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08, Vol. 17 Issue (3): 369-370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8.03.048

引用本文 

林黎娟. 放射介入中医务人员的放射损伤及防护[J]. 中国辐射卫生, 2008, 17(3): 369-370.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8.03.048.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07-12-27
放射介入中医务人员的放射损伤及防护
林黎娟     
辽东学院医学院影像系, 辽宁 丹东 118002

医学影像设备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产生辐射, 对有关医务人员造成一定的身体损害, 是医学影像技术人员历来最为重视的职业缺陷之一, 也是医院内医学影像专业人才流失的一个主要因素。随着医学影像的迅猛发展, 医学影像在医学领域中的地位有很大的提高, 人们越来越重视医学影像在临床医疗活动中的作用。医务人员借助影像设备进行诊断治疗的活动, 已经更加频繁, 临床医生抛开影像设备进行诊治的情况已难以想象。在这种情况下, 更多的医务人员加入了放射性接触的工作中。如何提高他们对影像设备引起辐射损伤和防护的认识, 已成为一项不可缺少的任务。研究新情况下放射辐射对医务人员的损害和防护措施, 是提高放射性职业人员环境素质不可忽视的工作。作为医学影像分支, 接触放射剂量最大的工作之一, 当属是放射介入了。由于介入影像学是指在影像设备的介导下进行的检查、治疗或留取标本, 所以医护人员是直接暴露于辐射区下, 虽然除了超声介入目前多认为它对于人群的辐射没有造成明显的伤害而未采取防护措施外, 大多数操作都采用防护设施。但由于操作者不可能屏蔽全身, 或设备数量不足, 或设备达不到完全防护等等, 最终是操作者难于避免地接受了放射辐射的伤害, 长期下去, 造成部分介入工作者身体素质的下降。

1 医院中介入放射人群及放射线接触程度

目前医院内可供介入放射诊治的医疗仪器设备主要有DSA、直线加速器、普通X射线胃肠机、碎石机、CT、MRI、和B超, 越来越多的科室、人员开展着不断增多的介入诊治项目。进行介入手术较多的科室除介入科外, 还有心血管科、消化科、泌尿外科、神经内外科、肝胆外科、传染科等, 几乎涉及到人体的各个系统的多个脏器。一方面是仪器设备不断更新、防护条件更加先进, 医疗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更加熟练, 使得同一项目中介入人员接触放射线的时间、剂量减少了; 另一方面是长期从事放射性介入工作和不断进入介入放射队伍的新的人群, 以及逐渐开展的新的放射性介入诊治项目, 这就要求对介入放射医务人员还应采取更有效的放射保护措施。

2 放射性接触人群中常见疾病分析

放射性损伤主要为电离辐射引起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所产生的对机体组织细胞的损伤, 具体到疾病方面却是多种多样的。在对30位经常性从事放射介入工作半年到8年的医务人员进行调查, 期间发生相关性慢性病者6人, 其中造血系统疾病2例, 内分泌系统3例, 妊娠流产1例。这些患病的医务人员中, 虽然不能完全排除其他致病因素的可能, 但发病时间均为从事放射性工作半年以上, 经常进入射线区的主要操作者, 且年龄较小。

3 放射性介入操作者防护情况分析

由于介入手术需大量借助于即时影像来完成操作, 因此曝光量大, 时间长, 且近距离操作, 防护措施显当尤其重要。但目前我国放射介入操作的管理尚无明确的规章制度, 各家医院和有关医务人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同, 在放射防护方面存在着很多缺口, 造成了一些可以避免的疾病的发生。主要问题有: ①缺乏岗前培训和教育, 新上岗人员不能正确认识放射线的作用和如何进行有效的防护, 加之其他原因, 有经验的人员没有及时告知, 同时新来人员工作积极性大, 考虑自身健康问题较少, 而年轻人机体对放射线敏感度强, 故出现了受照射致病者多为年轻的骨干。严重地打击了部分青年骨干的工作积极性, 并造成一定的人才流失。②由于防护用具价钱较贵, 一些单位的领导本着能省就省的态度, 对于防护用品的购置一拖再拖或不了了之, 或只少量配置, 不能满足所有人员的需要。部分介入人员在没有穿戴防护用具的情况下照常进入射线范围, 长期累积剂量大, 造成损伤。③部分人员防护观念不足, 滿不在乎思想严重, 没有从防护的需要出发, 操作过程随意曝光, 或未加防护等。

为了更好地保护放射性介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保证介入工作正常有序地进行, 留住介入人才, 应对医院内放射性介入工作规范管理:①应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规范操作规程。介入室指定负责人, 对违反管理规定者应给予批评, 甚至离岗检查。②应进行岗前培训, 加深对所从事工作性质的认识。③进行应有的医疗保健, 包括定期体检, 测试照射剂量、常规药物保健和疗养等。④单位应常规配备齐全的防护用具, 保证介入人员均能得到应有的保护。⑤不断改进技术, 提高技术操作熟练程度, 缩短被射时间。改良仪器设备, 降低辐射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