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源、射线装置和放射性药品在云南省工业、农业、医疗、科研和教育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对促进我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 在多次全省放射源调查工作中, 仍有部分单位存在瞒报、漏报现象。同时, 由于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是一种危险物品, 近年来因放射源、射线装置和放射性药品使用、保管不善, 致使丢失、被盗而引发的辐射环境事故时有发生, 对人民生命财产、公共安全和环境安全造成很大危害。为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加强对放射源、射线装置和放射性药品的监督管理, 预防和减少放射事故; 保障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 开展云南省环境放射性调查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1 调查方法 1.1 方法步骤 1.1.1 培训由省级部门对地、州、市一级相关人员进行调查内容、方法培训, 地、州、市一级对县一级进行培训;
1.1.2 自查申报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对所从事放射性活动情况进行自查并进行申报;
1.1.3 检查各地、州、市、县联合调查组根据下发的检查表逐个、逐项内容现场检查;
1.1.4 整改复查各地、州、市、县联合调查组对所有涉源单位进行复查;
1.1.5 抽查省检查组对各地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专项调查工作进行抽查;
1.1.6 现场检查省放射源清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技术组分三个组, 对全省申报单位所申报的内容进行现场检查, 特别是要对瞒报、漏报的核技术应用单位进行重点排查;
1.1.7 验收总结对调查情况进行总结、汇报。
1.2 调查统计以企、事业单位申报登记, 当地州市、县环保部门核实并签字盖章的申报登记表为统计依据
1.3 质量保证为了保证调查质量, 采取了一系列质量保证措施。
(1) 云南省政府成立了以副省长为组长的云南省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专项清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各地、州、市、县也成立了相应的机构, 从组织上保证了调查工作的开展。
(2) 国家环保总局、公安部、卫生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清查放射源, 让百姓放心"专项行动的通知》和省政府下发《关于切实加强放射源监督管理的通知》。
(3) 省环保局、省公安厅、省卫生厅制定了云南省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专项清查工作方案, 由省环保局牵头, 公安、卫生、监察、药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部门配合, 联合指导调查工作。
(4) 举办了全省各地、州、市环保部门及相关厅局参加的云南省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专项清查工作会议, 以会代训, 着重讲解了相关的技术问题, 明确了调查的内容和方法。各种媒体公告要求企、事业单位进行申报登记。
(5) 调查过程中, 云南省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专项清查工作技术组不定期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 解答有关问题。
(6) 各地、州、市环保部门及相关厅局完成调查后将表格汇总到云南省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专项清查工作技术组, 进行初审, 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修改。
(7) 组织验收和评比, 包括调查表格、统计数据软盘及调查报告。
2 调查结果 2.1 放射源全省16个州市都有放射源(含密封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应用的企事业单位共453家, 所使用的放射源总数为2429枚, 其中1844枚在用, 585枚闲置或废弃, 总活度约为46814429.8×1010Bq。主要集中在昆明、曲靖和红河, 应用的放射源数量都超过200枚, 昆明的应用量最多、也最为集中, 占全省总数的48.79%, 为1185枚。应用最少的(1枚放射源)是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和工业发展较为滞后的怒江州和迪庆州, 见表 1。
![]() |
表 1 云南省放射源分布统计表 |
根据统计, 目前我省放射源一共有27个种类放射性核素, 分别是137Cs、60Co、90Sr、241Am、238Pu、226Ra、85Kr、14C、63Ni、147Pm、125I、129I、232Th、230Th、192Ir、131I、239Pu、210Po、55Fe、238U、32P、3H、57Fe、Ra/Th、40K、90Y和Am-Be中子源, 其中137Cs应用最为普遍, 使用量为1251枚, 占统计数的51.50%, 60Co和90Sr两种核素也较为常用, 在我省应用分别为468枚和266枚, 占统计数的19.27%和10.95%, 应用超过70枚的有226Ra、238Pu和241Am。放射源活度最大的是60Co, 活度为2.7750×1014Bq(7500Ci), 用于辐照装置; 流动使用的放射源最大活度3.7×1012(100Ci), 核素为192Ir主要应用于工程管道探伤。云南省放射源核素种类分布见图 1。
![]() |
图 1 放射源核素种类分布图 |
