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07, Vol. 16 Issue (1): 112-114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7.01.069

引用本文 

米玉成, 李欣, 朱妮娜. 探讨胃肠间质瘤的影像诊断及价值[J]. 中国辐射卫生, 2007, 16(1): 112-114.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7.01.069.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06-06-16
探讨胃肠间质瘤的影像诊断及价值
米玉成 1, 李欣 1, 朱妮娜 2     
1. 临海市台州医院, 浙江 台州 317000;
2. 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 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 进一步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经影像检查, 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结果 31例间质瘤中22例发生于胃, 2例发生于十二指肠, 3例发生于小肠, 2例起源于食管, 1例起源于肝胃间隙, 1例起源于后腹膜。良性5例, 低度恶性8例, 恶性18例。X射线造影表现为腔内充盈缺损或肠腔被推压, 局部粘膜展平, 少数可见粘膜破坏, 蠕动消失。CT表现为肠腔内、腔外或腔内外肿块, 病灶多呈圆形、类圆形或哑铃状, 邻近肠壁无增厚, 瘤体内可见气体影, 平扫肿块呈均匀等密度5例, 肿块边缘呈等密度, 中央为低密度区26例, 增强后实质部分动脉期轻度强化, 门脉期较明显强化, 少数病例增强后强化不明显。结论 X射线钡餐造影是诊断消化道GIST最常用的方法, 而螺旋CT是诊断GIST最有价值的方法, 尤其是多排螺旋CT在诊断GIST有明显的优势, 多平面重建及三维后处理技术的应用明显提高了GIST的检出率和准确率, 并对GIST的定位、定性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间质瘤    影像    多排螺旋CT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于1983年由Mazu首先提出, 其生物学行为与常见的上皮源性肿瘤有较大的差别, 近年来, 由于免疫组化、电镜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已证实GIST为一种起源于胃肠道原始间叶组织的非定向分化的肿瘤, 笔者收集31例有完整影像学资料并经术后光镜及免疫组化检测证实的GIST, 探讨GIST的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收集2001年4月至2006年5月资料完整的GIST31例, 男19例, 女12例, 平均年龄57岁(31~79岁), 临床表现黑便17例, 腹痛13例, 腹部肿块6例, 上腹部不适5例。出现症状到就诊时间5d~2a。

1.2 方法

2例采用G E单排螺旋CT扫描仪, 4例采用G E双排螺旋CT扫描仪, 25例采用G E HightSpeed 16 CT扫描仪, 扫描前3天内禁服钡剂、钙或含金属药物, 扫描前4h禁食, 扫描前30m in喝水1 000~1 500m l, 2例患者仅行CT平扫, 其余29例行CT平扫加增强扫描, 增强方式: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团注300典比乐或优维显, 2m l/kg, 速率2.5-3.0m l/s, 增强时相:动脉期及门脉期双期扫描, 电压120kV, 电流280mA, 层厚7. 5mm。重建:25例G E HightSpeed 16 CT平扫及增强图像分别进行标准算法薄层重建, 层厚1.25mm, 间隔1.25mm; 并进行多平面重建。20例采用西门子数字胃肠机进行气钡双对比造影, 造影剂浓度80%~200%。

1.3 GIST恶性诊断标准

① 胃肿块直径大于5.0cm, 小肠肿块大于4.0cm。②肿块内坏死>1/2肿块体积。③邻近组织器官浸润。④远处及腹腔脏器转移。

2 结果 2.1 GIST分布与组织学良恶性

31例间质瘤中22例发生于胃, 其中11例发生于胃贲门处, 10例发生于胃体, 1例发生于胃窦部; 2例发生于十二指肠, 3例发生于小肠, 2例起源于食管, 1例起源于肝胃韧带, 1例起源于后腹膜。良言5例, 低度恶性8例, 恶性18例。

2.2 X射线钡餐造影表现

20例行钡餐检查中, 1例显示食道内充盈缺损, 粘膜破坏(见图 1), 7例显示胃腔内充盈缺损, 呈圆形, 局部粘膜展平, 粘膜未见破坏, 7例表现为胃腔被推压(见图 6), 1例未见阳性表现; 4例十二指肠或空回肠GIST表现为肠腔内充盈缺损见图 4

图 ①②③ 男,70岁,食道中段恶性间质瘤,腔内生长,大小约5.3*3.7cm,局部粘膜破坏,临近管壁未见破坏,CT增强后强化不明显。

图 ④⑤ 女,65岁,空肠远端低度恶性间质瘤,造影示空肠远端充盈缺损,CT增强后可见中度不均强化肿块。

图 ⑥⑦ 女,48岁,胃贲门小弯侧恶性间质瘤,腔内外呈哑铃状生长,增强后中度强化,内可见低密度坏死。
2.3 CT表现

2例食管GIST, 肿块大小约3.0~6.1cm, 平扫密度略低于肌肉(见图 2), 1例增强后表现为中度强化, 1例强化不明显(见图 3)。22例胃GIST, 6例为腔内肿块, 8例胃腔外肿块, 7例表现为跨腔内外肿块呈哑铃状(见图 7), 1例表现为胃壁局限性增厚。肿块邻近管壁未见增厚, 肿块最小直径约1.0cm, 最大约15cm, 13例超过5cm; 4例密度均匀, 与肌肉密度相仿; 19例密度不均, 内可见低密度坏死区, 其中2例内可见气体影(见图 8), 1例同时可见肝包膜及腹膜多发转移灶。胃GISTCT平扫CT值28~45Hu, 增强后动脉期表现为轻度强化, 门脉期表现为4例均匀强化, 19例厚壁环状中度强化, 强化绝对值28~62Hu。5例十二指肠或空回肠GIST直径均小于2.0~3.0cm, 增强后表现为中度强化(见图 5)。1例肝胃间隙及1例腹膜后GIST直径分别约5.8cm、6.2cm, 与邻近结构分界欠清, 其内密度不均, 增强后呈环形强化, 并可见低密度坏死区。

