去污规范》等。只有不断添加(更新、修改)相关政策法规、规范标准才能更好的指导临床实际操作。当然在实际操作中也应遵守相关制度, 严格掌握操作规范, 依据诊疗、安全常规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3.2 各项预防措施的建立

为了预防各种突发事件, 首先需要的是制定预防方案, 因依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该管理方法较简单, 许多情况下, 没有相应的条例作参考。所以需依照每个医院的实际条件, 制定适合的管理制度。临床中有许多因无知而无畏导致的情况, 如非工作人员误闯入核医学机房或有辐射危险的房间, 从而造成辐射泄漏的情况, 相关规范制度中提到了双联红灯与绿灯的应用, 实际上核医学科显像设备与放射科X射线成像设备不同, X射线成像设备只需切断工作电源就没有辐射危险, 而核医学科的显像设备以接收射线为主要作用, 放射源在受检者体内, 并不会因为切断电源而立即中止, 特别是核医学PET显像中, 发生闯入事件会对闯入者造成较大的辐射损伤, 传统的门锁不如改为会自动内部上锁的防盗锁更加安全, 内部可以安全开启, 但外部需要磁卡或钥匙才可开启。再比如有许多受检者与治疗者体制较弱, 需要陪护人员, 而陪护人员的防护也应该得到重视, 至少需要健康宣教, 部分核素治疗者旁, 需按照相应标准设立临时控制区。

3.3 应急预案的制定

在笔者看来回顾既往事故经验, 得出分析结果, 来制定的应急预案是非常重要的。预案中参照相关规范与标准, 对事故进行干预, 限制随机性效应的总发生率, 使其达到可合理做到的尽可能低值。因根据不同的情况设立不同的预案。并在预案中明确如遇到“骗取、偷盗、抢劫”或“丢失、泄漏”放射性物质, 需及时报知有关部门, 及时做出风险评估、及时查找掌握相关信息, 及时判明事件的性质与其危害程度, 及时进行处理, 并加强各工作场所的监控工作, 密切注意事态发展, 减少事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减少人生安全、经济财产的损失。对事故干预的决策与干预水平, 从事干预人员的防护, 事故评价和检测的标准, 事故照射人员的处理原则、放射性污染的控制、应急装备和物质供应流程均需明确说明。

3.4 人员招募及岗位培训

安全相关岗位配备合适人员, 培训包括岗位职责、操作常规、药品(核素)登记、安全保卫制度、辐射防护措施、环境辐射检测、灾害防范、工作人员培训制度、台账管理制度、辐射事故应急措施、应急疏散培训、反恐培训、设备保养维护、质控记录、报告登记、病例随访等。非部队所属医院工作人员, 普遍没有受过严格军事训练, 所以需接受一定的耐力、力量锻炼。在敏感点、重点区域、关键部位、人员密集的地方, 做好相关技防工作, 加强检查和控制力度, 加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 加强并完善管理制度、值班制度、巡查制度、外来人员登记制度、受检者(治疗者)登记制度等。

从硬件与软件上做好充足准备, 可以预防或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在实际工作中充分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增强防范意思, 提高工作人员责任心。做好日常安全宣教工作, 做好应急安全演练, 并根据实际情况加强日常防范工作, 面对安全问题采取有效措施, 保证应急装备和物质供应, 将可能发生的事故隐患遏制在萌芽状态。

参考文献
[1]
张晓峰, 伍瑞昌, 王运斗, 等. "反恐"应急医疗救援体系及对卫生装备的需求[J]. 中国医学装备, 2008, 5(3): 11-13. DOI:10.3969/j.issn.1672-8270.2008.03.004
[2]
王颂阳, 柯骏. 反恐行动卫勤保障的特点及对策[J]. 人民军医, 2009, 52(6): 348-349.
[3]
梁立武. 新形势下武警部队医院加强反恐卫勤保障的探讨[J]. 武警医学, 2007, 18(5): 393-394. DOI:10.3969/j.issn.1004-3594.2007.05.030
[4]
钱国玲, 李姗姗. 我国医患纠纷现象成因分析[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 126(15): 82-83. DOI:10.3969/j.issn.1009-2374.2009.15.045
[5]
范正栋.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105例分析[J]. 实用医技杂志, 2008, 15(35): 159-160. DOI:10.3969/j.issn.1671-5098.2008.35.047
[6]
贺谊. 综合性医院医患纠纷的成因及处理方法的探讨[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 9(22): 5 406.
[7]
罗薇, 刘志华, 王乐元, 等. 加强医院自主管理确保医用辐射安全[J]. 中国辐射卫生, 2009, 18(2): 175-177.
[8]
Champ lin RE, Kastenberg WE, Gale RP. Radiation accidents and nuclear energy:medical consequences and therapy[J]. Ann Interm Med, 1988, 109: 730-744. DOI:10.7326/0003-4819-109-9-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