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09, Vol. 18 Issue (3): 307-309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9.03.012

引用本文 

马永红, 叶柱建, 葛良全. 几种放射诊疗工作场所辐射水平及防护[J]. 中国辐射卫生, 2009, 18(3): 307-309.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9.03.012.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08-11-07
几种放射诊疗工作场所辐射水平及防护
马永红 , 叶柱建 , 葛良全     
成都理工大学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59
摘要目的 监测几种放射诊疗工作场所辐射水平, 了解医学放射工作人员所接受的剂量水平。方法 采用便携式X-γ剂量仪(闪烁体探测器), 同一测点连续监测10个数据, 取其平均值和标准差。结果 60Co治疗机的工作场所空气比释动能率最大值出现在工作人员摆位处, 其值为2.9×10-6Gy/h, 其他几种放射诊疗工作场所剂量率值均小于5.0×10-7Gy/h。结论 辐射医学设备所在的工作场所有较好的辐射防护。
关键词辐射医学    辐射防护    剂量监测    

随着CT、介入放射学、直线加速器等辐射设备在医学上的广泛应用, 医学工作者所受到的辐射照射以及安全问题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当前辐射防护意识和防护装备还跟不上放射诊疗的迅猛发展, 导致了放射诊疗在发展进步中造福于人类的同时, 也为医学放射工作人员带来了更高的辐射危害风险。笔者通过对X射线机室、CT室和介入室、60Co治疗机室和医用直线加速器等几种放射诊疗工作场所的剂量监测, 并对其防护措施做了一定的探讨。

1 放射诊疗场所辐射防护

对于普通医用诊断X射线机和CT, 由于其属于Ⅲ类射线装置, 其设备产生的X射线照射量较低, 电离辐射防护较为容易, 普通实心砖墙(厚度≥ 30cm, 但需要钡涂层)就能达到很好的防护效果, 对于机房大门和控制室与机房连接们采用普通铅门(铅厚度≥3mm), 观察窗采用铅玻璃(厚度≥ 3cm)即可, 其设备间结构示意图如图 1所示。

图 1 X射线机室、CT室和介入室设备间示意图

由于介入治疗的特殊性, 其辐射防护较普通X射线机及CT更为复杂, 其场所结构示意图如图 1所示。

对于60Co治疗机, 采用60Co放射源, 其活度大多在1.85 × 1014Bq (5 000Ci)左右, 有的甚至达到2.96 ×1014Bq (8 000Ci), 属于Ⅰ类放射源, 是极度危险源, 其电离辐射防护要求高, 防护难度大, 放射诊疗场所必须采用迷道结构, 观察窗用摄像设备代替。示意图如图 2所示。

图 2 60Co治疗机室和医用直线加速器室示意图

医用电子加速器是超高压(兆伏级)放疗设备中性能较好的一种, 墙体及顶板厚度有时达到1.15~4.00m, 且不允许有裂缝。加速器房的屏蔽材料大都在混凝土中加入普通砼和重晶石砼, 个别的用碎铁块砼。如图 2所示。

2 空气比释动能率监测

本次监测采用北京核仪器厂生产的BH3103B便携式X-γ剂量仪(闪烁体探测器, 如表 1所示)对几种放射诊疗工作场所空气比释动率的监测。本次监测对同一测点连续监测10个数据, 结果取其平均值和标准差。其测量结果分别如表 2345所示。

表 1 监测仪器有关参数

表 2 成都某医院岛津SFC-5B型X光机空气比释动能率监测结果

表 3 空军成都某医院东芝AquiltomCT机空气比释动能率监测结果测量

表 4 自贡市某医院60Co治疗室空气比释动能率监测结果

表 5 自贡市某医院直线加速器室空气比释动能率监测结果

表 6 自贡市某医院介入室空气比释动能率监测结果
3 结论

通过对测量结果的比较得出以下结论:

(1) 所监测医院的X光机工作场所空气比释动能率最大值为11.3 ×10-7Gy/h。

(2) 所监测医院的CT机工作场所空气比释动能率最大值为5.30 ×10-7Gy/h。

(3) 所监测医院的60Co治疗空气比释动能机工作场所空气比释动能率最大值出现在工作人员摆位处, 其值为2.97 ×10-7 Gy/h, 其他监测地点空气比释动能率基本为本底水平。

(4) 所监测医院的直线加速器室工作场所空气比释动能率最大值为8.9 ×10-8Gy/h。

(5) 所监测介入室工作场所空气比释动能最大值出现在介入室内医生操作位, 其值为1.5 ×10-7Gy/h (用铅衣包裹住探头)和2.1×10-7Gy/h (未用铅衣包裹住探头)。而介入治疗室周围空气比释动能率基本为本底值, 且连接门空气比释动能率也为本底值。

参考文献
[1]
潘自强. 辐射防护[M]. 北京: 原子能出版社, 1982: 231.
[2]
成君方, 张翼, 张丹枫, 等. 介入放射学综合防护措施的研究[J].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01.
[3]
世界卫生组织. 介入放射的效能与辐射安全[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4]
王其亮. 外照射个人监测中的有关问题[J]. 中国辐射卫生, 1999, 8(4): 249-250.
[5]
于夕荣, 何顺升, 杨柯, 等. 82例介入放射学工作者剂量与效应分析[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999, 19: 216-217.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1999.03.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