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09, Vol. 18 Issue (2): 237-237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9.02.076

引用本文 

潘卫星, 马玲飞, 李欠云. 超急性期脑梗死的CT征象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09, 18(2): 237-237.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9.02.076.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08-12-04
超急性期脑梗死的CT征象分析
潘卫星 , 马玲飞 , 李欠云     
浙江省台州医院放射科, 浙江 台州 317000
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超急性期脑梗死的CT征象, 提高CT平扫对超急性脑梗死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63例经临床确诊为超急性脑梗死的病例, 均在发病后12h内行CT平扫。结果 超急性期脑梗死的CT征象主要有:致密动脉征; 脑回肿胀、脑沟变浅; 轻度脑白质密度减低。结论 CT表现致密动脉征、脑回肿胀及脑沟变浅、轻度脑白质减低对诊断超急性脑梗死有重要价值, 结合临床, 可对超急性期脑梗死做出正确诊断。
关键词脑梗死    超急性期    CT    

脑梗死是一种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在脑血管病中占首位,主要有脑动脉闭塞性梗死、腔隙性脑梗死和脑栓塞等[1], 其中又以脑动脉闭塞性梗死最为常见。一般把发病后6h内的脑梗死称为超急性期脑梗死, 部分学者认为发病后12h内的患者也应包括在内。典型的脑梗死表现为与闭塞动脉一致的低密度区, 但是超急性期脑梗死CT表现多样性,容易漏诊。笔者通过回顾性分析63例超急性期脑梗死的CT表现,旨在进一步提高对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准确率,减少漏诊。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选我院2006. 4 ~ 2008. 10经临床确诊的脑梗死患者,其中发病后12h内经CT检查的共63人,发病年龄43 ~86岁,平均61岁,男37例,女26例, 其中有明确高血压病史23例,糖尿病7例, 心脏病4例。临床表现主要有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及头痛头晕等。

1.2 检查方法

扫描设备采用GE16层螺旋CT机。扫描条件, 患者取仰卧位,扫描时禁动,以听眦线为基线行轴位横断面平扫,扫描参数颅底,120kV/280mA, 层厚/层距5mm连续扫描4层,目的在于减少容积伪影; 颅底以上层面,120kV/220mA, 层厚/层距10mm连续扫描10层,共14层。

2 结果

本组63例患者中,CT无明确异常者34例,占54. 0%。其余29例CT均出现一定程度的异常,占46.0%, 但表现不典型,主要有以下几种征象:①致密动脉征,本组出现7例,均表现为一侧大脑中动脉密度增高,右侧4例,左侧3例。②脑回肿胀、脑沟变浅,本组10例, 其中颞叶出现7例, 额叶及顶叶各4例,枕叶1例。③轻度脑白质减低,本组出现15例, 发生于岛带区4例, 发生于豆状核7例,其余4例均在大脑凸面。同一病例可有上述多种征象并存。

以上29例患者经24h后CT复查或MRI检查,均在相应部位出现明确的脑梗死征象。

3 讨论

脑梗死临床上常表现为进行性神经功能缺失障碍, 多数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脑部损伤,如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等。早期CT的正确诊断不仅可以鉴别脑出血,还可以为临床下一步治疗提高客观依据,特别是对于溶栓治疗,可挽救瀕临梗死的脑组织,避免造成不可逆的梗死灶,降低病人的致残率。

笔者通过29例病人CT表现, 并且复习文献,总结超急性期脑梗死CT征象及病理基础如下:①致密动脉征:由于大脑中动脉为颈内动脉顺方向延伸,栓子容易流人[2], 有学者又称为大脑中动脉致密征,常预示大面积脑梗死的出现,其形成机理是由于闭塞的大脑中动脉内栓子吸收X射线较邻近脑实质或对侧的动脉多,表现为高密度。致密动脉征须与老年人血管壁钙化鉴别,后者亦可表现为脑动脉密度增高,但是局限于动脉管壁,常两侧对称出现,结合临床病史鉴别不难。②脑组织肿胀、脑沟消失:脑组织由于持续性缺氧,微循环灌注障碍,细胞内离子泵失效,钙离子、钠离子的流人,钾离子的流出失调,细胞内pH值下降,能量代谢匮乏,线粒体呼吸停止[3],致使细胞出现中毒性水肿,这时CT表现为局部区域脑组织肿胀、脑沟变浅甚至消失,但是这种征象不易观察,极易漏诊, 有时继发出现的邻近脑室受压变形、中线结构的轻度偏移偏移可为我们提供间接依据。③轻度脑白质减低, 脑组织缺血后4h, 血脑屏障开始受损,血管源性水肿开始出现,脑组织含水量的增加导致CT值下降。因此有学者提出, 通过测量病变及对侧对称部位脑组织的CT值,并计算二者的差值, 可提高CT诊断准确率[4]。这种脑实质的低密度改变,常首先出现于基底节区,且以豆状核出现率最高[5],表现为豆状核密度降低或轮廓模糊不清。其次为岛叶外带密度密度减低,灰白质界面丧失, 此即岛带征。

值得提出的是,致密动脉征因为扫描层面的倾斜,容易导致假阳性[5]。岛带征及豆状核轮廓模糊也常因为患者体位不对称、局部伪影干扰而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在扫描过程中可通过减少层厚、适当增加毫安量、调整窗宽窗位等方法来避免。

在脑梗死的检查方法上, MRI优于CT, 近年来,随着灌注加权成像、弥散加权成像的逐渐应用,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但是MR检查耗时长、价格贵、不易开展急诊检查等原因尚未普遍应用于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 特别是对于广大基层医院, CT平扫由于其方便经济,仍是不可替代的首选检查方法。

综合上述,超急性期脑梗死的CT表现尽管不典型,但是CT表现致密动脉征、脑回肿胀及脑沟变浅、轻度脑白质减低仍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工作中,通过仔细阅片, 密切结合临床,部分病人还是能够做出正确诊断

参考文献
[1]
吴恩惠. 医学影像诊断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860.
[2]
曹丹庆, 蔡祖龙. 全身CT诊断学[M].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3: 108-110.
[3]
康宙, 吴少锋, 赵培民. 脑梗死的早期CT诊断及临床治疗[J].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04, 13(6): 251-252. DOI:10.3969/j.issn.1006-7035.2004.06.004
[4]
崔惠勤. 正常人脑组织对称部位平扫超急性期CT值测量差值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5, 22: 9-11. DOI:10.3969/j.issn.1002-1671.2005.01.003
[5]
张维新, 孔繁农, 宋义兵, 等. 超急性期脑梗塞的常规CT检查(附66例分析)[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1, 11(1): 23. DOI:10.3969/j.issn.1005-5185.2001.0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