图 ⑧ 女, 58岁, 胃大弯侧恶性间质瘤, 腔外生长, 内可见气体影, 冠状面重建可清楚观察肿块与胃壁的关系。
2.4 GIST良恶性评价

CT根据1.3判断GIST的良恶性结果见表 1

表 1 CT评价GIST良恶性

本组资料CT判断GIST的良恶性敏感度为84.6%, 特异度为80%, 其中肿块大于5.0cmGIST 14例, 均为恶性。8例低度恶性肿瘤有4例误诊为良性。

3 讨论

GIST是起源于胃肠道肌壁间的间叶性肿瘤, 位于粘膜下、肌壁间、浆膜下、肠系膜及腹膜等, 瘤组织主要有两细胞形态, 即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 光镜下很难与胃肠道平滑肌肿瘤和神经源性肿瘤鉴别, 鉴别主要靠免疫组化[1]。本组病例均经免疫组化确诊, 其中CD 34和CD 117同时阳性26例, 3例CD34阳性而CD 117阴性, 1例CD117阳性而CD34阴性, 27例Vimentin阳性。

文献[2]报道GIST好发于老年人, 大部分为恶性, 可发生于消化道的任何部位, 大约60%~70%发生在胃, 20%~30%发生在小肠, 其他少见部位有结肠、直肠、食道、肠系膜、网膜、后腹膜等。本组资料, 平均发病年龄57岁, 恶性占83.9%, 74. 2%发生于胃, 16.1%发生于小肠, 6.5%发生于食管, 3.2%发生于其他部位, 与文献报道大致相符。

传统的X射线钡剂造影检查由于方便、实用仍然是诊断消化道疾病的常规方法, 主要表现为粘膜下肿块, 可表现为腔内充盈缺损或肠腔受压变形, 局部粘膜展平, 造影检查有一定的局限性, 当肿块较小或主要向腔外生长时容易漏诊, 本组资料1例胃GIST只有1.0cm, 造影检查为阴性。另外, 小肠造影时, 尤其当病灶位于盆腔组小肠时, 极易出现漏诊, 需仔细观察并用压迫器压迫小肠, 以确定有无病灶。钡餐造影检查由于无法明确肿块的大小、范围、内部情况及有无转移, 故确定间质瘤性质时有一定的局限性, 但造影可直观的观查邻近管壁的侵犯情况。文献报道[3]小肠的GIST有沿肠壁生长的趋势, 本组资料小肠GIST主要表现为肠腔内的肿块, 而胃的GIST则有沿胃壁生长的趋势。GIST的CT表现为粘膜下肿块, 增强后可见正常粘膜强化, 此有助于和上皮源性肿瘤鉴别。CT在判断G ITS良恶性方面较造影检查有明显的优势, 良性者表现为密度均一, 肿块多小于3.0cm, 恶性者肿块多较大, 其内可见大面积液化坏死, 甚至气体影, 本组有2例肿块内出现气体影, 低度恶性与良性GIST有时鉴别困难, CT增强后实质部分强化多较明显, 本组资料中未见肿块内出现钙化灶。随着多排螺旋CT的出现及图像后处理技术的发展, 可清楚的观察GIST的立体结构及累及范围[4], 本组25例GIST多排螺旋CT检查图像均可较明确判断肿瘤的起源及累及范围。

本组无DSA及MR检查病例, 文献[5]报道DSA可见肿瘤染色, 但随着多排螺旋CTA的应用, 已可以部分取代DSA检查作用。MR由于价格昂贵、速度慢在消化道检查中有一定的局限性, 目前国内尚未见MR诊断GIST的影像报道, 但Angela D报道[6]GIST的MR信号无特异性, 但MR对肿瘤内的出血判断准确。另外MR可多方位成像, 有力于判断肿瘤的起源及范围, 相信随着MR技术的发展MR在胃肠道肿瘤诊断中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 虽然GIST并无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 但通过本组31例病例资料分析可发现当胃肠道出现腔内、腔外尤其是跨腔内外生长的肿块, 影像学表现为粘膜下病变特征, 其内密度不均, 尤其是肿块出现气体, 增强后实质成分明显强化时, 应考虑到间质瘤可能, 当然确诊仍然依赖于病理, 而螺旋CT尤其是多排螺旋CT在GIST定位、定性诊断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喜卿, 张同全. 胃肠道间质瘤25例临床病理分析[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6, 28(3): 275-276. DOI:10.3321/j.issn:1000-5404.2006.03.027
[2]
金高中, 徐炜, 何剑, 等. 胃肠道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5, 16(3): 149-152.
[3]
林帆, 黄勇强, 杜洪, 等. 恶性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J]. 中国综合临床, 2005, 21(6): 519-520. DOI:10.3760/cma.j.issn.1008-6315.2005.06.018
[4]
周建春, 郭亮, 沈海林, 等. 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J].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3, 37: 131-134. DOI:10.3760/j.issn:1005-1201.2003.02.009
[5]
王丽萍. 影像学检查对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价值探讨[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2006, 26(2): 134-137.
[6]
Angela D, Helen E, William M, et al. Gas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Radiologic features with pathologic correlation[J]. Radiographics, 2003, 23: 283-304. DOI:10.1148/rg.23202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