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南京军区总医院影像中心;
3. 徐州医学院;
4.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眼球内异物定位是放射科的一项特殊X射线摄影检查技术[1]。传统X射线定位对体积较大、密度较高的异物显示效果好, 而对体积小于1 ×1mm以下的异物, 则有一定的难度或因体积小、密度低, 不能在传统X射线片上得以显示, 因而无法进行X射线定位。而利用CR成像系统的后处理技术, 则能对体积较小、密度较低的异物进行定位检查[2]。所用的X射线辐射剂量亦于低于CT检查。因此, 我们认为应选择对人体眼晶体辐射剂量低的CR设备作为对眼异物定位检查的首选检查方法[3]。
1 设备和方法 1.1 采用三角函数眼异物定位摄影技术[4] 1.2 三角函数定位器该定位器由低环和两定位杆及两个定位点组成, 底环是由塑料做成, 类似巴尔金氏环, 底环直径为24mm, 高5mm, 上部为中央圆孔, 直径为11mm, 在3、9点方位设有二个相互平行的金属定位杆, 二杆距为10mm, 杆长为15mm, 直径为0.5mm, 在6、12点方位设有2个金属定位点。
1.3 摄影前的准备用1%的地卡因滴注患眼, 做眼表麻醉。在定位器的底环内外涂抹少量的消炎用红霉素眼膏, 以资润滑。
1.4 定位环放置及定位杆调节将定位环安放在患者眼球囊中, 将中央圆孔与角膜缘重合, 2定位点调至在6、12点位置, 2定位杆调至在3、9点位置。
1.5 体位摆法将256 mm×307 mm(10吋×12吋)CR暗盒放置在检查台一端, 嘱患者俯卧在检查台上, 头呈侧位, 患眼靠近暗盒的待拍1/2区域中心, 另1/2放置铅橡皮遮盖或将光圈控制在暗盒1/2大小[3]。角膜中心置于暗盒1/2中心, 调节眼球定位器, 使两定位杆处在角膜缘的3、9点时钟方位, 且两定位杆重叠一致, 使其方向与眼球水平面一致, 患者两眼向正前方注视, 两定位杆与暗盒垂直。
1.6 摄影参数① 第1片(眼球侧位)拍摄方法:中心线:对准角膜缘平面, 与两定位杆重合点垂直射入暗盒, 焦片距:100cm, 曝光条件:100mA、0.02s、60kV。②第2片(眼球斜位)拍摄方法:将未曝光的1/2暗盒调至在待拍区域, 曝光过的1/2端暗盒用铅橡皮遮盖[5], 或将光野控制在暗盒的1/2大小患者体位与位置摆法与第1片相同, 将球管向头侧倾斜, 使中心线倾斜呈30度角, 并使中心X射线穿过2定位杆中点射至暗盒, 焦片距为100cm, 100mA、0.02s、65kV。得到影像:分别为眼球侧位和眼球斜位X线影像。
1.7 图像后处理的方法利用德国AGFA公司生产的计算机成像系统(ADC COMPACT)中的MUSICA互动处理软件, 可在CR图像工作站, 对眼异物定位图像进行多种技术后处理:点击鼠标左健, 选择工具栏中的影像对比度(start window level), 将影像密度调整到最佳状态, 使之既可以看到异物影像, 又能看到定位点与定位杆, 然后用鼠标点击工具栏中箭头(Draw Ariow), 并将箭头对准异物后, 适当放大箭头标志, 使箭头标志固定在图像中。
1.7.1 测量基线的制作利用鼠标左健点击工具栏中的直线(Draw Ariow), 分别对第1片及第2片画平行直线及垂直线。在第1片上, 取2个定位点做一垂直线, 然后沿定位杆向后面做一平行延长线, 此线即为眼球水平面。同样在第2片上2定位点处做一垂直线, 然后在两定位杆中点处向后面做一平行延长线。
1.7.2 有关数值的测量方法利用鼠标左健点击工具栏中的距离测量尺(measure distance), 分别测出对第1片及第2片上异物距定位基线的测量数值(mm)。
在第1片(眼球侧位片)上测出异物中心距离水平面上下的垂直数值, 用C代替, 水平面上方为" +C", 下方则为" -C"。并在第1片上测出异物中心距角膜缘的距离, 用B代替, 即从两定位点联线向后数的数值, 再加上2mm, 所得数值就是异物位于眼球内的深度。B=异物距离角脉缘后的位置。
在第2片(眼球斜位片)上, 测出异物中心位于水平面上下的距离, 用A代替, 水平面上为" +a", 下为" -a"。然后将所得数值代入公式作数据处理, 求出异物距鼻颞侧的距离, 用D代替:D=stga[(±a)-(±c)]。其中a为第2片上异物位于水平面上下的数值, c为第1片异物位于水平面上下的距离。将(±a)-(±c)=数值×1.7=D。
D=异物位于鼻颞侧的距离, " +"为鼻侧, " -"为颞侧。
1.7.3CR片报的书写及坐标图的标出:将以上所得数值, 直接标注在坐标图上的相应位置上。
1.7.3.1 眼球侧面图即第1片上异物的深度和在水平面上下的距离(每个方格为1mm), 只要在相应的方格上标上即可。
