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石家庄第二医院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放射性同位素技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电离辐射在工业、农业、医疗卫生、科研等各个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如核能发电、辐射育种、工业无损探伤、地质勘探、医学诊断和放射治疗是众所周知的射线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应用, 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应和经济利益, 同时由于使用目的的不同和安全防护不当, 也会造成对人类的辐射损害, 甚至造成灾难性后果。近年来, 国外已相继发生了数起重大核突发事件, 尤其是1986年4月在前苏联发生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 引起了国际上的极大关注。近10年来, 我国平均每年发生各类放射突发事件约30起, 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放射突发事件的发生率相对较高。此类事件的发生不仅极大地危及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 而且也给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1 核和辐射突发事件特点及危害 1.1 核和辐射突发事件[1, 2]核和辐射突发事件是指由于放射性物质或其他放射源造成或可能造成公众健康严重影响或严重损害的突发事件。根据其在不同应用领域的发生情况, 将其分为核突发事件、放射突发事件和核恐怖事件三种类型。
1.2 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基本特点核事故、放射事故和核恐怖等事件在世界范围内时有发生, 其中放射事故的发生概率高于核事故, 近年来核恐怖活动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有害因素同为电离辐射, 它们对人员的损伤和心理、社会影响相类似, 但严重程度各不相同, 概括起来有以下六个基本特点。①事件突发, 地点难以预定。②事件大小、影响范围及后果有很大差异。③事件发展迅速, 全过程呈阶段性。④可有多种照射途径, 源项、后果及伤情复杂。⑤可造成明显的社会心理影响与后果。⑥应急处理的专业技术性强, 投入力量大, 持续时间长。
1.3 核和辐射突发事件的危害对于电离辐射或放射线的危害, 人们既熟悉又陌生。过去常常与威力无比的原子弹和氢弹的骇人爆炸联系在一起。随着全世界和平利用核能的呼声高涨, 核武器的禁用和核试验的大大减少, 人们似乎已经远离其危害。然而, 近年来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 核能、放射线同位素及射线装置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 从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其危害增大的可能性。核和辐射突发事件的危害主要与核辐射特点有关, 并涉及烧伤、创伤等因素, 发生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皮肤放射损伤、放射复合伤(复合烧伤、创伤)和内照射放射损伤。此外, 核辐射的远期效应、遗传效应和心理影响也是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发生后不可忽视的危害。因此, 核和辐射突发事件的发生率虽低, 但发生突然, 造成后果严重, 涉及范围广, 受累人数多, 可造成较严重的公众心理影响及社会后果。
2 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对公众心理健康影响 2.1 公众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1989)认为, “健康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的良好适应, 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残缺。”由此看来, 健康不仅包括人的身体结构和功能的正常, 也包含理性、情感、价值观、人际关系, 智能和精神等方面的健全和谐。因此, 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人健康的重要方面。所谓的心理健康是指智力、情绪、性格等精神方面的健康, 表现为能有效调动自己的内部潜能, 对生活中不断出现的挑战、失望、挫折甚至灾难等做出恰当反应, 自动调节能力强, 能积极乐观地投入生活、工作和社会活动。
2.2 核和辐射突发事件的社会心理效应日本原子弹爆炸, 美国的三里岛和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危害, 进一步导致人们对核的恐惧。所以人们对“核”的害怕心理是有长期历史根据的, 以致不少人甚至提到有关核能的应用问题时, 也就会与核武器联系起来, 而忧心忡忡。近年来在国内外所发生的某些辐射事故或恐怖事件, 均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心理效应与不良影响。实践证明, 核突发事件引起的公众社会心理影响和效应是非常显著, 表现为心理紊乱、紧张、压抑、焦虑、恐慌和长期慢性心理应急, 不仅影响身心健康, 还可导致正常社会生活和生产秩序混乱, 造成严重政治影响和经济损失, 远比核辐射所致的危害和造成的损失要大。
3 加强公众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应对核和辐射突发事件[3-5] 3.1 公众恐惧心理的由来核和辐射突发事件使公众产生恐惧心理是不言而喻的, 主要缘于核和辐射突发事件的危害。首先, 以往战争或核和辐射事故污染面积大、人员伤亡多, 并对健康和生命造成持久性威胁; 其次, 核和辐射事故的无法控制性和灾难性; 三是电离辐射是看不见、摸不着, 使人捉摸不定; 四是电离辐射不仅可引起受照者的近期损伤, 还可诱发远期效应, 而远期危害又可能是可怕的癌症及对后代的遗传效应。对公众产生心理影响的因素除以上核和辐射事故本身危害因素外, 社会因素也很重要, 包括撤离、改变食物供应、限制种种活动等措施, 影响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知识和情绪等因素。不熟悉辐射及危害的人不可能正确估计其危害, 常常是基于来自传媒和口头传播的信息进行判断, 广泛存在的互相矛盾的信息加重了其紧张, 提供给公众的不完整的信息, 有时甚至是严重歪曲事实的信息, 增加了心理的反应。
3.2 加强公众心理健康教育现代科学研究表明, 30% ~ 75%的疾病与心理因素有关。心理因素对人们健康的影响比我们想像的更广泛、更复杂。因此, , 使公众正确了解辐射及其核突发事件是十分重要的, 所以平时应采取切实的措施, 加强对公众核和辐射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 即不同的核和辐射突发事件特点, 可能引起的危害, 以及一旦发生核和辐射突发事件时, 应采取的正确行动等。通过宣传教育, 使公众对核和辐射突发事件的特点、潜在危害以及应该采取的有效防护措施有基本的了解, 同时, 能有一个科学、正确的认识, 以降低公众对核和辐射的恐惧。
3.3 积极应对核和辐射突发事件为能够积极应对核和辐射突发事件, 我国在1993年已发布了《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 此后, 又发布了一些有关核和辐射安全的标准、规定和技术文件, 并正在进一步地充实和完善。为了有效预防并及时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在2003年我国还发布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卫生部核事故与放射事故应急预案》, 对应急组织的建立与任务, 应急指挥, 应急工作的方针、原则, 应急事件的预防与准备, 以及事故发生后的报告与信息发布、应急处理、相应的法律责任等方面作了较全面的规定。一旦发生核和辐射突发事件, 各级应急组织即可根据预先制定的应急预案, 实施应急计划, 以便对可能受照的公众和应急人员给予卫生防护, 对受照的伤员实施医学救治, 并在社会公众积极应对和配合下, 才能使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对人员和环境造成的危害降低到尽可能低的水平。
[1] |
顾乃谷, 吴锦海. 核(放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8.
|
[2] |
周志俊, 金锡鹏. 世界重大灾难事件记事[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8.
|
[3] |
李春海. 放射事故社会影响的控制[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996, 16(5): 343-344. |
[4] |
张胜年. 警惕无形的杀手[M]. 北京: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5: 12.
|
[5] |
胡俊峰.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一)[J]. 中国健康教育, 2004, 20(1): 37-39. DOI:10.3969/j.issn.1002-9982.2004.01.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