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套叠为一段肠管套人其远端的肠腔内, 使该段肠壁重叠并拥塞于肠腔引起肠道梗阻。肠套叠由鞘部和套人部组成, 鞘部为外层, 套人部有两层, 故肠套叠由三层肠壁构成, 多为近侧套人远侧肠管, 偶有逆行套叠者。以前常以钡灌肠或胃肠造影作为首选检査方法, 但有时诊断较困难。近年来随着CT技术的不断改进提高, 尤其是多层螺旋技术的发展, 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及高质量的多平面重组图像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 但在成人肠套叠诊断应用中很少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搜集我院近几年成人肠套叠病例12例。男8例, 女4例, 年龄36~67岁。主诉腹痛10例, 黑便及便血6例, 排便异常1例。
1.2 CT扫描方法使用GEBringtSpeedl6排螺旋CT扫描机.扫描条件:120kV, 250~300mA, 后处理层厚为1.25mm, 层间隔为1.25mm。
2 结果 2.1 结果12例患者中, 定位准确, 有4例伴肠梗阻征象。
2.2 讨论成人肠套叠少见, 有报约占肠梗阻的1%, 肠套叠的5%, 所有住院病人的0.003%~0.020%[1]。成人肠套叠多为继发性。临床表现不典型, 容易延误诊治, 套入部系膜血管被鞘部挤压时间过长致使套人肠管充血、水肿以致坏死, 甚至造成不良后果。其病因多种多样, 息肉、外伤及肿瘤是成人肠套叠的最重要原因。根据解剖关系常见以下类型:①回盲型:回盲瓣是肠套叠的头部, 带领回肠末端进人升结肠、盲肠、阑尾也随之翻人结肠内, 此型多见。②回结型:回肠从距回盲瓣几厘米到数十厘米处开始, 套人回肠最末端, 穿过回盲瓣进人结肠鞘内, 此型次之。③回回结型:回肠先套人远端回肠内, 然后一并再套人结肠内, 形成复套, 此型较少见。④小肠型:小肠套人小肠, 此型少见。⑤结肠型:结肠套人结肠, 此型也少见。⑥多发肠套叠:如回结套和小肠套或小肠有两处套叠, 此型极少见。肠套叠仍属机械性肠梗阻的范畴, 具有阵发性腹痛、腹胀、呕吐及停止排气排便四大特征。小儿肠套叠以阵发性腹痛、血便和腹块为其典型症状, 而成人约60%具有腹块, 便血极少见。腹部X射线平片可见部分有肠管积气、积液和持续扩张的小肠襻, 有时可见一软组织肿块影[2]。肠套叠在声像图上有较为特征性的声像图表现, 水肿的肠管壁及套人的系膜及肠管的呈现套筒征或耙环征, 为强弱交错排列的环带图像。但由于肠胀气干扰影响, 致使部分漏诊。钡灌肠有助于定位诊断, 但检查时间长, 在病人痛苦时病人不愿接受, 影响诊断。
肠套叠临床诊断困难, 近年来随着CT的应用, 其诊断准确性明显提高(78%)[3]。.肠套叠在CT上较易诊断, 显示为特异性肠内肠的征象, 伴有或不伴有脂性密度和肠系膜血管[4]。当CT平面经过套叠长轴时表现为腊肠状块影, 而在横截面上表现为靶征等特异性表现; 同时也有诸如肾形、香蕉形或弹簧状肿块、慧星尾征等描述[5]。文献上对肠套叠CT表现描述最多的是靶征, 它反映了套叠的各层肠壁、肠腔及肠系膜的解剖关系, 是肠套叠最常见的特征性CT征象。本组肠套叠患者在轴面CT上多见此征象而得以诊断; 12例患者中, 轴面诊断正确11例, 定位准确, 说明多层螺旋CT薄层图像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
一组新近的报道提示随着影像技术的提高常可探及暂时性的肠套叠(自限性肠套叠), 符合的特征为有肠道病史、短的套叠、肠套叠套鞘部口径正常、近端环和邻近肠管口径正常等。自限性肠套叠需要同不能自主复位的肠套叠鉴别, 因为它开始不需要手术处理。Lvoff等认为套叠长度是鉴别小肠自限性套叠的主要因素, 长度短于3.5cm可能为自限性。
综上所述, 16排CT的轴面图像和后处理技术在诊断肠套叠有较高的检出和定性的诊断能力, 有助于理解肠套叠的构成、证实肠套叠的诊断, 有助于临床科室处理患者, 增加了肠套叠的诊断信心。
[1] |
Azar T, Berger DL.Adult intussusceptionl Ann Surg[J]. 1997, 226: 134-138.
|
[2] |
邓祥武, 吴恩福, 陈宗静, 等. 成人肠套叠的CT诊断[J].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0, 34: 414-416. DOI:10.3760/j.issn:1005-1201.2000.06.015 |
[3] |
Warshauer DM, Lee JK. Adult intussusception detected at CT or MR imaging:clincal-imaging correlation[J]. Radiogy, 1999, 212: 853-860. |
[4] |
Gayer G, Zissin R, Apter S, et al. Pictorial review:adult intussusception-a CT diagnosis[J]. Br J Radiol, 2002, 75: 185-190. DOI:10.1259/bjr.75.890.750185 |
[5] |
顾晋, 路阳, 冷希圣, 等. 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在急性肠梗阻病因诊断中的意义[J]. 中华外科杂志, 1998, 13: 26-28. DOI:10.3760/j:issn:0529-5815.1998.01.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