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05, Vol. 14 Issue (4): 300-301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5.04.048

引用本文 

蔡翔, 张宪宁, 钱晓勤. 扬州市放射工作人员细胞遗传学指标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05, 14(4): 300-301.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5.04.048.

通讯作者

钱晓勤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05-08-24
扬州市放射工作人员细胞遗传学指标分析
蔡翔 , 张宪宁 , 钱晓勤     
扬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江苏 扬州 225001
摘要目的 探讨长期小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细胞遗传学的影响, 以加强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监护。方法 对扬州市648例放射工作人员(放射组)和368例未明显接触放射源的正常对照组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培养, 检测染色体畸变率和细胞微核率。结果 放射人员与对照人群相比, 其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较高, 差异有显著性(P < 0.01), 不同工龄及工种间染色体和微核的阳性检出率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 >0.05)。结论 小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的细胞遗传效应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应进一步加强防护和健康监护。
关键词放射工作人员    染色体畸变    微核率    

由于人体淋巴细胞染色体对电离辐射特别敏感和取样方便, 现已广泛地用作监测职业照射人员辐射损伤的指标。微核测定是检测染色体损伤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具有简便、快速、可靠的特点[1]。放射性物质在工业、农业、医学、科技等领域应用非常广泛, 对辐射造成的人体多系统, 多器官的损伤以及远期效应也日益得到重视。为探讨小剂量电离辐射效应对放射人员的损害, 2005年5月我们对扬州市部分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了微量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进行了检测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 受检对象

扬州市从事医用X射线诊断、工业探伤、放射性同位素应用与研究的人员, 共648例, 其中男性536例, 女性112例, 年龄20~ 69岁, 平均年龄37.5岁, 放射工龄1 ~ 40 a, 平均工龄13.03年。另选无射线接触史、身体健康的368人, 作为对照, 其中男性224人, 女性144人, 平均年龄40.3岁, 平均工龄15.11 a。

1.2 方法

染色体畸变检测采用微量全血法进行体外培养法, 微核检测采用三羟基氨基甲烷法。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分别大于1%和3‰为阳性。

1.3 微核、染色体标准及计数[2] 1.3.1 微核

主核与微核均位于细胞浆内, 两者之间不相联结, 如有重叠或切迹, 则必须能清晰地看到各自完整的核膜, 微核着色与主核一样, 或稍深, 稍浅, 无折光性, 微核一般为圆形或椭圆形, 直径小于主核的1/3, 本实验采用盲法阅片, 油镜下作淋巴细胞微核镜检, 每份标准计数1 000个胞体完整的淋巴细胞, 计出淋巴细胞含微核数, 以千分率表示。并计算微核细胞率(微核细胞数观察细胞数×1 000‰)和微核阳性检出率(微核阳性例数调查例数×100 %)。

1.3.2 染色体

在显微镜下选择染色体长度适中、分散良好、形态清晰的中期分裂相, 每例分析100个中期细胞, 盲法阅片, 观察到畸变时, 必须有2 ~ 3个人复核, 计算染色体畸变率(染色体畸变细胞数观察细胞数×100 %)和畸变染色体阳性检出率(染色体畸变阳性例数调查例数×100%)。

1.4 数据处理

用SPSS 10.0统计软件, 对数据进行录入和分析。在数据录入时采用双录入他人核对的方法。统计检验方法选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放射工作人员微核及染色体检测情况

放射组与对照组平均微核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χ2 =365.96, P < 0.001), 染色体平均畸变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χ2 = 195.94, P < 0.001)。见表 1

表 1 放射组与对照组微核及染色体检测结果
2.2 微核率及染色体畸变率与放射工龄的关系

不同工龄人群的微核率及染色体阳性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经χ2检验, 两者均P >0.05)。细胞微核率、染色体畸变率虽未达到显著水平, 但有随工龄增加而增高趋势。见表 2

表 2 不同放射工龄微核及染色体检测结果
2.3 微核率及染色体率与工种的关系

根据调查人员可能接触放射线性质和岗位的不同, 将放射工作人员分为三类:医用X射线人员(一类):主要是从事医用X射线诊断和介入治疗; 工业X射线探伤人员:主要从事工业品的探伤工作(二类), 以上二类以接触X射线为主; 接触放射性核素人员(三类):主要是从事同位素诊疗、辐照、灭菌、育种及勘测等工作, 以接触β、γ射线为主。如表 3所示, 本次调查以医用X射线人员为主, 占总人数74.19%, 其次是工业X射线探伤人员, 占15.30%, 最少的为放射性核素人员, 占10.51 %; 各工种间微核阳性率及染色体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见表 3, 图 1

表 3 不同放射工种微核及染色体检测结果

图 1 放射人员不同工种间微核率比较
3 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扬州市放射工作人员微核细胞率为1.38‰, 在正常范围0~ 3‰内, 染色体平均畸变率为0.57%, 在正常值1 %内[3]。虽然微核阳性检出率和畸变染色体阳性检出率为17.13%和15.59%, 但具有临床意义的为数较少。不同工种、工龄的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细胞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放射组工作人员的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均高于对照组, 个别放射工作人员的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超出正常范围。

我市人体微量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细胞率放射人员比对照人群较高, 但均属正常范围, 说明了近些年射线防护条件有明显改善, 放射工作人员通过参加防护知识、法规培训, 提高了防护意识, 注意了自身防护, 但长期低剂量照射仍可造成辐射损伤。

染色体畸变和微核是电离辐射的敏感指标, 不但出现早而且持续时间长[4]。长期受小剂量、低剂量率照射的放射工作人员淋巴细胞微核率、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呈一定的曲线变化。表明职业受照者随放射工龄的增加, 累积受照剂量也不断增加, 机体所受辐射损伤随之加重。同时, 机体的修复作用不断地修复所受损伤, 导致微核率、人体微量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与放射工龄间的斜率逐渐下降, 形成曲线变化。此外, 放射工作人员在不同的工作阶段, 他们的工作量和工作经验也可能是导致微核率、人体微量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与放射工龄间的斜率逐渐下降的原因。

为此, 应严格控制接触放射线的剂量和时间, 加强和完善个人防护措施, 定期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筛查和体检。上述两项指标除可作为急性放射损伤的生物剂量指标外, 亦可作为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监护的常规监测指标及慢性损伤评价的重要指标, 可为接触有害物质人群提供遗传损害检测和工作环境监测, 为行政管理部门的决策、立法奠定理论依据。长期接触放射线者, 给予适当的休息、疗养, 损伤严重者调离放射工作岗位, 以保证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

参考文献
[1]
陈宏伟. 微核及微核试验的应用与发展[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4, 25(10): 1160-1164. DOI:10.3969/j.issn.1002-1256.2004.10.055
[2]
刘疏谷. 卫生毒理学基础[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9.
[3]
张士强, 闫艳, 张勇, 等. 放射工作人员细胞遗传学指标的检测与分析[J].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04, 15(4): 212-213. DOI:10.3969/j.issn.1006-8414.2004.04.008
[4]
辛彩民, 王学贵, 崔志刚, 等. 放射工作人员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及微核率的观察[J]. 中国辐射卫生, 2000, 9(2):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