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第四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系, 放射医学教研室
2.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Radiation Medicine Military Preventive Medicine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Xi'an 710043 China
随着电磁波技术的迅猛发展, 各种类型的电磁波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各个领域。电磁辐射已经被公认为继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和噪音污染之后的第四大公害。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明:一定强度的电磁辐射可危害人类健康[1]。人体如果长期暴露在超过安全范围的辐射剂量下, 会引发视力、听力和嗅觉能力下降, 出现头痛头晕、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心情烦躁、食欲不振等症状, 并可导致男女不育不孕、胎儿先天畸形, 以及增加儿童肿瘤发生率等[2]。
某部布有高功率雷达和大型计算机, 在抗电磁辐射损伤防护方面还十分欠缺, 急需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护措施, 找到适合的物理防护方法及防护药物来解决这些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 进行高功率雷达微波的生物损伤效应及防护研究,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研究以活体动物大鼠为对象, 研究微波辐射对机体血液生化指标影响, 探讨其损伤机制, 为进一步研究雷达辐射对官兵的损伤提供依据, 为微波辐射防护提供基础。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① 高功率雷达微波源:某部测控站提供。②动物:雄性SD大鼠〔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体质量(280± 16)g〕分为两个大组, 即单次微波辐照实验组和连续微波辐照实验组。每个大组按大鼠体质量随机分为对照组、微波辐照组、药物防护组和物理防护组, 每组10只。③辐照装置:大鼠置于塑料盒中, 自由体位。; ④安多霖胶囊(福州阿多拉制药有限公司提供)。⑤防电磁波辐射面料(陕西省纺织科学研究所提供)。⑥生化检测:深圳迈瑞BS-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2 方法 1.2.1 动物处理SD大鼠购买后, 实验室常规饲养7d。之后对药物防护组大鼠实施安多霖药物灌胃(4g·kg-1体重), 每天一次, 连续10d。其余各组用纯净水灌胃, 用量与药物防护组相当。
1.2.2 辐照参数高压15kV, 峰值功率1.2×103kW, 平均功率8kW。①单次微波辐照实验组:每辐照30min, 休息15min, 每天累计辐照时间2h, 连续5d;②连续微波辐照实验组:每辐照30min, 休息15min, 一天内累计辐照时间6h。
1.2.3 辐照情况装有大鼠的塑料盒位于天线主轴方向, 与天线距离200m。物理防护组塑料盒外面套有防电磁波辐射面料。对照组大鼠亦经同样处理但不进行辐照。辐照后1d, 各组大鼠采用左心室穿刺取血, 送解放军第五一八医院检验科进行外周血细胞测定。
1.2.4 计数每鼠取3ml血液上深圳迈瑞BS-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2.5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P < 0.05为相差显著。
2 结果高功率雷达微波辐照对大鼠生化指标的影响, 见表 1。
连续微波辐照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 ①辐照组ALT显著升高(P < 0.05);②辐照组和药物防护组CK显著升高(P < 0.05);③辐照组BUN显著升高(P < 0.05);④辐照组LDH显著升高(P < 0.05)。
单次微波辐照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 ①辐照组和药物防护组CK显著升高(P < 0.05);②辐照组BUN显著升高(P < 0.05);③辐照组LDH显著升高(P < 0.05)。
3 讨论微波指波长在1m~1mm, 频率300MHz~300GHz的电磁波, 微波辐照属于非电离辐照, 微波对生物体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热效应和非热效应, 当大剂量或者长期照射后能够影响中枢神经、心血管、生殖、造血、免疫系统等的功能障碍, 引起头痛、血压波动、心动过速、失眠、乏力、记忆力衰退等症状[2-5]。这其中生化指标的变化是反映机体损伤敏感而且重要的参数。
国内相关研究显示, 小鼠在微波辐照后血液中乳酸含量显著增高, pH值下降, 提示其受辐照后疲劳能力下降, 运动耐力也随之降低。同时SOD含量的显著下降, 也影响了生物活体的自由基防御体系。LDH活性检测则提示了机体无氧代谢能力的强弱, 说明辐照对动物运动能力即抗疲劳能力有显著影响[6]。有报道指出微波作业人员血液中脂类含量增多, 由于血脂升高及血粘度增加, 形成血细胞聚集和颗粒流, 造成了血管内皮细胞的继发损伤, 引起微血管通透性增加[7]。
国外研究已经从胚胎学、组织学和细胞学等方面对微波辐照进行一系列研究。研究成果显示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均有所下降, 这与其他相关研究相符[8-11]。但辐照是否加速了蛋白质的分解代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而有研究指出短期的微波照射后血浆蛋白具有可复性[12], 但多次或者长期照射结果如何, 能否导致低蛋白血征还有待深入探讨。微波对心率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微波的热效应所致。Jauchem等用38mWPcm2的350MHz微波照射大鼠后, 其心率显著增加[13]。HPM辐照的大鼠心肌酶谱活性紊乱或下降, 以肌酸激酶的变化最为敏感, 本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该结论, 而且这一效应不仅有早期效应, 也有持续和后期效应[14]。另有学者发现微波照后短期内心脏组织一氧化氮合酶升高[15], 并能引起心肌凝固性坏死和收缩带坏死, 心肌肌原纤维局灶性溶解、排列紊乱等心脏病理变化。
