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 钢铁企业使用的射线装置日益增多, 钢铁企业使用的主要射线装置包括:采矿、炼铁、炼钢、焦化厂用于对原材料的自动称取和自动控制上料的放射性仪表(核子秤、料位计、液位计等); 质检部门使用的X、γ射线工业探伤机; 职工医院使用的拍片机、CT机等放射线诊断仪器。X射线操作工的淋巴细胞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高于正常人群多见报道, 但对企业电离辐射操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少见研究, 为此, 我们对某单位接触射线装置的操作人员342人进行了调查, 以研究电离辐射对操作工健康, 尤其是对细胞遗传学损伤的影响。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某大型钢铁企业射线装置操作工342人选为暴露组, 其中核子秤工种156人, 料位计工种90人, 医用X射线工种28人, 同位素仪表工36人, 核化验人员21人, 维修工11人; 男148人, 女194人, 年龄22~56岁, 平均年龄(41.2±12.6)岁; 工龄2~35年, 平均工龄(12.3±8.7)a。对照组选用本厂食堂厨师280名, 其年龄结构、工龄、抽烟、饮酒等与暴露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著性。
1.2 方法 1.2.1 实验室检测①微核细胞率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浓集法检测。按Fenech微核制定标准, 分别观察1000个转化的淋巴细胞计量微核数(>4‰为阳性病例), 计算微核阳性检出率(微核阳性人数/调查人数)。②染色体畸变率采用微量全血法体外培养检测。每例观察100个细胞进行分析, 包括染色体型畸变、染色单体型畸变、及染色体数目异常, 计算染色体畸变率(>0.3%为阳性); 以上检验由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检测。
1.2.2 个人受照剂量监测应用热释光剂量法测定。放射工作人员配戴北京防化院生产的“TLDmodel469”个人外照射监测计, 进行全天候个人累积受照剂量监测, 2004~2006年每3个月测读1次, 每年4次。检测结果通过“TLD-热释光剂量数据处理系统”处理, 计算本岗位工人年受照剂量。此测定由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
2 结果 2.1 淋巴细胞微核率、染色体畸变率情况比较(表 1)暴露组检测342人, 微核率阳性(>4‰)者44例, 微核细胞阳性检出率12.87%;对照组检测280人, 微核率阳性者3例, 占1.07%;两组间微核阳性检出率比较(χ2=30.872, P<0.01)差异有显著性。暴露组染色体畸变率阳性者12人, 阳性率3.51%;染色体畸变率2.47%, 染色体畸变多为无着丝点、丝粒体断裂、断片。其中工业探伤有3人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均为阳性。对照组280人中, 畸变率阳性者2例, 阳性率0.72%;两组间阳性率比较(χ2=3.936, P<0.05)差异有显著性。
2.2 受照剂量、工龄、岗位与淋巴细胞微核率、染色体畸变阳性率的关系 2.2.1 工作岗位受照剂量监测测得年人均受照剂量最高26.36mSv/a, 最低2.86mSv/a, 平均为6.73mSv/a。年人均受照剂量最高的岗位为工业探伤和核子秤(分别为13.78mSv/a和11.89mSv/a), 最低为放射性仪器维修(2.48mSv/a); ,医用X射线岗位3.25mSv/a、料位计9.54mSv/a。按照国家标准[1] (年人均有效剂量<20mSv/a, 单一年份不应超过50mSv/a), 监测结果表明共有6人年均受照剂量超过国家标准(>20 mSv/a), 占总检测人数的1.75%。
2.2.2 年人均受照剂量与微核阳性检出率、染色体畸变阳性率的比较(表 2)经统计分析, 微核阳性检出率与年人均受照剂量之间呈线性正相关关系(r=0.9445, Y=0.0286+0.0047X, P<0.01);染色体畸变阳性率与个人年受照剂量也呈线性正相关关系(r=0.9337, Y=0.0022X-0.0111, P<0.05)。说明随着年人均受照剂量的增加, 二者的阳性率随之相应升高。
2.2.3 工龄与微核阳性检出率、染色体畸变阳性率的关系(表 3)从表中可看出, 微核阳性检出率从工龄5a以后急剧升高, 阳性率从9.25%到13.10%, 工龄20a以上阳性率达到25.00%。经统计学分析, 放射工龄<5a组微核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工龄>5a组(χ2=25.1458, P<0.01);染色体畸变阳性率在工龄>10a组和工龄<10a组进行比较, 经用校正的χ2检验(χ2=3.572, 0.05<P<0.1), 工龄组>5a组和工龄<5a组两组比较(χ2=2.999, 0.05<P<0.1)都还不能说明两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
2.2.4 不同工作岗位与微核阳性检出率、染色体畸变阳性率的关系(表 4)微核细胞阳性检出率:工业探伤与核子秤、料位计、医用X射线维修工组的比较:χ2值分别为2.04、17.19、1.22、4.05, 与核子秤组、维修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核子秤组与料位计组、X射线组、维修组比较:X值为8.89、0.013、0.99, 与核子秤组有差异显著性。X射线组与料位计组、维修组比较: χ2值为3.61、0.40差异无显著性。染色体畸变阳性率:各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4 讨论工业电离辐射主要包括X射线、γ射线和粒子, 它们主要与体内分子或原子产生次级电离作用引起损伤效应。本次调查暴露组和对照组淋巴细胞微核检出率和染色体畸变阳性率差异均有显著性, 人均有效受照剂量也和二者呈线性正相关关系, 这和有关文献报道相符[2]。该厂五个主要放射岗位的监测表明的年均受照剂量较高, 这是造成56人次细胞遗传物质损伤的关键因素。5个岗位中, 工业探伤和核子秤年均受照剂量最大, 2个岗位共造成43人微核率或染色体畸变率阳性, 且工龄多超过10a, 提示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也是造成淋巴细胞微核率增高的重要因素。但本次调查结果尚不支持染色体畸变阳性率和工作岗位有关。这和有些报导存在差异, 可能虽然由于受照剂量增加, 造成染色体损伤, 但染色体修复能力很强, 可在一定长的时间内不出现明显损伤效应[3]。因此, 钢铁企业内, 要重点加强对这3个岗位的职业监护, 加强工作场所的监测, 控制放射污染, 同时教育并监督操作工人配备适用、足够、符合的防护用品[4]。
[1] |
GB18871-2002,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S].
|
[2] |
韩方岸, 胡云, 宋庆安, 等. 辐射工作者个人受照剂量与淋巴细胞微核率的相关研究[J]. 实用预防医学, 2005, 12(6): 1260-1262. DOI:10.3969/j.issn.1006-3110.2005.06.002 |
[3] |
马菲, 熊鸿燕, 张辉, 等. 高强度电磁辐射对长期暴露人群特别血液成分的损伤研究[J]. 疾病控制杂志, 2005, 9(5): 437-440. DOI:10.3969/j.issn.1674-3679.2005.05.022 |
[4] |
郑钧正.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关于职业照射的控制[J]. 中国职业医学, 2006, 33(4): 299-300. DOI:10.3969/j.issn.1000-6486.2006.04.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