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放射性白内障在放射损伤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眼晶状体是人体对电离辐射敏感的器官之一[1], 染色体畸变和微核既可以作为辐射损伤生物剂量计, 又可作为远后效应的观察指标。为了观察放射性白内障病人的遗传效应并为诊断提供依据, 对15例放射性白内障病人进行了观察。
1 材料与方法 1.1 对象选择选择医院从事X射线工作的放射科、介入科或骨科医师, 被临床诊断为放射性白内障的病人共15例, 另选医院未接受过X射线或放射性同位素的正常医务工作者作为对照。
1.2 染色体的制备和分析采取病人的静脉血, 按常规微量全血培养法, 培养时间严格控制在53h内, 低渗, 固定, 气干法制片, Giemsa染色。选择细胞完整、形态良好、分散度适中的中期细胞, 每例分析2n=46的200个中期细胞, 按国际公认标准识别染色体畸变。
1.3 微核的制备和分析采取肝素抗凝血0.5ml, 按血量的1/2加入0.5%甲基纤维素(用生理盐水配制)充分混匀, 置37℃温箱中静止30min。取上层液离心1000rpm10min, 弃上清液, 取沉淀物涂片, 瑞氏染色, 镜检。每例标本于油镜下计数2000个胞体完整的淋巴细胞, 记录其带有微核的细胞。
2 结果15例放射性白内障病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 染色体畸变率范围0~1.5%, 平均0.48%, 而染色体总断裂率均值为0.57%;出现微核率范围0~3.5‰, 均值为0.57‰, 15例中同时有染色体畸变和出现微核者4例, 占26.7%;染色体畸变和微核均为阴性者4例, 占26.7%。73.3%的放射性白内障病人有染色体畸变或出现微核, 其中染色体畸变着8例, 占53.3%。有微核出现着7例, 占46.7%。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出现率无明显的依从关系, 同时还说明只单一的染色体畸变或微核这一遗传学效应指标阳性检出率只有47%~53%, 若同时应用两项指标, 阳性检出率为73.3%, 大大提高阳性检出率, 所以在遗传学观察时最好同时应用两项以上指标, 使诊断更为可靠。
观察60例正常对照者中期细胞, 其染色体畸变率0.14% (断裂率0.15%), 15例放射性白内障的3000个中期细胞, 其畸变率0.48%(断裂率0.57%), 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观察60例正常对照者的淋巴细胞, 其微核率为0.20‰; 15例放射性白内障的淋巴细胞, 其微核率0.57‰, 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3 讨论我国放射性白内障诊断对晶体形态改变明确指出:Ⅰ期晶状体后极部后囊下皮质内有细点状混浊, 并排列成环行, 可伴有空泡。Ⅱ期晶状体后极部后囊下皮质内呈现盘状混浊且伴有空泡。严重者, 在盘状混浊的周围出现不规则的条纹状混浊向赤道部延伸。盘状混浊也可向皮质深层扩展, 可呈宝塔状外观。与此同时, 前极部前囊下皮质内也可出现细点状混浊及空泡, 视力可能减退。Ⅲ期晶状体后极部后囊下皮质内呈蜂窝状混浊, 后极部较致密, 向赤道部逐渐稀薄, 伴有空泡, 可有彩虹点, 前囊下皮质内混浊加重, 有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Ⅳ期晶状体全部混浊, 严重视力障碍。
晶体的损伤程度与受照剂量、工龄有关, 韦滕余等调查发现晶体混浊的发生与放射工龄密切相关[2]。李金奎等调查发现白内障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白细胞减少和放射性皮肤损伤[3]。本次研究的放射性白内障均为Ⅰ期, 尚不能提供晶体损伤程度与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之间的线性关系, 但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为研究放射损伤的远期及遗传效应提供了一些线索。
[1] |
张文启. 实用放射防护指南[M]. 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 3-35.
|
[2] |
韦滕余, 刘振强, 孙鹏刚, 等. 郯城县放射人员眼晶体混浊的调查研究[J]. 中国辐射卫生, 2003, 12(3): 180. DOI:10.3969/j.issn.1004-714X.2003.03.026 |
[3] |
李金奎, 王英. 放射作业对晶状体影响的调查研究[J]. 中国辐射卫生, 2003, 12(2): 117. DOI:10.3969/j.issn.1004-714X.2003.02.0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