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08, Vol. 17 Issue (4): 469-470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8.04.011

引用本文 

曹宏, 翟建青, 禹克伟, 包建忠, 王锦荣, 韩燕, 陈秀兰. 小型密封放射源的安全管理探讨[J]. 中国辐射卫生, 2008, 17(4): 469-470.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8.04.011.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08-06-26
小型密封放射源的安全管理探讨
曹宏 1, 翟建青 1, 禹克伟 2, 包建忠 1, 王锦荣 1, 韩燕 1, 陈秀兰 1     
1.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江苏 扬州 225007;
2. 扬州市环境保护局
摘要目的 加强放射性源的管理, 确保辐射安全。方法 分析放射性事故可能类型原因及企业的安全管理状况, 发现存在的问题。结果 针对小型密封放射源特点, 提出预防管理措施。结论 预防放射性事故的发生, 必须加强人的安全文化素养提高、源的"全链式"管理、各项制度的建立健全、设备的维护保养和配备好必要的监测仪器。
关键词密封放射源    事故分析    预防措施    管理    

密封放射源是指密封在包壳里或紧密地固结在覆盖层里并呈固体型态的放射性物质, 随着科技发展密封放射源已在工业、农业、医疗、科研和教育等领域得到应用, 特别在工业生产自动化控制等的广泛应用, 使涉源单位不断增加。仅江苏省2004年11月统计[1], 社会共有涉源单位830家, 其中密封放射源单位760家; 密封放射源5 772枚, 其中1类源占21.8%, 2类源占5.9%, 3类源占6.0%, 4类源占30.0%, 5类源占34.0%, 不明源占2.3%。小型密封放射源涉源单位和数量均占有很大比例。同时由于小型密封放射源在安全和保安技术措施上客观较简单, 应用场所不固定, 运行操作及保管在技术上较容易, 应用人员业务素质差别大, 极易造成源的被盗、丢失、误置、丧失看管、非法转移、违规处置、及至毫无戒备地随废品金属回收被熔炼成金属制品进入日常社会, 导致人员受辐射照射, 环境受放射性污染, 造成社会核恐慌[2-4]。因此开展小型密封放射源的安全管理研究, 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 对减少和消除放射性事故, 维护社会秩序促进原子能和平利用发展有重要作用。

1 事故类型及原因分析

从全国1988 ~ 1998年放射性事故案例精选及评析57起事故中分析[5], 小型密封放射源33起占58%, 涉及核仪器为料位仪、探伤机、核子秤、油水界面计等, 其中事故性质责任事故29起、技术事故4起; 事故类别丢失放射源23起、人员超剂量照射10起; 事故原因主要为大修未保管好源、管理体系松懈、操作人员放射防护知识不足、违规操作、设备陈旧或带病工作、源库防盗设施不到位、领导责任心不强等。

2 预防措施 2.1 提高人的辐射安全文化素养

从分析看发生放射线事故多为人为因素所致, 表现在缺乏专业辐射防护知识, 工作人员安全文化素养参差不齐, 管理体系形同虚设, 因此具体负责人、操作人员必须定期参加辐射安全和防护专业知识及相关法规的培训和考核, 了解射线的危害及可防性, 消除核恐惧心理, 提高放射防护意识, 熟悉《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辐射安全许可管理办法》、《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等内容, 意识到放射性工作是特殊行业, 受到严格控制的, 要对放射性安全使用负责任, 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学习先进管理经验, 持证上岗。企业领导必须认识到经营安全应放在首位, 同时还要加强工作人员防护与安全责任教育, 工作中要培养无论何时何地严格按规章制度要求操作的职业素养, 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 才能减少辐射事故的发生。

2.2 加强源的“全链式”管理

源的管理混乱, 极易造成丢失、被盗事故发生, 小型密封放射源由于数量大、流动性大, 极易被盗、丢失, 必须实施从购买、使用、贮存、回收“全链式”管理, 严格按要求办手续购买, 并建好放射源台账档案, 包括种类、活度、数量、名称、购买日期、使用情况等记录, 这是做好防护处置管理的重要依据。源的使用成君方等人提出的“防、锁、封、告”系列管理值得借鉴[6], 即“防”为防盗窃、防辐射, 根据放射源使用情况附加上防护罩、防护箱、防护栏等设施; “锁”在防护设施上加锁; “封”在锁与防护设施上加铅封; “告”设示警告示牌告诉人们当心电离辐射等措施。源的贮存, 一定要设专门独立的贮源库具备防盗、防辐射能力, 远离其它易燃、易爆、易腐蚀危险品, 并不是越危险的地方越安全。废源的处置, 对更换下来或不用源必须及时联系接受单位, 办理注销手续, 以免因保管不当、人员机构调整而产生放射事故隐患。

2.3 建立健全各项制度

企业规章制度不健全、责任不落实、工作人员违章操作, 极易导致放射事故发生。根据《放射线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规定, 使用放射线同位素在申请领取许可证时, 就必须有健全的操作规程、岗位职责、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设备检修维护制度、放射性同位素使用登记制度、人员培训计划、监测方案等, 同时还要有完善的辐射事故应急措施, 做到规章制度健全, 责任落实, 工作人员按章操作, 这是辐射安全的保证。辐射事故应急措施要有应急预案, 对每种可以预见的紧急情况都应有书面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具体明确可执行内容, 说明什么情况要采取那些应急措施, 同时为方便应急措施实施, 程序中还要有需通知人员的姓名及电话号码, 包括监管部门、主管部门、医院、公安、相关专家、仪器制造商、部门负责人等, 并上墙公布。

2.4 做好设备维护、配备监测仪器

徐勇分析企业最有可能发生放射性事故的原因是安全防护装置的缺少或设备有缺陷[7], 设备质量差和维修不当, 极易造成卡源或源的脱落, 发生放射线事故, 必须及时更新淘汰那些设备上存在缺陷经常导致卡源和掉源的老式设备, 加强监督设备的维护保养, 做好设备运行保养记录。配备必要的监测仪器, 操作人员要能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 配好备用电池并定期校验, 确保处于有效的工作状态, 及时掌握源及工作场所放射性水平状况。同时严格做好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 建立好工作人员健康档案、个人剂量档案, 及时分析数据的异常寻找根源, 消除隐患。

参考文献
[1]
赵福祥, 柳加成. 江苏省密封放射源的使用及分布[J]. 中国辐射卫生, 2006, 15(1): 72-73. DOI:10.3969/j.issn.1004-714X.2006.01.042
[2]
黄超云, 王晓涛, 王晓峰, 等. γ探伤辐射事故类型与预防[J]. 中国辐射卫生, 2007, 16(2): 208-209. DOI:10.3969/j.issn.1004-714X.2007.02.045
[3]
李全太, 林俊明, 孙作忠. 浅谈小型密封放射源的安全防护管理[J]. 中国辐射卫生, 1998, 7(1): 17.
[4]
吴德强, 刘新华, 李冰. 改革密封放射源安全和保安监管的几点建议[J]. 辐射防护, 2002, 22(5): 269-271. DOI:10.3321/j.issn:1000-8187.2002.05.003
[5]
李少瑞主编.放射线同位素与射线装置辐射事故分级处理、报告及监测技术实务全书[M].北京: 环境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6]
成君方, 汪春亮, 李学清, 等. 小型密封放射源安全防护管理措施探讨[J]. 中国辐射卫生, 1995, 4(1): 22-23.
[7]
徐勇. 放射性相关企业的安全管理现状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07, 16(4): 410-412. DOI:10.3969/j.issn.1004-714X.2007.04.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