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患者在保存膀胱术后接受甲氨蝶呤或丝裂霉素灌注化疗和局部注射已成为预防术后复发常规手段之一, 但加入或单纯放射治疗的疗效也已被报道[1, 2]。为进一步证实其疗效, 研究和探讨了灌注化疗加放射治疗预防肌层侵犯浸润性膀胱癌保存膀胱术后复发的疗效。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2002年1月至2004年2月收治的52例肌层侵犯浸润性膀胱癌被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卡氏评分≥ 70分。研究组23例, 男性15例, 女性8例; 年龄36~75岁, 平均63.2岁。首发病例9例、局部复发病例14例。经B超、CT、膀胱镜明确诊断, 病理均为移行细胞癌。肿瘤直径1.5~4.5cm, 平均2.7 cm。对照组29例, 男性21例, 女性8例, 年龄41~77岁, 平均62.1岁。首发病例18例, 局部复发病例11例。肿瘤直径1.1~4.0 cm, 平均2.3 cm。病理亦均为移行细胞癌。两组患者经胸部X射线片、全身骨ECT、腹部B超和盆腔CT或B超等检查除外膀胱外浸润、盆腔淋巴结转移和远地转移。
1.2 治疗在硬膜外麻醉下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 16例、膀胱部分切除术7例。术后1周开始丝裂霉素10~ 20mg/次膀胱灌注化疗, 1次/周, 连续6~8周。术后3~4周开始放射治疗, 照射采用6MVX射线, 盆腔前后野照射, DT40Gy; 采用两水平野对肿瘤局部加量, 每次DT1.8~2.0 Gy, 总DT46 ~56 Gy, 平均52.5Gy, 5次/周, 5~7周内完成。设野注意尽量保护直肠和肛门。对照组在硬膜外麻醉下行TURBT术21例、膀胱部分切除8例, 术后丝裂霉素10~20mg/次规则膀胱灌注化疗, 1次/周, 连续6~8周。
1.3 疗效评价盆腔复发或控制是指随访期间膀胱内有无新病灶和局部复发, 盆腔内、膀胱周围组织有无浸润及无盆腔淋巴结转移; 远地转移包括血道转移、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或腹股沟淋巴结转移。
1.4 随访及统计定期检查尿常规、膀胱镜、盆腔CT或B超。无失访病例, 均随访3a以上, 平均随访41.6个月, 全部病例随访至2007年2月。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率计算, Lograngk法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2 结果 2.1 盆腔复发情况研究组中局部复发2例, T2a、T2b期各1例; 盆腔淋巴结转移1例, 为T2b病例; 局部复发伴盆腔淋巴结转移1例, 为T2a期病例。其中第1例无法耐受开放手术再次行姑息TURBT术, 第2、3例行全膀胱切除, 最后1例行姑息切除术, 对照组局部复发8例, T2a期6例, T2b期2例; 盆腔淋巴结转移3例, T2a期1例, T2b期2例; 局部复发伴盆腔淋巴结转移2例, 均为T2a期病例。其中4例(T2a 3例, T2b 1例)再次行TURBT术, 2例(T2a期2例)再次做部分膀胱切除, 4例(T2a期3例, T2b期1例)行全膀胱切除, 3例(T2a期1例, T2b期2例)姑息切除术后放射治疗。研究组和对照组盆腔复发、远地转移和3a生存率情况见表 1。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和手术、放射治疗、化疗等各方面的进步, 保留膀胱手术的治疗日益受到重视; 但保存膀胱术后有较高的复发率, 因此, 保存膀胱术并辅以放射治疗或化疗, 预防术后肿瘤复发十分重要。自从高能射线问世后, 放射治疗在膀胱癌治疗中的地位有所提高。单纯放射治疗, 包括体外、组织间、术中和腔内放射治疗的结果均有不少的报道。配合膀胱全切手术或部分膀胱切除术进行的术前或术后放射治疗也有肯定疗效[3]。MizoguchiH等[2]对23例T2~T3期有手术指征的浸润性病例予放射治疗和同步动脉灌注化疗后手术, 有效率为87%, 其中13例完全缓解, 7例部分缓解。这些研究说明膀胱癌具有较高的放射敏感性。本研究中, 研究组盆腔复发率为18.8%, 明显低于对照组44.8%的盆腔复发率(P =0.026)。更值得注意的是研究组中14例局部复发病例再次TURBT术后予局部辅助治疗(膀胱灌注化疗和放射治疗), 仅1例再次复发; 说明肌层侵犯的浸润性膀胱癌在保存膀胱手术及灌注化疗后, 仍有较高的盆腔复发率, 而保存膀胱术后规则化疗的同时加用放射治疗可以明显降低盆腔复发率。对于年龄大、内科疾病多、不能很好耐受大手术的病例, 采取TURBT等创伤小的治疗方式(尽可能地去除肿瘤, 降低瘤负荷), 对可能残余肿瘤采用局部灌注化疗和放射治疗, 争取局部根治或减少其复发, 防止肿瘤进一步发展, 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决策。对于能够耐受膀胱全切术的患者, 在保证肿瘤控制, 不影响生存率的前提下, 保存膀胱的治疗手段将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 探讨保存膀胱手术后适当的辅助治疗的方法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说明, 保存膀胱术后放疗+化疗治疗肌层侵犯的浸润性膀胱癌是可行的。但是两组的远地转移率均较高, 因此在加强局部治疗的同时, 辅以有效的全身治疗如静脉化疗仍有待进一步探索。
[1] |
DUNCAN W, QUILTY P M. The results of a series of 963 patients with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of the urinary bladder primarily treated by radical megavoltage x-ray therapy[J]. Radiother Oncol, 1986, 7: 299-310. DOI:10.1016/S0167-8140(86)80059-7 |
[2] |
MIZOGUCHI H, NOMURA Y, TERADE K, et al. Combined intraarterial cisplatin infusion and radiation theapy for invasive bladder cancer[J]. Int J Urol, 1995, 2: 17-23. DOI:10.1111/j.1442-2042.1995.tb00614.x |
[3] |
黄一蓉.膀胱癌, 见: 谷铣之, 殷蔚伯, 刘泰福, 等主编, 肿瘤放射治疗学[M].北京: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3.620.
|
[4] |
SHIPLEY W U, ZIETMAN A L, KAUFMAN D S, et al. Invasive bladder cancer:treatment srtategies using transurethral surgery, chemotherapy and radiation therapy with selection for bladder conservation[J].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1997, 39: 937-943. DOI:10.1016/S0360-3016(97)00461-6 |
[5] |
KACHNIC L A, KAUFMAN D S, HENEY N M, et al. Bladder preservation by combined modality therapy for invasive bladder cancer[J]. J Clin Oncol, 1997, 15: 1022-1029. DOI:10.1200/JCO.1997.15.3.1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