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08, Vol. 17 Issue (4): 429-430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8.04.031

引用本文 

杨福奎. 患者CT检查非检查部位放射防护的价值和意义[J]. 中国辐射卫生, 2008, 17(4): 429-430.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8.04.031.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08-04-13
患者CT检查非检查部位放射防护的价值和意义
杨福奎     
聊城市中医院, 山东 聊城 252000
摘要目的 探讨患者在医疗CT检查时, 非检查区域特别是敏感器官在防护前、后接受X射线剂量的变化; 讨论非检查区域防护的价值及意义。方法 在患者接受CT检查时, 随机将抽取40位患者, 征得同意后将射线剂量计分别置于非检查区的敏感器官的皮肤表面, 在一次检查中, 测得不同敏感器官表现的接受剂量; 另选择40位患者, 征得同意后, 用1.5个铅当量的铅橡皮对非检查区域进行防护, 然后测量敏感器官对应皮肤表面受照剂量。结果 防护前非检查部位的敏感器官对应皮肤表面接受的射线剂量明显高于防护后敏感器官对应皮肤表面接收的射线剂量(P<0.001)。结论 患者非检查部位的X射线防护能明显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 对减少患者辐射损伤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CT检查    非检查部位    敏感器官    射线剂量    防护    

近年来CT的广泛应用, 给疾病的临床诊断带来了较大的利益, 然而我们也不应忽视射线给人们带来的危害。X射线能够穿透细胞破坏DNA, 对遗传分子产生难以修复的终身性破坏, 甚至诱发细胞癌变[1]。检查区域受到照射是为诊断疾病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而非检查区域受到照射是没有价值和有害的。本课题通过探讨患者在一次CT检查中, 非检查区敏感器官表面在防护前、后接受X射线照射剂量的变化, 探讨非检查区防护的价值和意义, 为患者增加防护提供科学的数据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2007年3月~2007年6月我院门诊CT检查患者。①非防护组:征得患者同意放置热释光剂量计, 计40人, 男22人, 女18人, 年龄16~67岁(平均41.47岁); ②防护组:征得患者同意, 对非检查部位敏感区域增加屏蔽防护, 计40人, 男27人, 女13人, 年龄11~62岁(平均41.35岁)。

1.2 设备及条件

①采用我院CT东软-3000型螺旋CT机, ②防护设备:进口0.75铅当量的铅橡皮, ③热释光剂量仪(型号/规格TOLEDO 654)

1.3 研究方法

(1) 患者非检查部位敏感器官表面射线剂量计的放置:眼:眼球表面(闭眼后对应皮肤表面); 甲状腺:甲状腺叶表面; 胸部:胸骨角下3cm; 乳腺:置于乳头表面位置; 肠:置于脐上; 性腺:男置于腹股沟下缘, 女置于耻骨联合上5cm。每点放置一枚热释光剂量计。

(2) 检查部位的照射条件

颅脑扫描:  10mm  75mA  125kV  4s  10层

颈椎扫描:  2mm  175mA  125kV  4s  12层

胸部扫描:  10mm  175mA  125kV  1s  20层

腹部扫描:  10mm  175mA  125kV  1s  15层

腰椎扫描:  5mm  150mA  125kV  4s  12层

(3) 剂量计布点方案:颅脑扫描组:甲状腺、乳腺、肺、肠、性腺, 对应的皮肤表面(不同!)颈椎扫描组:眼、肺、乳腺、肠、性腺, 胸部扫描组:眼、甲状腺、肠、性腺, 上腹部扫描组:眼、甲状腺、肺、乳腺、性腺, 腰椎扫描组:眼、甲状腺、肺、乳腺、性腺, 非防护组每部位分别8人, 五组共计40人。防护组每部位分别8人, 十组共计80人。

1.4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数据分析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

2 结果 2.1 非防护组参照剂量(表 1)
表 1 非检查区敏感器官对应皮肤表面接受剂量均值(mGy)

非防护组40例患者不同检查部位非检查区敏感器官对应皮肤表面受照剂量。

表 1看出扫描用的条件越大, 距检查区域越近, 敏感器官接受的射线越多。

2.1 防护组受照剂量(表 2, 表 3)
表 2 0.75mmPb防护后非检查区敏感器官对应皮肤接受照射剂量均值(mGy)

表 3 1.5mmPb防护后非检查区敏感器官接受剂量均值(mGy)

防护组40例患者不同检查部位非检查区敏感器官对应皮肤表面接受照射剂量。

表 2是实验中的意外值, 当表 1测出后, 认为非检查区的射线为散射线, 其强度比较弱, 0.75个铅当量铅皮完全能吸收掉, 测出的结果, 发现0.75个铅当量仅能吸收一半的散射线。采用1.5mmPb厚的铅橡皮进行防护, 测量结果见表 3

根据表 1表 3统计对照得出表 4。防护前和防护后均值t检验, t=28.32 P=1.24×10-6。P<0.001, 防护前后射线剂量比较, 两组差异极显著。

表 4 统计学分析结果
3 讨论

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将辐射有害效应分为确定性效应和随机性效应[2]。确定性效应:照射全部组织或局部组织, 若能杀死相当数量的细胞, 而这些细胞又不能由活细胞的增殖来补偿, 则由此引起的细胞丢失或器官中产生的临床上可检查出的功能损害[2]。确定性效应存在一个阈剂量, 低于该值时, 因细胞丢失不多, 不会引起组织和器官的可检查到的功能性损伤。确定性效应损伤的严重程度与剂量呈正相关性, 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1]。当照射剂量<0.25Gy时确定性效应不明显[1], 表 1非检查区域敏感器官最大接收剂量为691.8uGy, 明显小于0.25Gy, 所产生的损伤确定性效应不明显, 这也是人们在接受X射线检查时, 射线会对人体产生损害意识上认识淡漠的原因。随机效应:电离辐射可诱发癌症和产生遗传效应。辐射致癌存在剂量效应关系, 即随机性效应的发生几率与所接受的剂量是正相等, 所以小剂量射线的防护显得尤为重要。

非检部位射线的强度, 表 2数值显示:0.75个铅当量的铅皮仅遮住一半的散射线, 还有近一半的散射线进入人体, 表 3数值显示:1.5个铅当量的铅皮防护后散射线基本遮住, 由此看出散射线的能量并不低。

患者吸收射线的剂量和接受照射面积的关系, 当照射强度一定时, 患者吸收的照射剂量和接受的照射面积呈正比, 如:患者颅脑CT扫描, 如果非检查区域全部防护, 那么非检查区域的敏感器官均可免受射线危害, 相应部位不会产生辐射引起的损伤。这也是本课题研究的意义所在。

本课题对非检查部位敏感器官对应皮肤表面防护前后射线吸收剂量进行比较分析, 证实了非检查部位屏蔽防护后敏感器官接受的辐射剂量明显减少, 并提供了科学数据。因此在X射线检查时, 对患者非检查部位防护, 可有效的避免因辐射产生的放射损伤、遗传效应、生物效应、诱发癌症等。

参考文献
[1]
王金鹏, 何顺升, 范六一. 实用放射防护教程[M]. 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0: 10.
[2]
张国亮, 王伟. 放疗患者非治疗部位的受照剂量分析[J]. 宁夏医学杂志, 2006, 3(3): 214. DOI:10.3969/j.issn.1001-5949.2006.03.022
[3]
张小俊, 李玉芝, 刘文华, 等. 青海省医用诊断线医疗照射剂量调查[J].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5, 7(4): 279-281. DOI:10.3969/j.issn.1001-5914.2005.04.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