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掌握本企业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 进一步加强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监护工作, 我们对本企业放射工作人员健康善进行了调查分析, 了解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接触者的健康影响, 以便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确保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本企业从事同位素应用、工业探伤、医用X射线等工种放射工作人员共326人, 受检者306人, 受检率93.87%, 其中男266人, 女40人, 年龄范围17.67~55.16岁, 平均年龄35.08岁; 工龄范围0.67~28.42a, 平均工龄9.33a。另选择本企业不接触放射线和毒物等有害因素且其他条件基本相似的从业人员96人做为对照组, 其中男79人, 女17人, 年龄范围19.33~56.08岁, 平均33.67岁。
1.2 检查内容根据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1]对调查对象进行健康检查, 详细询问受检人员的职业病史, 包括一般资料、吸烟、饮酒习惯、既往史及职业史; 临床检查包括内科、神经科、皮肤科和眼科; 实验室检查包括白细胞计数入分类、血红蛋白、红细胞、血小板计数以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微微核率检查。
2 检查结果 2.1 临床检查 2.1.1 内科检查一般表现乏力、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眨眼障碍等无力型神经衰弱症候群, 调查过程中发现, 以上症状随年龄增大及工龄增加发生率也逐渐增加。各症状发生率与对照组均差异显著(P<0.05), 见表 1。
![]() |
表 1 接触组与对照组自觉症状发生率比较 |
皮肤伤主要再现为手部皮肤干燥、粗糙、脱、角化过度、指甲纵裂及指甲横沟等, 除皮肤屑和角化过度外, 其他皮肤异常发生率与对照组均差异显著(P<0.05), 见表 2。
![]() |
表 2 接触组与对照组皮肤异常发生率比较 |
306人中接受眼科检查296人, 发现不同程度晶体混浊103人, 改变形态以点状居多, 其他还有片状及空泡状等, 混浊部位多发生在赤道、前囊和后囊下。接触组眼晶体混浊发生率为34.80%, 对照组为15.63%, 二者差异显著(P<0.05)。表 3显示, 放射作业人员眼晶体混浊发生率随工龄增加呈增高趋势, 各年龄组混浊发生率均较对照组高, 除5a以下工龄组外, 其他组混浊发生率较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本次调查未发现放射性白内障患者。
![]() |
表 3 不同工龄眼晶体混浊检出率 |
根据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 接触组白细胞总数低于正常检出率4.58%(14 306);红细胞计数低于正常检出率4.90%(15 306);稳中有降红蛋白低于正常检出率2.94%(9 306);血小板低于正常检出率1.96%(6 306)。接触组与对照组外周血象的比较见表 4, 两组外周血象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 |
表 4 接触组与对照组外周血象的比较 |
表 5可知, 接触组微核率高于对照组微核率, 且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 |
表 5 接触组与对照组微核检测比较 |
① 电离辐射对人体的生物效应和健康影响方面的研究经常见诸报道。长期小剂量电离辐射可使接解者表现为乏力、倦怠、记忆力下降、嗑睡等无力型神经衰弱征候群, 调查显示, 各种自觉症状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②进行放射作业操作时, 手部长期暴露于电离辐射, 可引起手部皮肤干燥、脱屑、皮肤弹性差、指甲纵裂易脆等改变, 其检出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③本次调查接触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及血红蛋白四项外周血象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说明放射工作人员接受的射线剂量未足以引起血象的变化, 这与放射工作单位防护条件日益改善, 工人接受的年剂明显降低有关。④眼晶体能吸收大量的电离辐射能量, 属于射线较敏感组织, 长期接触电离辐射, 可引起眼晶体混浊, 严重者可导致放射性白内障。调查显示, 放射工作人员眼晶体混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随工龄的增加呈逐渐上升趋势, 说明眼晶体混浊率与放射工作年限有关, 提示射线累计剂量的影响。⑤微核来源于染色体的无着丝断片, 微核率的大小直接反映染色体损伤程度, 间接反映从体接受剂量的大小及机体受射线损伤的程度。本次调查接触组的微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这与国内诸多报道一致[2, 3], 说明长期小剂量电离辐射对遗传物质的影响是肯定的。
长期小剂量电离辐射可引起机体多方面的异常变化, 为保护放射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应加强有关法律、法规及放射防护有关知识的宣传教育, 严格按有关规定加强放射防护设施的基础建设, 提高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 加强对他们的健康管理, 减少受照剂量, 减轻放射损伤, 保证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1] |
GBZ98-2002,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S].
|
[2] |
任先云, 周滨鹏, 白晓力, 等. 呼和浩特市放射工作者健康动态观察[J]. 中国辐射卫生, 2004, 13(4): 287-288. DOI:10.3969/j.issn.1004-714X.2004.04.030 |
[3] |
崔法曾. 336名放射工作人员微核率检测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03, 12(2): 108-109. DOI:10.3969/j.issn.1004-714X.2003.02.0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