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05, Vol. 14 Issue (3): 230-231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5.03.056

引用本文 

舒向芝. 影像科室院内感染的管理[J]. 中国辐射卫生, 2005, 14(3): 230-231.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5.03.056.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05-01-03
影像科室院内感染的管理
舒向芝     
聊城市中医医院, 山东 聊城 252000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 影像科室感染在医院管理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控制其感染是保证医疗质量的重要措施。因此加强影像科室消毒管理已是日常医疗工作中的主要内容之一。

1 影像科室感染的原因 1.1 空气质量

需做影像检查的病人多, 流动性大, 空气污染严重是呼吸道疾病交叉感染的主要媒介, 空气质量和卫生情况的好坏, 不仅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和健康, 同时对医护人员和其他健康人群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1.2 潜意识无菌观念的忽略

特别是在紧急状况下急症外伤病人做检查时对暴露的伤口不做包扎处理, 易造成污染。

1.3 影像检查时仪器的污染

(如CT、MR、X射线透视)各类传染病人进行检查时, 间接的将微生物传播给另一些患者或工作人员, 而且病菌品种杂, 数量多, 造成仪器污染严重、又极易被忽略消毒处理。

1.4 物品污染

凡患者用过的物品, 均可成为污染源, 易造成医院感染。

1.5 洗手不严格不彻底

影像科室感染源传播最主要是污染手, 因检查时用手亲自触摸病变的部位来进行定位, 污染后洗手不彻底, 手上残留的细菌或污染物随之带到医疗器械或其他患者身上造成交叉感染。

2 控制感染的措施

为了更好的控制影像科室感染发生, 必须做好消毒管理工作, 定期监测, 杜绝交叉感染发生。笔者在影像科室消毒管理方面总结如下几方面经验。

2.1 加强无菌观念的培养

工作人员工作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每项处置前必须穿工作服、戴帽子、口罩、处置前后洗手。

2.2 加强影像科室环境卫生管理

做好空气消毒净化, 做好基础卫生管理, 保证物体桌面、桌椅、门窗、地面清洁。如有污染, 应用1: 200“84”消毒液擦拭, 室内每天用紫外线照射消毒, 时间不少于1 h, 定时通风保持空气清新。

2.3 制定消毒监测制度

加强影像科室的监控管理制度, 消毒要彻底, 主要是大型仪器所用的各种检查床, 机架保持清洁, 使用器械消毒要达到监测消毒的时间, 消毒液的浓度要达到标准, 减少由于消毒达不到效果而引起科室内感染。对造影病人所用的强化间(治疗室)、扫描间、暗室加强消毒及卫生清扫, 应每天用紫外线灯照射, 每次不少于1 h, 各班严格交接, 并每周彻底大搞卫生一次, 定期做好强化间、扫描室的空气培养, 检测空气中细菌含量。

2.4 加强护理用具的消毒灭菌

病人使用止血带后用“ 84”消毒液浸泡消毒, 血压表、听诊器保持清洁。

2.5 物品清污

对检查床上用物凡被病人污染立即更换, 用“ 84”消毒液浸泡消毒后再送洗衣房进行清洗, 病人需服造影剂时用一次性服药杯, 所用的头皮针、棉签、胶布用后放在固定的地方, 与头托上使用的避污纸一同进行焚烧处理。

2.6 增强消毒观念

培养良好的洗手习惯, 坚持接触传染病人后, 立即用肥皂洗手, 将双手涂满肥皂搓洗, 流水冲洗后纸巾擦干。

2.7 增强科室感染管理人员的培养

使所有科室成员都知道预防感染的重要性, 加强科室人员对消毒隔离认识, 将医院感染管理落实到实处。

综合所述, 控制影像科室感染的有效途径是以预防为主, 严格各项消毒隔离制度, 加强各项操作规范化及建立相应的监测和管理体系, 从而提高影像科室消毒管理质量, 更好的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