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以来, 世界各地相继发生重大恐怖事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核与辐射恐怖袭击也成为恐怖分子选择的恐怖袭击方式之一。2008年奥运会铁人三项赛在昌平区举行, 本辖区内不仅有工业及医用放射源, 还存在科研用核设施, 联想国外发生的核材料失窃与走私、放射源被盗与交易以及恐吓或威胁使用放射性物质的事件, 确实存在发生核与辐射事件的潜在危险。为了解本辖区医疗机构核事故应急救治能力, 对现有医学应急资源进行评估并提出整合建议, 为政府建立健全核事故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并有效实施提供依据, 完善奥运安全保障工作, 我们对昌平区二级以上医院核事故应急医疗救治资源进行了调查。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调查对象为辖区内13家二级以上医院, 调查内容包括辖区基本情况、相关科室设置及医疗卫生人员情况、相关医疗设备及其操作人员情况、应急药品储备情况、既往放射损伤诊治情况、应急救援预案制定情况、应急救援组织及人员情况、参加核事故应急和放射损伤诊治培训演习情况。
1.2 方法抽调责任心强、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组成调查组, 调查开始前对调查员进行培训, 掌握调查方法和具体技术要求。调查时间自2006年10月16日至23日, 按照统一的调查表进行现场调查和填写,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放射防护所专家对调查设计和实施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
2 结果 2.1 辖区基本情况昌平区位于北京市西北部, 行政级别地市级, 下辖17个镇、街道办事处, 面积1 352km2, 固定人口46.3万, 流动人口约80万, 国家级核科研单位1家, 使用放射源单位19家(医用2家; 碘-125和钴-60各1家; 工业用17家)。辖区内共有二级以上医院13家, 病床4 243张, 其中三级医院2家, 均为专科医院(康复医院和精神病医院), 病床1 946张; 二级医院11家, 病床2 297张(包括精神病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各1家, 病床550张); 均无百级层流病房和千/万级层流病床。
2.2 相关科室设置及医疗卫生人员情况与核事故应急救治有关的科室包括血液病科、职业病科、烧伤外科、急诊科, 除6家医院设急诊科56张病床外, 其余13家医院均未设置血液病科、职业病科、烧伤外科, 见表 1。
与核事故应急救治有关的医疗设备包括PET、SPECT、γ照相机、表面污染仪、辐射巡测仪、γ计数器、液体闪烁仪、扫描仪、吸碘仪、肾图仪、活度计、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自动血球计数仪、染色体自动分析仪、放射性除污染洗消设施, 有13家医院63名物理技师正在使用1 0种型号14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3家医院193名物理技师正在使用13种型号20台自动血球计数仪, 1家二级医院1名医生正在使用辐射巡测仪、γ计数器各1台, 其余医疗设备及其操作人员均未配置。
2.4 应急药品储备情况与核事故应急救治有关的应急药品包括雌三醇、尼尔雌醇、碘化钾、普鲁士蓝、褐藻酸钠、DTPACa、DTPA-Zn、酰丙胺膦、二巯基丁二酸钠、磷酸铝凝胶、氢氧化铝凝胶、去污洗消药盒, 4家二级医院库存尼尔雌醇35盒, 规格1mg×10片/盒, 1家二级医院库存碘化钾7瓶, 每瓶500g, 其余应急药品均未储备。
2.5 既往放射损伤诊治情况13家医院2000 -2006年未接诊1例放射损伤病例, 无放射损伤诊治经验。
2.6 应急救援预案制定情况7家医院制定核事故应急预案, 内容较笼统, 可操作性差, 其余6家医院未制定核事故应急预案。
2.7 应急救援组织及人员情况7家医院设置从事核事故应急管理人员20名, 从事放射损伤诊断治疗人员1名, 其余6家医院未设置从事核事故应急管理及放射损伤诊断治疗人员。
2.8 参加核事故应急和放射损伤诊治培训演习情况13家医院2000 -2006年未参加过核事故应急和放射损伤诊治培训演习。
3 讨论(1) 对13家二级以上医院的调查结果基本反映了本辖区的核事故应急医疗救治水平,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和预案不健全, 医疗救治相关科室、设备、人员、应急药品配置不足, 从事核事故应急管理及放射损伤诊断治疗人员既未经过专业培训又无实战经验, 一旦出现突发核事件则难以应对。
(2) 政府应加强核事故应急医疗救治能力建设, 首先明确各级医院在突发核事件应急医学救援中应承担的职能和需开展的工作项目, 再根据职能和工作项目制定人力、设施、经费配置标准并建立长效保障机制, 整体规划, 统筹安排, 既便于战时应急救治资源整合, 又避免重复建设造成的浪费。应当强调承担核事故救治的医疗机构, 需要解决“平战结合”的问题, 无事故时应当从事相应的专业技术工作。
(3) 对于辖区内建有核设施的区级医院是否需要进行核事故应急医疗救治资源储备, 政府应做出决策, 并要求相关医院根据职责制定切实可行的核事故应急预案, 建立健全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设置专业技术人员从事核事故应急管理和放射损伤诊断治疗, 从实战出发分级开展核事故应急和放射损伤诊治培训, 通过模拟演习检验培训效果并指导日常培训, 逐步培养建立一支能打硬仗的医疗救治队伍, 满足核事故应急需求。
[1] |
罗卫东, 夏侠.医院对核辐射事故救治工作准备的探讨[C].全国医用辐射防护与安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A], 2004, 82-86.
|
[2] |
罗庆良, 夏贞彪, 毛秉智, 等.事故性急性放射病的临床救治及存在的问题[C].第十一次全国中青年医学(放射医学与防护)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A], 1996, 77-78.
|
[3] |
刘英, 秦斌, 韩玉红, 等.核与放射突发事件的医学应急准备与响应[C].中华医学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学分会第四次全国中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A], 2003, 160- 161.
|
[4] |
李运芳.SARS与核安全、应急防护医学的思考[C].中华医学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学分会第四次全国中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A], 2003, 159-160.
|
[5] |
苏旭.放射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与响应[C].中华医学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学分会第四次全国中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A], 2003, 12-14.
|
[6] |
曲静原, 王醒宇, 薛大知, 等. 关于我国核事故应急决策支持系统建设的实施建议[J]. 辐射防护, 2003, 23(6): 337. DOI:10.3321/j.issn:1000-8187.2003.06.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