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的迅速发展, 一系列新的重建技术的应用, 使得螺旋CT的临床应用得到空前的发展。但亦显著增加了放射诊断医疗照射剂量[1]。加强受检者与患者的X射线辐射防护是放射领域新进展的突出特点[2]。目前国内外应用低剂量CT进行肺部检查工作已经开展, 扫描可低达20或10mAs[3], 使得CT的辐射剂量明显降低。鉴于国、内外尚未见多层螺旋CT不同准器宽辐射剂量的有关报导, 笔者利用西门子公司Siemens sensation16的螺旋CT所具有的不同准直器宽扫描技术进行肺部低剂量扫描, 探讨分析两者之间的放射剂量等相关因素。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将60例进行16层螺旋CT肺低剂量体检者, 男34例, 女26例, 年龄25~68岁, 平均37.31岁。随机分成A组和B组。每组各30例。
1.2 扫描技术扫描设备为西门子公司16层螺旋CT (Siemens sensation16), 扫描参数(表 1):A组:1.5mm×16准直器宽(24mm), 进床速度为36mmFeed/Rotation, 管电压120kV、有效mAs为20、扫描周期0.5s及重建层厚5mm (肺窗, 函数B50 fmedium sharp)。B组:0.75mm×16准直器宽(12mm), 进床速度为18mmFeed/Rotation, 管电压120kV、有效mAs为20, 扫描周期0.5s及重建层厚5mm (肺窗, 函数B50 fmedium sharp)。
对每一组的螺旋扫描时间; mAs, 扫描剂量及DLP进行统计。采用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 对两组数据值的比较分别进行χ2检验和配对t值查验。
2 结果不同准直器宽扫描的所用的平均时间及CT剂量平均值结果:A组的CTDI为1.4mGy, B组的CTDI为1.56mGy, A组螺旋扫描的mAs为286.23±17.64, 是B组(505.43±42.22)的56.7%, A组的平均扫描时间为(4.99±0.33) s, 是B组(9.00 ±0.71)的55.4%。结果见表 2。
A组的扫描时间、螺旋扫描的mAs和CTDI及DLP均明显低于B组。统计学分析t=0.000, P﹤ 0.01。差异明显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3 讨论(1) 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主张X射线诊断应遵循实践正当性, 防护最优化原则进行。虽然X射线的应用给人类带来巨大益处, 对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但同时也对人类的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危害和影响。目前对公众的X射线防护越来越受到重视, 尽量减少接受X射线检查的次数, 每次检查的受照剂量, 这样可以预防或减少X射线检查给公众及其后代带来的潜在性危险。肺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是在不影响图像质量的前提下贯彻执行X射线检查的正当化, 防护的最优化原则[4, 5]。
(2) 西门子公司Siemens sensation16多层螺旋CT探测器宽为24mm, 可采用两种不同的准直器宽进行扫描, 分别是16× 0.75mm=12mm和16×1.5=24mm, 可任意间隔重建从0.75到10mm层厚不等图像, 详见表 3。通常用于临床诊断的重建横断面图像为10mm~5mm, 5mm以下图像噪声及且数量太多, 不作为常规重建。只用于三维重组后处理用。
西门子公司Siemens sensation16多层螺旋CT应用多层面锥形束层投影重建技术, 克服了单层螺旋CT线形插入重建方法所致重建图像伪影大的缺点。采用自动可变螺距, 从0.5~ 1.5随便自动可调, 且无层面失真, 也就是图像噪声及受照剂量与螺距不相关。所以两种准直器宽扫描所采集重建的图像在质量上无明显差异。这就为进一步降低X射线剂量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3) 采用较大的准直器宽(Slice.1.5mm)扫描时, 扫描覆盖范围大(24mm), 进床速度快36mm/圈, 为较小的准直器宽两倍, 扫描时间大大缩短(54.6%)。可以任意重建2mm~10mm层厚的横断面图像, 完全可以满足临床诊断要求。①扫描时间缩短, 相应屏气时间也短, 对老年体弱及屏气能力差的患者更为有利, 可以减少呼吸运动伪影。②肺部是含气组织, 对比良好, 基本不受部分容积扫描效应影响, 两种不同准直器宽在病灶的显示能力无明显差异性。较大的准直器宽扫描能大大降低检查者的辐射剂量, 符合国际放射线防护委员会对辐射防护最优化的要求。③相同的扫描范围, 扫描时间大大减少, 球管旋转的扫描圈数减少, 球管产热量极大降低, 更能有效减少CT机的球管、探测器等的损耗, 明显延长CT球管及探测器的使用寿命, 降低机器的维护等成本费用。
本研究显示, 在16层螺旋CT肺部低剂量扫描时采用宽的准直器扫描是完全可能的, CT图像质量无明显下降, 可以减少患者约30%~45%的放射剂量, 减少CT球管及探测器的损耗, 降低检查成本, 是放射防护最优化原则的最佳体现。
[1] |
SHRIMPTON P C, EDYVEAN S. CT scanner dosimetry[J]. Br J Radiol, 1998, 71: 1-3. DOI:10.1259/bjr.71.841.9534691 |
[2] |
郑钧正. 医疗照射的防护原则[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996, 16: 401-413. |
[3] |
OHNO Y, TAKENAKA D, WATANABE H, et al. Low-dose lung cancer screening using multidetector-row CT System:utility of the MIP image for improvement of ditectability[J]. radiology, 2001, 221(Suppl): 313. |
[4] |
聂永讲学, 蔡祖龙, 赵绍宏, 等. 低剂量螺旋CT筛选检查早期肺癌的初步研究[J].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2, 36: 230-234. DOI:10.3760/j.issn:1005-1201.2002.03.010 |
[5] |
朱晓华, 李士骏, 薛永明, 等. 胸部低剂量扫描的图像质量与吸收剂量关系分析[J].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3, 10: 945-950. DOI:10.3760/j.issn:1005-1201.2003.10.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