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是医学诊断的重要依据, 在疾病诊断治疗过程中起着重大作用。临床检验工作, 因检验结果的不准确从而影响了对患者疾病诊断治疗, 给患者带来了不应有的负面影响。在诊疗过程中遇到病人的临床症状与检验指标结果不相符, 往往首先考虑检验仪器和方法是否正确, 而忽略了检验标本采集过程中影响因素。为进一步了解临床检验标本影响因素, 采取正确的采集方法, 提高检验结果的质量, 确保检验指标的科学性。现对2008年37 068份标本进行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2008年, 临床检验中心各室所收到住院病人的检验标本。
1.2 方法检验者按有关收取标本的规定对检验标本进行查对验收, 并通过观察标本外观、询问采集时间、检测分析、复查及询问医护人员等途径发现和确定不合格标本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结果共对2008年37 068份标本进行分析, 不合格标本1 023份, 占2.75%。血液标本31 526份, 不合格标本780份, 占2.47%, 其中凝血实验不合格率最高10.42(267/2 562), 其次是血沉、血流变, 分别是7.02%(78/1 125)和5.46%(198/3 624)。尿液标本3 036份, 不合格标本173份, 占5.69%尿培养不合格率最高, 为9.84%(37/376), 是尿常规、尿生化, 分别是5.32%(127/2 384)和3.26%(9/276)。粪便标本2 219份, 不合格标本68份, 占3.06%, 便常规不合格率最高, 为2.80%(56/1 986)。胸腹水、脑脊液标本114份, 不合格标本2份, 占1.75%。
2.2 标本不合格原因见表 1。凝血实验不合格率最高, 其次分别为尿培养、血沉、血流变、尿常规、等, 其不合格原因有培养未使用无菌容器造成标本污染, 标本放置时间过久未及时送检, 抗凝剂使用错误、操作不规范以及技术不熟练而导致标本溶血、血液稀释、血液凝固等。而造成标本不合格的因素主要是由于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 基本功不扎实, 缺乏基本理论知识。
3.2 质量控制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进步, 各种临床检验项目的增多, 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越来越依赖于试验室检查, 因此高质量的检验报告在现代医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就需要把握好质量控制关。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包括分析前, 分析中, 分析后三个阶段。在分析误差中, 分析前误差占70%, 因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对减少分析误差尤为重要, 而这一环节往往最容易被医护人员忽视。影响检验质量的因素很多, 除病理性因素外, 还有许多非病例性因素影响或干扰测定。如采血部位、时间、年龄、性别、体型、情绪、食物和药物等。因此, 标本在采集前应尽可能排除这些因素的干扰。而医护人员全面掌握这些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对获取高质量的检验报告及对结果的合理解释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