我省的放射源主要用于料位计、核子秤、探伤、辐照加工、密度计、医疗、分析仪表和科研教学设备等。统计结果表明, 在省内应用广、数量多的是料位计和核子秤。料位计在水泥行业应用最广, 用于水泥立窑下料的自动控制; 核子称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物料计量; 使用活度大、剂量高的是辐照加工业。我省的放射源用途见图 2。收贮废弃、闲置放射源情况见图 3、图 4。
![]() |
图 2 云南省放射源应用图 |
![]() |
图 3 收的放射源核素图 |
![]() |
图 4 放射源收贮情况一览图 |
废弃、闲置放射源经过15年的收贮, 截止2004年12月20日, 总计收贮云南省各类废弃放射源1147枚, 共计31种放射性核素, 分别为:60Co、137Cs、226Ra、90Sr、241Am、210Po、238U、U-Ra、232Th、3H、14C、35Na、14Ba、45Ca、204T、147Pm、238Pu、239Pu、54Mn、110Ag、141Ce、85Kr、55Fe、Ra-Th、Sn-In、SNMET、36NHCl、Ra-Be、URACO、环境样和Am-Be中子源。其中, 从图 3看出:收贮的废弃放射源137Cs、60Co、226Ra所占比例较大。从图 4可看出:2004年收贮量最多, 是由于本年度的放射源监督管理工作的加强以及专项清查工作的全面开展的结果。其次是2001年度, 是由于该年度发生放射源丢失事故, 收贮了100多枚找回放射源。
2.2 射线装置我省总共1849家企事业单位使用射线装置, 所使用的装置总数为3026台(套)射线装置。全省射线装置的应用相对放射源使用更为广泛, 主要集中在昆明、大理、红河、保山和曲靖, 使用数量都超过250台(套), 数量最为集中的也是昆明, 有365家单位应用Φ射线装置共692台(套)。使用量在100台~250台之间的有楚雄、玉溪、文山、昭通、丽江和思茅, 其余的几个州市的使用数量都在22台~100台之间, 最少的是迪庆, 只有17家单位使用22台射线装置。各州市分布情况见图 5。
![]() |
图 5 云南省射线装置分布图 |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 核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截止目前, 除了楚雄、怒江、迪庆和临沧四个州市以外, 我省已有12个州市的44家单位, 共计使用12类放射性同位素药品, 年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的量约为4.09×1011Bq。全省放射性药品使用清查情况见图 6和表 2。
![]() |
图 6 云南省放射性药品应用分布图 |
![]() |
表 2 云南省放射性药品应用分类统计表 |
根据统计结果表明:我省放射性药品应用的核素种类是125I、131I、32P、89Sr、90Sr、99Tc、238U和153Sm八种, 全省44家使用放射性药品单位中, 存在一个单位使用多种放射性药品的情况。使用量最多的是125I, 有33个单位, 占统计数67的49.2%;使用量次之的是131I, 有16个单位, 占统计数67的23.9%;使用99Tc的有7家单位, 占统计数67的10.4%;使用32P的有3个单位, 占统计数67的4.4%;使用最少的是90Sr和238U, 只有大理、丽江各1个单位。
总之, 放射性在我省应用的类型主要可分为三大类, 即:放射源、射线装置和放射性药品。
3 放射性污染的防治对策及建议 3.1 搞好宣传, 开展培训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报刊、杂志、宣传手册等新闻媒体, 组织系列的辐射环境安全宣传活动, 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定期对州市县环保、卫生、公安等有关监管人员及核技术应用单位的厂长、经理、技术人员进行培训, 全面提高放射源监管及使用人员的辐射环境安全意识。
3.2 加强管理, 强化现场执法在以往的管理中, 放射源的管理处于多头管理状态, 加上放射源监管部门相互之间协调不到位, 在许多放射源管理工作上流于形式, 不能真正落到实处, 存在诸多管理漏洞, 因此要实行放射环境管理责任制, 加大放射环境督查和执法力度, 把云南省核技术应用单位全部纳入检查范围, 防止放射性事故的发生。坚持实行一把手负责制, 认真落实好省、市、县责任制, 层层抓落实。加强对核技术应用单位的管理, 把强化管理作为重点工作, 核技术应用单位的检查应经常化、制度化, 长抓不懈, 抓出成效。
3.3 加快地方法规的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和中编办《关于放射源安全监管部门职责分工的通知》(中央编委办发[2003]17号)虽然已经明确了环保、公安、卫生等部门的在放射源安全监管方面的职责, 但整个放射环境的管理只是方针性、原则性的规定, 需要结合我省实际, 尽快出台地方性的放射环境管理法规或实施办法, 这样才能实现全省放射源的有效监管。
3.4 整合力量, 加强能力建设环保部门对放射性环境的管理仅限于国家、省级两级管理, 州、市、县无专门的监督管理机构、无必要的监测仪器和设备、无现场执法经费和监测经费。在现行条件下要对云南省实施核与辐射安全全面管理, 还需要加强省级辐射环境监督管理部门的人员编制及工作经费, 需要各州市设立专门机构、配备专业人员和必要的工作经费。
3.5 建立健全全省监控和监测体系长期以来, 我省放射环境的监督管理、环保执法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 放射源失控或被盗现象时有发生, 管理工作往往处于被动状态; 由于我省对放射性污染源的监测力度小, 大多数核技术应用单位常年没有进行监测, 很多企业都是依靠几年壹次的申报登记, 监测手段的不完善已严重制约了我省放射环境管理水平的提高。为提高全省放射环境管理水平, 巩固清查成果, 清查工作依然是今后一段时间内放射性环境管理的一项主要任务, 要强化环境监测, 促进企业核技术应用健康发展, 必须建立完整的全省监督管理和监控体系。鉴于我省放射性事故频繁, 对固定使用的放射源进行在线监控管理, 对流动使用的放射源实施GPS定位监控管理等。
3.6 加快城市放射性废物库建设废物库建设和运行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是全省唯一专业处置、贮存放射性废物的专业库, 所以一方面要加强硬件建设, 另一方面要加强安全、保卫和日常管理, 要保证废物库运行维修经费, 增加库区管理人员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