1.7.3.2 眼球正面图即眼球平视图, 首先找出眼球矢状轴, 确定鼻颞侧方位, 把异物位于鼻颞侧的数字标在相应位置及水平面上下即可。
1.7.3.3 眼球水平切面即眼球横断面图, 首先找出眼球矢状轴, 然后再找出眼球赤道线, 从角膜缘向后数至异物所处的深度和鼻颞侧的位置, 并求出异物位于赤道线的距离数值。
1.7.4 异物位于眼球中心(r)的测量求出异物位于水平面上、下的平方值:用异物位于第1片水平面上, 下的数值, 再乘上相同的数值得数, 即为异物位于水平面上、下的平方值。(用罗马数Ⅰ代替)求出异物位于鼻颞侧的平方值:用异物位于鼻颞侧的数值, 再乘上相同的数值的得数, 即为异物位于鼻颞侧的平方值。(用罗马数Ⅱ代替)。求出异物位于赤道前后的平方值:用异物位于赤道前后的数值, 再乘上相同数值的得数, 即为异物位于赤道前后的平方值。(用罗马数Ⅲ代替)。然后将以上三个平方值相加, 用得到的数值进行开方, 得到结果即为异物位于眼球中心(r)的距离。
2 小结自2002年元月以来, 我们采用以上方法, 对14例微小异物进行了定位检查。14例患者均为男性, 年龄18~48岁, 平均年龄33岁。造成异物产生的原因:13例为锤击金属物崩伤, 1例为操作电动砂轮崩伤(砂粒异物), 异物体积均在1mm×1mm以下, 最小为0.3mm×0.3mm。其中2例因异物微小、密度低在正位片上未能显示, 我们主要对其眼球侧位及斜位片进行测量和定位。
14例患者均在我院眼科实施了眼异物摘除术, 其中2例陈旧性异物在手术中试吸时, 未能吸出, 临床医生为了慎重起见, 在我们定位确定的异物位置缝合针头, 再次请我们摄片, 看异物位置是否准确, 结果2例针头均重合在异物处, 证明我们定位准确。返回手术室继续实施手术, 异物均顺利取出。
我们对以上14例微小异物均做了术后随访, 其定位准确率达到100%。
3 讨论(1) 眼异物定位技术是一项操作难度较大的特殊X射线检查, 应配置专用定位暗盒, 使用前应先检查影像板是否清洁, 如影像板上有灰尘, 应用75%的酒精棉球对影像板进行清洁工作, 以确保所得X射线影像中无伪影产生[6, 7]。
(2) 应充分利用CR设备的多种后处理功能, 分别对图像进行密度调整。当在正像观察有难度时, 可选用负像观察; 还可选用影像放大技术, 对异物进行观察, 也可以添加箭头标出异物的在X射线片上的位置, 便于临床医生的读片[8]。
(3) 我们正是利用了CR的多种后处理技术, 才使一些微小异物(1mm×1mm以下), 得以显示。解决了传统X射线摄影不能对所得影像进行密度调整的弊端, 给临床提供了准确的诊断信息。
(4) 利用CR技术对眼异物进行定位检查, 还因所用X射线照射剂量低于CT对眼异物定位检查所用的剂量, 尤其是人体的眼晶体是对X射线辐射最为敏感的部位之一。因而, 我们认为对眼异物定位的首选检查方法, 理应选择对人体辐射剂量低于CT检查的CRX射线摄影定位检查技术。
[1] |
王俊, 甘泉, 主编.X射线检查技术[M].南京: 江苏大学出版社, 2008: 56 -80.
|
[2] |
余建明主编.X线检查技术学[M].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6: 122 -152.
|
[3] |
陈新沛, 贺风侠, 夏秀梅, 等. 眼内异物X线检查与CT扫描的对比分析[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0, 10: 117. DOI:10.3969/j.issn.1006-9011.2000.02.021 |
[4] |
孟代英主编.X线投照技术学[M].济南: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8: 493-498.
|
[5] |
陈新沛, 贺风侠, 夏秀梅. 利用换片盒拍摄薄骨动眼位片[J].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1997, 6: 209. |
[6] |
陈新沛, 贺风侠, 夏秀梅, 等. 自制遥控换片盒拍摄眼异物定位片[J].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3, 3: 22-28. |
[7] |
陈新沛, 贺风侠, 杨增仁, 等. X线技师实施眼异物定位全部程序的评价[M]. 成都: 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6: 1 742-1 743.
|
[8] |
陈新沛, 荣耀, 王骏, 等. 利用CR系统对眼球异物进行定位的探讨[J]. 中华现代眼科学杂志, 2005, 2(8): 685-6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