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剂量辐射与效应关系研究是一项很重要的研究课题, 尤其低剂量辐射的远期效应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笔者通过对2例有明确个人剂量, 又有长期随访资料的低剂量受照人员照后27年的医学观察, 分析低剂量辐射对人群远期健康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观察对象2例低剂量受照人员均是男性, 年龄分别为52岁、48岁。于27年前在执行任务时全身受到一次性γ射线外照射, 受照剂量分为18.6cGy、16.cGy。另设条件匹配的4人为对照组均为男性, 年龄平均47岁。
1.2 临床检查项目主要有辐射血液学、细胞遗传学、免疫学、内分泌等, 以及内科、外科、眼科的临床检查项目。采用全国小剂量效应协作组统一规定的检查方法和标准。
2 结果 2.1 临床检查 2.1.1 自觉症状2例受照者均有失眠.乏力、胸闷、脱发、性功能减退(100%), 而对照组只有1人出现失眠(25%)。
2.1.2 眼科检查受照组在晶体前囊后囊下均可见到点片状混浊, 而对照组未见晶体异常。
2.1.3 生育及子女健康情况2例受照者均有生育能力, 生育男孩3名, 女孩1名。均足月顺产, 3名现体健, 1名原因不明猝死(25岁)。对照组生育男孩4名, 均足月顺产, 体健。
2.2 实验室检查 2.2.1 血常规检查受照组与对照组分别作了白细胞计数和分类, 并计算出中性粒细胞杆状及分叶(6叶以上)比例、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检查, 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 1)。
两组分别作了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及微核率检测。两组染色体畸变分析均未见异常, 微核率检查受照组为0.5‰, 对照组为0.75‰, 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1。
2.2.3 免疫学检查两组分别作了免疫球蛋白及淋巴细胞转化率, 其结果受照组略低于对照组, 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 2)。
两组作了甲状腺功能测定, 两组间T3、T4无规律性变化, 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 3)。
从表 4可以看出受照组SOD略高于对照组, 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受照组2人, 经过27年跟踪随访仍存在程度不同的失眠、胸闷、脱发、性功能减退等神衰症状(100%), 对照组只有1人存在失眠(25%), 两组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全国低剂量协作组观察结果一致[1]。
3.2 眼晶体改变受照组2人晶体混浊检出率为100%, 晶体混浊部位均在晶体前后囊下, 而对照组未见晶体混浊。我国放射性白内障诊断标准的剂量阈值为2Gy, 受照组个人剂量虽然尚未达到诊断标准要求, 但其晶体形态、混浊部位应引起注意。
3.3 血常规检查经多年随访, 尤其27年后的医学观察, 血液学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低剂量照射未见到明显造血功能的改变, 与文献报道一致。
3.4 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众所周知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率作为辐射生物剂量计, 不仅用于察觉辐射损伤、估算事故受照者的生物剂量, 而且可以作为辐射环境评价和辐射远后效应的重要观察指标[2]。本次观察未见染色体畸变, 微核率在正常范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与前几次观察结果一致。
3.5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检测方允中等报道人体内SOD的含量与受照剂量有关[3], 笔者观察结果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小剂量照射对受照者远期SOD活性的影响, 还需进一步观察。
3.6 免疫功能影响低剂量辐射的多样性以及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有大量的文献报道[4], 我们在对低剂量受照人员长期免疫学随访中, 无论是体液免疫还是细胞免疫都没有发现免疫增效效应, 也未见对免疫功能造成的影响。笔者观察结果与全国低剂量协作组观察结果一致。
[1] |
王永孝, 纪桂云, 徐秀凤, 等. 过量外照射和内污染近远期辐效应研究[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994, 14: 195-198. |
[2] |
纪桂云, 王永孝, 金璀诊, 等. 低剂量受照人员远期辐射效应的研究[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0, 20: 420-422.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00.06.015 |
[3] |
方允中, 郑荣粱, 沈文梅. 自由基生命科学进展[M]. 北京: 原子能出版社, 1993: 32-33.
|
[4] |
涂序珉, 纪桂云, 白玉书, 等. 低剂量受照人员远期免疫学随访观察[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5, 25: 420-422.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05.05.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