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血象检查是早期发现慢性放射性损伤比较实用的敏感指标。[1], 主要表现在血象改变, 外因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的改变。为了解江苏省镇江市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 于2008年3月对镇江市682名放射人员进行了职业病体检,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2008年从事X射线诊断、工业探伤、同位素、介入放射等所有放射人员682名, 其中男性517名, 女性165名, 年龄23~57岁, 平均年龄39岁; 工龄1~32a, 平均工龄17a。X射线诊断223人, 工业探伤143人, 同位素127人, 介入放射189人, 另选100人作对比组, 是饮服人员体检的健康人群, 5年内无放射线接触史.所有调查对象均进行一般健康调查, 包括肝功能, 乙肝表面抗原.内科、五官科及血常规、染色体、微粒等检测。
1.2 方法空腹静脉采血, 深圳迈瑞BC—55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析, 染色体畸变及微粒率检测采用真空采血管微量全血培养法[2]。
2 结果 2.1 不同工龄接触低剂量电离辐射放射人员体检异常结果682名接触低剂量电离辐射放射人员随着放射工龄的增加出现神经衰弱综合证晶体混浊的的比例显著增加(P<0.01), B超、心电图检测结果的异常率随着放射工龄的增加而上升; HBSAg阳性、谷丙转氨酶的异常率不随放射工龄的增加而增加(P>0.05), 见表 1。
触低剂量电离辐射工作人员血常规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白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的变化, 与对照组相比, 接触射线工龄<1a时, 血常规没有多大改变, 随着接触射线的工龄增加, 其血细胞计数呈下降趋势(P<0.05);血红蛋白含量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 血小板计数本次调查与接触射线无关(表 2)。
淋巴细胞微核率:结果显示随着放射工龄的增加, 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率显著增加, 放射组染色体畸变率平均为3.81%, 微核率平均为9.38%;对照组染色体畸变率为1%, 微核率为4%。
682名接触低剂量电离辐射放射人员从事X射线诊断412名, 染色体畸变为2.31%, 微核异常率为18.17%;从事同位素127名, 染色体畸变率为4.16%, ,微核异常率为10。26%;从事介入放射189名, 染色体畸变率为5.82%, 微核异常率为21.16%, 结果显示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率、微核异常均高于对照组(P<0.01)。不同工种放射组相比较, 介入放射与工业探伤组较高, 其次为同位素及X射线诊断。
个人累积受照剂量(mSv)与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及微核异常率分别呈直线正相关(y=2.365+0.0423x r=0.9779 P<0.05;y=4.4538+0.1375x r=0.9923 P<0.01)见表 5。
通过2008年对长期接触低剂量电离辐射的放射人员的健康体检, 发现本次调查的放射人员主要以神经衰弱、晶体混浊、血液系统及染色体畸变、微核率等变化为主要特征[3], 这与各地报道相一致。而肝功能, 表面抗原阳性率与对照组相比没有多大变化。本次调查血液系统的变化主要以血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为特征, 随着工龄的增加, 血细胞和血红蛋白呈明显下降趋势, 表明长期接触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人员造血系统具有一定的损害作用[4], 且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率也随着工龄的增加, 受照累积剂量的增加而增加。
本次调查显示不同工种间受损害的程度也有差别, 特别是染色体畸变、微核率的变化, 其中从事介入放射人员染色体畸变率及微核率较高, 主要原因是介入放射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 操作技术比较复杂, 操作人员往往图于方便操作而忽视防护; 从事工业探伤人员染色体畸变及微核率相对较高主要是该组放射人员防护意识较差, 设备相对落后, 超时作业, 个人受照剂量较高有关。
调查还显示, 长期接受低剂量电离辐射的放射人员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率随着个人累积剂量的增加而有递增趋势, 呈直线正相关, 且放射人员在个人累积剂量较低(<50mSv)的情况下, 染色体畸变与微核率阳性率仍大于对照组, 证明低剂量的电离辐射仍对人体外周淋巴细胞染色体造成一定的损伤, 因此, 做好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监护工作至关重要。
分析结果表明, 长期低剂量照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对一些防护性能较差的比较落后的仪器设备要及时更新, 同时要严格控制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 使操作人员接受的照射剂量降低到最低水平, 有效地保护放射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 加强放射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及健康体检意识, 一些放射工作人员对职业病健康监护工作不太重视, 有少数单位几年都没组织参加职业体检, 忽视放射人员职业病体检工作。因此, 卫生行政监督部门要依法加强督查, 完善必要的管理制度, 将放射人员体检的血常规、晶状体、B超、心电图、染色体、微核等检查项目作为职业病体检的常规项目并存档保存, 特别对长期从事辐射的工作人员以上各项指标要作长期观察, 为职业健康监护提供依据。
[1] |
王宗勤. 放射线工作人员健康检查分析[J]. 职业与健康, 2000, 16(1): 11-12. |
[2] |
仲志鸿, 韩方岸, 葛琴娟, 等. 真空采血管微量全血培养法进行染色体畸变分析的研究[J]. 中国辐射卫生, 2006, 15(3): 284. |
[3] |
马金辉, 那明, 李三国. 湘潭市423名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 2005, 12(4): 970-971. DOI:10.3969/j.issn.1006-3110.2005.04.084 |
[4] |
付宗坤, 付刚. 放射工龄对放射人员外周血象的影响[J]. 职业与健康, 2004, 20(2): 33-34. DOI:10.3969/j.issn.1004-1257.2004.02.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