刘志昂等[16]发现, 微波辐照调查中多数雷达官兵自觉症状明显, 生化指标观察显示辐照后ALT、GLU无明显差异, 而AST、BUN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 并且AST、BUN在微波辐照与微波强度间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提示有显著的心、肾等脏器损伤。另外, 细胞在电磁波作用下, 其酶活性降低或消失、蛋白质变性、激素形成异常、脂类等也会产生诸多病理生理效应, 并最终导致组织细胞损伤。微波辐照也可使细胞内磷酸酶、ATP酶、琥珀酸脱氢酶活性降低, 最终导致细胞凋亡。
本实验采用高功率雷达微波对SD大鼠进行辐照, 照后1d检测生化指标, 观察高功率雷达微波辐照对大鼠生化的影响以及一些防护措施(安多霖胶囊、防电磁波辐射面料)的防护效果。研究发现:在连续微波辐照实验中, 辐照组ALT显著升高(P < 0.05);辐照组和药物防护组CK显著升高(P < 0.05);辐照组BUN显著升高(P < 0.05);辐照组LDH显著升高(P < 0.05)。在单次微波辐照实验中, 与对照组相比, 辐照组和药物防护组CK显著升高(P < 0.05);辐照组BUN显著升高(P < 0.05);辐照组LDH显著升高(P < 0.05)。
结果表明, 在本实验参数的高功率雷达微波辐照的条件下, 大鼠生化指标出现了显著改变, 这说明高功率雷达微波辐照可对机体的心、肾等脏器系统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在本实验中, 药物安多霖胶囊和防电磁波辐射面料都表现出了较好的防护效果, 它有效地保护了机体生化指标没有出现显著改变。
根据以上分析, 我们认为:高功率雷达微波辐照能够对机体的心、肾等脏器系统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 具体表现为使机体部分生化项目浓度发生改变, 安多霖胶囊和防电磁波辐射面料均表现出了较好的防护效果。
[1] |
孙云娟. 电磁辐射的原理及危害[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 8(32): 136-138. DOI:10.3969/j.issn.1005-6033.2008.32.077 |
[2] |
潘达颜, 杨超敏, 李京花, 等. 微波辐照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调查研究[J]. 职业医学, 1992, 19(6): 330. |
[3] |
罗庆云. 广播电视业微波辐照职业危害的探讨[J]. 职业医学, 1989, 16(4): 2. |
[4] |
王少光. 收微波辐照人员外周血5-羟色胺含量的变化[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1989, 23(4): 207. |
[5] |
陈宁荣, 吴佑安, 程洪春, 等. 雷达作业人员周围血象及两种激素水平的改变与分析[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1992, 10(1): 42. |
[6] |
陈静侬, 杨旸. 8mm微波辐照对小鼠与运动能力影响的初步研究[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2, 22(2): 26. DOI:10.3969/j.issn.1007-323X.2002.02.010 |
[7] |
袁宗信, 刘俊国. 35例微波作业人员甲皱微循环观察[J]. 职业医学, 1989, 16(1): 28. |
[8] |
王浩. 微波对小白鼠精巢生殖细胞分裂和染色体的影响[J]. 细胞生物学杂志, 1980, 2(1): 40. |
[9] |
李维信. 微波照射对家兔曲精管上皮超微结构的影响[J]. 动物学杂志, 1981(1): 2. |
[10] |
欧有德. 微波辐照对大白鼠血液淋巴细胞和骨髓有核细胞微核率的影响[J]. 湖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1(1): 64. |
[11] |
Michaclson S M. Microwave Biological Effects An Overview[J]. Proc.Of the IEEE, 1980, 68(1): 40. DOI:10.1109/PROC.1980.11579 |
[12] |
龚由彬, 郭惠添. 微波辐照对家兔血清蛋白的影响[J]. 动物学杂志, 1994, 29(1): 40. |
[13] |
Jauchem JR, Frei MR. Body heating induced by sub-re so- nant (350MHz) microwave irradiation: cardiovascular and respiratory responses in anesthetized rats[J]. Bioelectromag- netics, 1997, 18: 225-338. |
[14] |
邓桦, 王德文, 彭瑞云, 等. 高功率微波对大鼠心肌组织结构损伤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J].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2003, 27: 302. DOI:10.3969/j.issn.1674-9960.2003.04.021 |
[15] |
王德文主编.现代军事病理学[J].北京: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1997: 611-623.
|
[16] |
刘志昂, 曹步清, 万海珍, 等. 微波辐照对人体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J].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05, 19(2): 34. DOI:10.3969/j.issn.1009-2595.2005.02.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