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山东省卫生厅卫生监督所
放射治疗剂量的准确性是决定放疗质量的首要因素, 开展放射治疗项目的医疗机构应当能够对放射治疗机输出剂量定期测量校准, 以保证放疗剂量的准确性。目前, 60Co γ射线治疗机(60Co治疗机)在基层医院应用仍然很广泛, 仍是放射治疗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解临床使用中的60Co治疗机输出剂量的准确性, 探讨60Co治疗机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寻求提高放射治疗设备应用质量的方法, 笔者于2004年对山东省医疗机构使用中的55台60Co治疗机输出剂量进行了测量分析。
1 仪器与方法 1.1 仪器NE公司2570剂量仪, 2571电离室(0.6ml), 空盒气压计、温度计及30cm ×30cm ×30cm有机玻璃水模体。仪器均经检定。
1.2 方法采用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第277号技术报告书推荐的关于高能光子束与电子束的测量方法, 使用NE2570/1剂量仪对60Co治疗机输出量进行现场测量与计算。
1.2.1 摆位对于60Co γ射线, NE2571圆柱形电离室的有效测量点位于电离室几何中心点的前方0.6r处, r为电离室的内半径, NE2571电离室的内半径r=0.315cm, 则0.6r =0.19cm。测量摆位时, 电离室的有效测量点置于60Co γ射线校准深度(5cm)处, 即电离室的几何中心到水面的距离是5.19cm。照射野用10cm ×10cm。源皮距(SSD)使用所测60Co治疗机的常用源皮距, 75cm或80cm。
1.2.2 计算公式对于60Coγ射线的测量, 水模体中参考点处的吸收剂量Dm的计算公式是
![]() |
ND为电离室的空气吸收剂量校准因子, 由剂量仪到国家标准剂量学实验室检定的照射量校准因子Nx计算得出, 计算公式为ND =NX·W/e ·Katt·Km, 则Dm =M·NX·W/e·Katt·Km ·Sw·air·Pu·Pcel/PDD
其中M为经温度和气压校正后的剂量仪测量读数; 其中Katt为校准电离室时, 电离室室壁及平衡帽对校准辐射的吸收和散射的修正; Km为电离室室壁及平衡帽的材料对校准辐射空气等效不充分而进行的修正; W/e为平均电离能; Sw·air为校准点处水对空气的平均阻止本领比; Pu为扰动修正因子; Pcel为中心电极影响; PDD是百分深度剂量, 此处应取在10cm × 10cm的照射野, 5cm深度处的60Co γ射线百分深度剂量值。使用该NE2570 1剂量仪测量60Co γ射线时, 计算公式中参数取值如下: NX =1.111(2004年度检定值); W/e =33.97J/C; Katt = 0.990; Km =0.994; Sw·air =1.133; Pu =0.993; Pcel =1.0; SSD =75cm时, PDD =78.3%; SSD =80cm时, PDD =78.5 %。
1.2.3 评价依据结果评价依据GB 16351-1996《医用γ射线远距治疗设备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GB 16362-1996《体外射束放射治疗中患者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和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2 结果55台60Co治疗机中输出量测试值相对偏差范围为- 18.5 %至+14.6%, 合格(≤±5 %)的48台, 合格率为87.3 %。具体偏差分布情况见表 1。
![]() |
表 1 55台60Co治疗机治疗输出量测试值相对偏差的分布情况 |
标准剂量学实验室之间的剂量比对结果评价一般采用比对偏差≤±3.5%为合格[1];对于放射治疗机输出量测量结果的评价, 大多数文献资料采用相对偏差≤±5%为合格。大量的研究表明, 放射治疗靶区剂量的精确性好于±5%, 才能有效提高大部分类型肿瘤原发灶的局部控制率。国际辐射单位和测量委员会(ICRU)第24号技术报告[2]指出“对一些类型的肿瘤, 原发灶的根治剂量的精确性应好于±5 %”。放射治疗机输出量的测量相对偏差并不等于放疗靶区剂量的精确性, 靶区剂量的精确性除了与输出量的相对偏差大小有关以外, 还与剂量测量的不确定度、测量误差、治疗摆位偏差、照射野的不对称性等多种因素有关, 也就是说, 放射治疗机输出量的相对偏差必须优于±5%, 放疗靶区剂量的精确性才有可能好于±5%。尽管文中仍然采用±5 %作为治疗机输出量相对偏差的评价标准, 但如果该偏差能够达到±2 %以内将更为理想。从55台60Co治疗机治疗输出量测试值相对偏差的分布情况来看, 输出量的相对偏差在±2%以内的设备仅占34.5 %(19 55);大部分设备输出量的相对偏差为负偏差, 占69.1%(38 55);个别设备输出量偏差太大, 超过了±10 %。检测结果表明60Co治疗机放射治疗质量控制工作总体不太理想, 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调查分析表明, 造成60Co治疗机放射治疗质量控制不够理想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放疗单位对质量控制工作重视不够; 二是多数60Co治疗机已陈旧老化; 三是多数开展60Co治疗机放疗的单位未配备有效剂量仪; 四是IAEA第277号技术报告书推荐的关于高能光子束与电子束的测量方法未能普及应用; 五是多数基层放疗单位缺少专业放射物理师, 技术条件不足。
[1] |
程金生, 姜庆寰, 郭朝晖, 等. 60Co放疗水平国家二级剂量标准的IAEA WHO国际比对[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4, 24(4): 370-371.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04.04.032 |
[2] |
ICRU Report No.24.Determination of absorbed dose in a patient irradiated by beams of X-or γ-rays in radiotherapy procedures [R].19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