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的调查方案, 对省直管医疗机构进行了医用辐射设备资源调查, 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调查对象及方法 1.1 调查对象2004 ~ 2005年4月省直管医疗机构拥有的放射诊疗设备, 调查的设备包括X射线机、DSA、CR、DR、CT机、MRI、Co-60治疗机、后装机及模拟定位机。
1.2 方法本次调查工作采取资料调研和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调查数据大部分来源于已有的2004年省管单位医用辐射设备数据资料、2004年放射卫生被监督单位情况统计表和2004年放射卫生统计表; 同时采取现场调查或发放调查表格到各单位的方法, 由各单位认真填写并加盖公章, 收集后进行汇总, 并与掌握的办理《放射工作卫生许可证》的情况进行核对, 不明确的地方再次联系进行核实, 以保证数据资料的真实可靠。
2 调查结果 2.1 省直管医疗机构医用辐射设备应用概况省直管医疗机构共16个, 至2005年4月共有医用辐射设备226台, 其中医用X射线机144台, CR 4台, DR 2台, DSA10台, CT 17台, MRI 10台, Co-60治疗机3台, 后装机5台, 加速器11台, X刀7台, γ刀1台, 定位机5台, SPECCT 6台, PET 1台。见表 1。
![]() |
表 1 省直管医疗机构医用辐射设备应用情况 |
省直管医疗机构现从事放射诊疗的放射工作人员共741人, 其中放射科人员436人, 占58.84 %, 副主任医师以上56名, 占12.84 %; 血管造影与介入治疗人员56人, 占7.56 %, 副主任医师以上25名, 占44.64%;放射治疗人员192人, 占25.91%, 副主任医师以上68名, 占35.42 %; 核医学人员57人, 占7.69 %, 副主任医师以上19名, 占33.33%。
省直管医疗机构在从事放射诊疗的放射工作人员中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168人, 占22.67 %; 主治医师261人, 占35.22 %; 技师202人, 占27.26%;物理人员18人, 占2.43%;维修人员23人, 占3.10%;其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员531人, 占71.66%。人员结构见表 2。
![]() |
表 2 省直管医机构辐射设备使用人员职称情况汇总表 |
省直管医疗机构主要为部、省属三甲医院或者部属院校校医院以及大型国有企业职工医院, 经济实力相对较好, 特别是几家大型医院近年来设备更新频繁。因此, 全省比较先进的辐射设备以省管医疗机构所占的比例比较大, 如DSA、M RI、加速器等大型设备占全省拥有量的25 %; 我省从事放射诊疗的放射工作人员7 408人, 其中省管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共741人, 占全省从事放射诊疗人员的10.00 %。人员结构中, 全省医疗机构从事放射工作的高级以上人员701人, 占9.46 %; 而省直管医疗机构从事放射工作的高级以上人员占26.72 %, 高于全省水平。因此, 在设备的配置和人员的配备方面, 省直管医疗机构都占有优势, 可以保证更好的诊疗水平, 但是, 在我们的日常监督和此次调查中发现仍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3.1 在诊疗活动中忽视对患者的防护在医疗机构的诊疗活动中普遍存在着忽视对患者的防护的问题, 大型医院由于病人数量多, 这个问题表现得更为突出。放射科医生将患者领至仪器前面, 要求患者胸部紧贴仪器站好, 然后医生走出房间, 关上厚实的防护门, 进入被铅玻璃隔开的有安全保障的房间里操作, 留下没有佩戴任何防护装备的患者接受X射线照射。或者是医生为节约时间, 甚至要求几个体检者同时进入拍片室, 一人拍片其他人未加任何防护地在一旁等候。医院可能认为患者是偶尔来做一次X射线检测, 即使没有防护, 危害也不大。但实际上, 医务人员并不能因为受检者仅仅是来医院检查一次而忽略对他们的防护。相比之下, 国外在这方面要走在中国前面。人体各部位细胞对X射线的反应程度不一, 其中以性腺最为敏感。很多国家进行放射检查时, 都要求必须对非检查部位尤其是性腺、甲状腺进行屏蔽保护, 以使放射损害降到最低。医生如果有疏漏, 都有可能因此被吊销放射执照。
近年来, 国家针对医疗辐射问题, 出台了一系列规定。国家卫生部早在2002年颁发的《放射工作卫生防护管理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中明确规定, “从事放射诊断、治疗的单位, 应当制定与本单位从事的诊断、治疗项目相适应的质量控制实施方案, 遵守质量控制监测规范。放射诊断、治疗装置的防护性能和与照射质量有关的技术指标, 应当符合有关标准要求。对患者和受检者进行诊断、治疗时, 应当按照操作规程, 严格控制受照剂量, 对邻近照射部位的敏感器官和组织应当进行屏蔽防护; 对孕妇和幼儿进行医疗照射时, 应当事先告知对健康的影响。”但是令人感到震惊的是, 目前大部分的医院都在违规操作, “病人无任何防护进行X射线检查”似乎已成惯例, 有些医院防护用品虽然配备到位, 但是很少用于患者。而鲜有人意识到其中的危害, 事实上大多数的患者恐怕都不知道卫生部有这个规定。
3.2 放射诊疗专业技术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虽然省直管医疗机构比其他单位在放射诊疗人员的配备和结构上要更有优势, 但是相对于医院其他业务科室, 放射诊疗人员的职称结构仍然偏低, 不适应放射影像学和放射治疗的快速发展。
3.3 对放射诊断的质量控制不到位目前对放射诊疗设备的质量控制主要重点是CT和加速器、Co -60治疗机的应用质量性能检测, 而对于其他X射线诊断机的性能和状况检测, 由于工作量较大以及检测设备的落后, 这项工作未能很好的开展。
4 建议(1) 针对忽视对患者的防护情况, 建议对医疗机构配备和使用患者防护用品作出规定。
(2) 加强放射诊疗技术人员的业务和法律知识培训, 提高放射诊疗水平和专业人员的法律意识。
(3) 要求疾病控制部门配备先进的X射线机的质量检测仪器, 加强放射诊疗设备的性能和日常状况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