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同位素敷贴治疗是利用核素发射出β射线, 使局部病灶产生辐射生物效应而达到治疗目的。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敷贴器有两种, 一种是核素生产厂家提供的商品敷贴器, 为一种金属制品, 有一定形状和大小, 多是采用放射性核素锶-90, 使用时根据病变形状在保护周围正常皮肤前提下直接敷贴; 另一种是由使用单位临时配制成一种敷贴器(膏), 多选用放射性核素磷-32, 通常是将磷-32配制成一定放射性活度的液体, 以公有制滤纸作为支持物再根据病变的各种形状制成相应大小的敷贴器, 直接敷贴在病变部位, 按照年龄和病情决定一次敷贴时间。由于32P的毒性较高, 且其半衰期仅有14.262d, 使用不方便, 现已很少使用。目前多是采用放射性核素90Sr- 90Y, 主要治疗局限性毛细血管瘤, 局限性慢性湿疹和神经性皮炎等皮肤疾患等。山东省开展放射性敷贴治疗主要集中在大型综合性医院, 也有少数皮肤病专科医院开展放射性敷贴治疗。
为贯彻落实《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2007年检测了山东省8家有敷贴治疗单位的放射性敷贴治疗工作场所, 共检测10敷贴器。发现敷贴治疗中存在的卫生防护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1) 管理问题。90Sr-90Y皮科敷贴器是90Sr-90Y不溶性化合的均匀滚轧在银底与金面之间, 源窗为50μm厚的金箔, 表面镀有1 ~ 2μm的钯层, 装在铝合金壳内。90Sr衰变时释放0.546MeVβ射线变为90Y, 半衰期为28.1a, 90Y, 衰变时释放出2.27MeV的β粒子, 其半衰期为64h。90Sr-90Y皮科敷贴器的放射源一般不超过370MBq,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放射源分类办法》, 该类放射源属于Ⅴ类放射源, 按照《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仅需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无需进行环境评价。因此, 环保部门对该类放射源管理较为疏忽, 从而使这些放射诊疗单位降低了对该类放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颁布后, 在放射源管理交接过程中出现了空当, 导致此类放射源管理上的松懈。由于放射性敷贴治疗适应症少, 应用范围较小, 多数设在皮肤科, 且90Sr放射源半衰期较长, 换源频率较低, 在医院管理中也容易出现疏漏。2007年度检测中有2家单位分管领导根本不知道本单位中还有此类放射源, 更不用说对其进行管理和质控。
(2) 放射污染问题。根据《放射性核素敷贴治疗卫生防护标准》, 10个敷贴器中有2个因源窗破损导致放射性物质的泄漏, 所有敷贴器储源箱外的辐射剂量率均符合标准要求; 8家放射性敷贴治疗场所中有2家皮垫发现放射性污染, 治疗室内地面及台面未发现污染, 治疗工作场所外防护合格。
(3) 防护设施的配置。治疗室内仅有两家单位配置了简易的防护设施, 其余均未有专门防护措施。
(4) 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和健康管理。部分单位的敷贴治疗工作人员没有纳入放射工作人员管理中, 没有进行个人剂量检测和放射工作人员查体, 没有进行放射防护培训, 导致工作人员对于该类放射源的管理松懈, 相应的防护设施及污染监测器没有配备, 即使出些泄漏和污染也难以发现。个人剂量检测对于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 维护他们的权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007年某单位敷贴器的泄漏就是在查找该单位敷贴治疗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检测值偏高的原因时发现的, 该单位3名敷贴治疗工作人员个人剂量在一个季度内均超过1mSv, 经查找原因发现因其敷贴器泄露, 导致其皮垫被污染, 被污染的皮垫在不用时被放置在工作人员办公室的抽屉中, 从而导致3名工作人员个人剂量偏高。
(5) 患者防护问题。对患者的防护强调的不够, 多数单位的治疗室内没有针对患者的防护设施, 而敷贴治疗皮肤血管瘤患者多数为儿童, 因此更应加强对患者的防护。
通过对8家放射性敷贴治疗单位的检测, 发现了放射源的泄露、辅助设施的污染、防护设施的缺失、表面污染检测仪器没有配置等问题。因此, 应进一步理顺放射性敷贴治疗的管理, 贯彻落实《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放射性核素敷贴治疗卫生防护标准》等法规标准, 提高放射诊疗单位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保障工作人员、患者及公众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