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广东省放射防护所
外环境中的放射性核素, 可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 在体内参与代谢, 并按照核素自身的特性在人体各器官分布和积集。如90Sr与钙一起参与骨组织的生长。通过检测人体各器官及骨灰中的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 对于研究当地外环境放射性核素进入生物循环及经食物链进入人体和积集产生内照射剂量、掌握本底水平特别是应对突发放射性事故[1, 2]及评价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很有意义的。
1 材料和方法 1.1 样品来源2005年经主管部门批准, 由殡仪馆工作人员收集确证在深圳市居住2年以上废弃的50人份骨灰(男女各半)。样品密封包装、编号、资料登记。
1.2 检测方法[3-5]按GB/T16145-1995, GB11222· 1-89, GB11221-1989放化分析90Sr, 137Cs, 使用北京核仪器厂BH1216Ⅲ型二路低本底αβ测量仪测量。放射性核素γ能谱分析送广东省职业卫生检测中心使用HPGγ能谱仪, 美国ORTEC公司生产, 带有多道计算机系统和高纯锗半导体探测器, 系统技术指标为相对效率40%, 分辨率为1.9keV (对60Co- 1 332keV)在10keV~2MeV能量范围内积分本底1.8计数/s。仪器探测限, 骨灰样品中238U, 238Th, 226Ra, 40K, 137Cs探测限分别为40.0, 2.71, 1.60, 14.5, 1, 8(Bq· kg-1)。
2 结果检测结果列于表 1。50例居民骨灰中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平均值为(Bq· kg-1)238U40.80、232Th3.14、226Ra3.48、40K 42.30, 137Cs和90Sr未检出。4个居住区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不同性别检测结果列于(表 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4个年龄组检测结果(列于表 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原居民组与非原居民组检测结果(列于表 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 检测结果表明, 居民骨骼中含有微量的天然放射性核素, 人工放射性核素137Cs和90Sr没有明显的积集。可认为, 当地居民骨中的内照射剂量主要来自微量的天然放射性核素40K、238U、236Ra、232Th。
(2) 50例居民骨灰中放射性核素均在低水平范围内波动, 不同居住区、性别、年龄和组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放射性核素在本地区居民体内的积集是估算和评价本底状况和突发事件下居民内照射剂量及对健康影响的重要背景资料。
(特别感谢杨宇华主任给予的支持和指导。)
[1] |
郭力生, 耿秀生主编. 核辐射事故医学应急[M]. 北京: 原子能出版社, 2004.
|
[2] |
孙世基编著. 人类辐射危害评价[M]. 北京: 原子能出版社, 1996.
|
[3] |
GB/T16145-1995, 生物样品中放射性核素γ能谱分析方法[S].
|
[4] |
GB11221-1989, 生物样品灰中铯-137放射化学分析方法[S].
|
[5] |
GB11222.1-89, 生物样品灰中锶-90放射化学分析方法[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