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放射学是近年来迅速崛起的一门边缘学科, 因其创伤小、疗效快等优点而深受医患双方所欢迎。然而介入诊疗时X射线曝光量大、历时长, 加之防护难度高, 势必给介入诊疗医生尤其是第一术者带来较大剂量负担, 因而引起放射防护界的普遍关注[1~3]。本研究采用模拟散射体测试DSA介入诊疗有、无防护时第一术者头、胸、腹部位置的空气比释动能率, 并进行相应从业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 以了解我省DSA介入诊疗第一术者受照剂量水平及该群体所承担的辐射致癌危险。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设备国产FJ-347A型X、γ巡侧仪及RGD-3A热释光剂量测读系统、TLD、模拟散射体。
1.2 被监测设备曝光条件采用AEC系统自动控制, 曝光条件60~87kV、0.2~8mA。
1.3 测量方法在正常工作条件下, 将散射体置于诊视床上, 模拟病人介入诊疗时的情形, 分别对床上及床下管DSA床旁第一术者在有、无防护时头、胸、腹部的空气比释动能率进行测试, 每点测读三次并取均值; 介入诊疗第一术者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根据《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方法》进行:LiF(Mg, Cu, P)元件经严格退火处理后装入徽章式剂量盒内, 介入诊疗时由第一术者佩戴在左胸口铅围裙内, 监测周期为90d, 测量其一年的实际受照剂量。
1.4 实验对象全省部分在线DSA设备19台及其第一术者87人, DSA包括床上管机8台、床下管机11台。
1.5 质量控制监测仪经国家法定计量部门检定, 且在有效期内; 热释光剂量系统经卫生部组织的全国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技术考核, 全部评定值与约定真值偏差均在10%以内。
2 结果与分析 2.1 模拟测试结果介入诊疗第一术者身体各部位空气比释动能率结果示于表 1。由表 1可见, 在采取防护措施前、后, 床上管机旁第一术者受照剂量头部>胸位>腹位, 而床下管机则正好相反, 即第一术者受照剂量头部 < 胸位 < 腹位, 主要原因是由术者身体各部位与X射线管相对位置的不同所致; 采取屏蔽防护对胸、腹部剂量的降低效果较为明显, 达76%以上, 但对头部剂量影响不大, 可能因为悬挂式防护屏与铅橡胶围裙主要用于屏蔽躯干部位尤其是胸、腹部所致。同时还发现, 床上管机旁第一术者头部的受照剂量为同样防护条件下床下管机的10倍左右, 似乎与床上球管射线呈发散状)而使其头部首当其冲曝露在辐射场内有关, 这也提示我们:相对床下管而言, 床上管介入诊疗的屏蔽防护难度要大些。需要强调一下, 在正常的临床实践中, 第一术者介入诊疗或多或少会采取某些防护措施, 笔者之所以进行无防护的模拟测试, 主要出于验证屏蔽防护效果、强调防护的重要性这一考虑。
由表 2可以看出, 床上管介入诊疗第一术者年有效剂量值最小为2.01 mSv, 最大为16.92 mSv, 平均值为15.29 mSv; 而床下管相应值分别为1.76, 8.34及5.83 mSv, 均值不及前者的2/5。实测年有效剂量数据结合现场的模拟测试结果提示我们:在可能的前提下, 医院购置DSA设备时应尽量以床下管机型为首选, 在线DSA尤其是床上管机器的防护尚待进一步完善。至于同一机型不同术者实测有效剂量值相差比较悬殊, 一方面可能由于不同患者病情对介入诊疗曝光条件要求不一, 另一方面也可能与术者自身的操作技术熟练程度及其防护意识有关。
根据文献[4], 低剂量辐射所致职业人员随机性效应的标称概率系数为4.0 × 10-2Sv-1, 则床上管及床下管介入诊疗第一术者因从事介入诊疗1a而罹患致命癌症的概率分别为6.1 ×10-4和2.3 ×10-4。按放射工龄20a计, 则概率为1.2 ×10-2及4.6 ×10-3, 即每一千名第一术者连续从事介入诊疗20a, 因职业照射而罹患致命癌症的人数为5~12人, 这一数据与王晓峰等的研究结果[1]相差一个数量级, 说明我省介入诊疗尤其是床上管第一术者的防护有待大力加强。
3 结论介入诊疗是一项体、脑力兼得的精细工作, 通常要求术者近床操作, 而穿戴笨重的防护衣具被认为即耗体力又不便操作, 其辐射安全一直是防护界较为关注的问题。本研究表明:我省床上管机旁第一术者受照剂量头部>胸位>腹位, 而床下管机则正好相反; 床上管DSA介入诊疗第一术者的年均有效剂量为15.29 mSv, 远大于床下管的5.83 mSv; 按放射工龄20a计, 每一千名第一术者连续从事介入诊疗20a, 因职业照射而罹患致命癌症的人数为5~12人。因此, DSA介入诊疗尤其是床上管机第一术者防护最优化工作尚大有潜力。
[1] |
王晓峰, 白玫, 孙雪枚, 等. CA与PTCA中医务人员的剂量学研究[J]. 中国辐射卫生, 2006, 15(1): 13-16. DOI:10.3969/j.issn.1004-714X.2006.01.006 |
[2] |
刘鹏程, 杜端明, 陈在中, 等. 介入放射治疗中的立体防护研究[J]. 中国辐射卫生, 2006, 15(1): 18. DOI:10.3969/j.issn.1004-714X.2006.01.008 |
[3] |
袁志强, 林秀华, 刘晓虹, 等. 介入治疗X射线机防护装置的研制与评价[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999, 19: 54-55.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1999.01.020 |
[4] |
李德平, 孙世荃, 陈明骏, 等译.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一九九0年建议书[M].北京: 原子能出版社, 1993, 16-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