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08, Vol. 17 Issue (3): 311-311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8.03.026

引用本文 

王喜爱, 韩林, 王平, 吕玉民. 2005~2007年河南省省管放射工作人员微核结果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08, 17(3): 311-311.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8.03.026.

通讯作者

吕玉民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08-04-16
2005~2007年河南省省管放射工作人员微核结果分析
王喜爱 , 韩林 , 王平 , 吕玉民     
河南省职业病防治研究所, 河南 郑州
摘要目的 了解河南省省管放射工作人员微核变化情况, 对辐射防护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微量全血常规培养法制备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标本。结果 我省省管放射工作人员体检人数每年增加, 其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与健康人相比显著增高(P < 0.01), 但有下降的趋势。结论 应加强对放射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工作。
关键词放射工作人员    微核    微核率    

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分析在电离辐射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 研究证明淋巴细胞微核率测定是评价放射工作人员受照效应的一种简单而有价值的遗传学指标, 在辐射致癌和遗传效应与染色体损伤方面已积累了大量资料, 在慢性放射病的诊断中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了解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和搞好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监护和对辐射防护工作提供依据, 每年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微核检测。笔者报道近三年检测结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放射组为省管单位医疗卫生及企事业单位的从事放射诊断、放射治疗、介入治疗、同位素、工业射线(含X射线、密封源和开放源)的放射工作人员, 年龄20 ~ 78岁。对照组为78名不接触放射线, 其他条件与观察组类似的健康人[1]

1.2 方法

取上述人员静脉血0.3ml, 接种于装有4ml混合培养液(每瓶培养液内含RPMI 1640, 新生小牛血清, 庆大霉素、肝素钠、PHA、谷氨酰胺适量, 5%NaHCO3溶液调pH值为7.2 ~ 7.4)培养瓶内, 摇匀置37℃ ±0.5℃培养箱内, 培养72h, 以常规法低渗、固定、制片及Gimesa染色, 在普通光学显微镜油镜下, 每例观察1 000个胞体完整、已转化的淋巴细胞, 并记录淋巴细胞微核数, 结果以微核率(‰)表示。

微核的判定标准是, 与主核完全分开(如有重叠或相切, 必须看到各自的完整核膜), 呈圆形或椭圆形, 结构与主核相同, 着色与主核一致或略浅, 不折光, 大小为主核的1/3以下的小核。

2 结果

2005 ~ 2007年放射工作人员体检人数每年增加, 平均微核率分别为1.2780‰, 1.2092‰和1.1778‰, 有下降趋势, 见附表。放射组微核率与对照组微核率(0.4103‰)进行卡方检验, χ2值分别为44.6645、40.1370、38.239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放射组微核率2007年与2005年进行卡方检验, χ2值为3.949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表 1 放射组与对照组微核检测结果

放射组微核细胞率与对照组微核细胞率(0.3974‰)进行卡方检验, χ2值分别为45.5339、40.9785、39.09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放射组微核细胞率2007年与2005年进行卡方检验, χ2值为3.936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

外周血淋巴细胞是对电离辐射较敏感的细胞之一。微核率测定法在辐射领域内除可用于生物剂量估算外, 还用作辐射流行病学调查和辐射远期效应的观察指标, 并且作为慢性放射病诊断的参考指标[2]。多数学者认为微核主要来源于染色体畸变中的无着丝粒断片和单条或多条染色体, 当细胞受到诱变剂作用后, 造成染色体断裂或有丝分裂器的损伤, 在细胞分裂后期, 此断片和染色体不能纳入子细胞核, 形成游离于胞质中的小核(微核)。电离辐射所致的微核主要是来自染色体畸变的无着丝粒断片[3]。微核率的大小直接反应染色体的损伤程度, 也间接地代表受辐射损伤的状况, 而且微核测定方法简单, 快速, 因此淋巴细胞微核率的测定是评价放射工作人员受照效应的一种简单而有价值的遗传学指标。

结果表明, ①我省省管放射工作人员平均微核率在本实验室正常参考值(0 ~ 3‰)范围内, 但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提示:我省省管单位使用的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及个人防护基本达到了要求。②我省省管放射工作人员体检人数每年增加, 原因是辐射技术应用日以广泛和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意识增强。③平均微核率有下降趋势, 2007年与2005年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提示放射工作环境条件与防护设备有所改善; 放射工作人员通过参加防护法规的培训, 提高了防护意识, 降低了受照剂量, 有效地防止了辐射损伤。

结果提示, 放射组工作人员的微核率均高于对照组, 且个别放射工作人员的微核率超出正常参考值范围, 所以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放射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工作, 进一步提高其防护意识。使其在具体使用射线过程中做到合理化和最优化, 使其受照剂量降到尽可能低的水平, 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
李小芳, 吕玉民. 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分析[J].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6, 18(5): 386-388. DOI:10.3969/j.issn.1008-9276.2006.05.030
[2]
赵士义. 放射工作人员30名细胞遗传学的变化[J]. 职业与健康, 2007, 23(7): 499-500. DOI:10.3969/j.issn.1004-1257.2007.07.010
[3]
王继先. 放射生物计量学[M]. 北京: 原子能出版社, 1997: 6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