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铁23局一处职工医院
医学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 核医学技术的日臻完善, 使核医学影像检査技术更加广泛地应用于现代医学, 并逐渐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但在基层医院因为起步较晚, 病员较少, 工作人员容易产生麻痹思想, 忽视个人防护意识。工作中不按操作规程, 忽略了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 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辐射损伤。核医学影像检查使用的是放射性药物, 放射性药物的制备与注射过程、注射药物后的病人、排泄物、空气等都含有一定的放射性, 而其放射性又是无形的、无时无处不在的, 是难以避免的, 这为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造成一定的困难。我院核医学科刚成立一年, 主要开展核医学影像检查工作。基础建设、防护设施均符合防护要求。对照日常工作, 仅对我科两类人员(操作技师、护士)防护状况进行简单分析与探讨。
1 仪器与方法 1.1 监测仪器与内容Alert多功能数字核辐射仪表, 测量核医学科, 7射线辐射剂量率。
1.2 监测依据[1, 2, 3]《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61-2001)、《职业病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128-2002)、《医学放射工作人员的卫生防护培训规范》(GBZ149-2002)
1.3 监测方法① 工作场所辐射水平监测。②99mTc制备、注射过程辐射水平监测。③有药休息等待区辐射水平监测。④通过以上监测数据, 估算出两类人员(操作技师、操作护士)年最大辐射剂量。
2 结果 2.1 工作场所布点辐射水平监测病人注射1.11GBq (30mCi)%99mTc放射药物状况下, 对机房四周墙体、防护门、窗、操作技师操作位及摆位处布点进行辐射水平监测, 结果见表 1。
ECT机房操作技师年照射时间520h/a (260d/a 2h/d 15~40min/例), 停留因子参照修订版ICRP第15号出版物[4]选取, 所布点(1.2.3.4.5.6)停留因子T=1, 机房操作技师可能接受的年最大有效剂量为0.115mSv/a。摆位时, 操作技师距受检者2m处的辐射剂量率为11.33 μGy/h, 操作技师所接受年最大有效剂量为0.442 mSv/a。
3.2 99mTc制备、注射过程年辐射剂量估算护士在淋洗制取99mTc时间为3min/次, 配药时间为2 min/次, 操作护士从取药到注射完全结束时间为4 min/次。每日按3名患者计算放射性药物制取时间为39h/a (260d/a), 配药时间为26h/a (260d/a), 操作护士注射时间为52 h/a (260d/a)。则操作护士可能接受的年最大辐射剂量:药物制取0.053 mSv/a, 药物配制0.009 mSv/a, 注射0.530 mSv/a, 手部位(未戴铅手套)为12.67 mSv/a。
3.3 有药休息等待区年辐射剂量估算患者在有药休息等待区时间约30~60min/例, 780例/a, 等待时间最大780h/a。停留因子参照修订版ICRP第15号出版物选取, 所布点(8.9)停留因子T=1/4, 机房操作技师、护士可能接受的年最大有效剂量:操作技师0.161 mSv/a, 登记室护士0.170 mSv/a, 近距离接触患者(接触时间43h/a)为0.527 mSv/a。
3.4 累计年最大辐射剂量操作技师累计年最大辐射剂量为0.115+0.442+0.161+0.527=1.245mSv/a。操作护士累计年最大辐射剂量为0.530+0.170+0.009+0.053+0.527=1.289mSv/a。操作护士手部位(未戴铅手套)为12.67mSv/a。
3 结论该医院核医学科辐射水平满足职业工作人员剂量限值连续5年的平均有效剂量不超过20 mSv/a、任何一年中的有效剂量不超过50 mSv的要求; 满足职业工作人员的四肢(手和足)或皮肤的年剂量当量不大于500 mSv/a的要求[5]。
随着新业务的不断开展, 业务量的不断加大, 核医学工作人员所接受的辐射剂量必将逐年增加。这就要求工作人员提高认识、增强个人防护意识。日常工作中规范化、制度化, 认真准备、熟练操作, 切实遵循放射防护基本原则(实践的正当化、放射防护最优化、个人剂量的限值), 合理运用时间、距离、屏蔽三种防护手段[6], 将辐射损伤降到最低, 保证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1] |
-HJ/61-2001, 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S].
|
[2] |
GBZ128-2002, 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S].
|
[3] |
GBZ149-2002, 医学放射作人员的卫生防护培训规范[S].
|
[4] |
陈常茂译.外部源致电离辐射的防护数据-ICRP第15号出版物的补充报告[Z].1981.
|
[5] |
GB18871-2002,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S].
|
[6] |
马延洪主编.X线物理与防护[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