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信息研究所
在女性肿瘤中, 乳腺癌已成为第一高发疾病。随着医学的进步以及女性对美观的要求, 乳腺癌的放疗正成为治疗女性乳腺癌的常用手段。由于乳腺癌放疗往往涉及到内乳、锁骨上、腋下皮肤。该部位皮肤较薄, 特别是腋下及锁骨上的颈部皮肤极易受射线辐射损伤。为探讨如何减少皮肤辐射损伤, 我们进行了玫芦皮疾灵对减轻乳腺癌皮肤放疗反应的实验, 结果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自2001年至2004年, 26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 其年龄26~60岁, 中位年龄38岁。均经化疗3个周期后。将其随机分为药物护理组和对照组, 两组各13例。药物治疗组选用贵州佳程药业生产的玫芦皮疾灵, 其批准文号是黔卫药准字(1996)第100182号; 对照组不应用药。
1.2 放疗放疗实施开始于化疗后的两周, 常规照射。开始用6MV的X射线, 取皮下3 cm深度, 在照射12 Gy后, 改用8~10 MeV的电子线照射38 Gy。射野为锁骨上和内乳联合倒L野。
1.3 药物应用照射前清洗皮肤后将药物均匀涂抹于照射野, 其范围包括照射野外3 cm的皮肤。每日2-3次。
1.4 毒副反应标准采用1979年EORTC放射毒副反应评价标准[1]。程度分为5级, 0级无反应; Ⅰ级红斑; Ⅱ级干性脱皮; Ⅲ级湿性脱皮; Ⅳ级溃疡, 坏死。自觉症状为皮肤发痒。
2 结果 2.1 放射性皮肤反应程度(表 1)药物治疗组一例痒感的持续时间仅1 d, 而对照组较长7~20 d, 平均17 d。
3 讨论放射治疗已作为乳腺癌治疗的常用手段, 为减轻该部位的皮肤反应等, 我们选用具有清热祛湿、消炎止痒、养血润肤作用的玫芦皮疾灵来观察减轻放疗后皮肤反应的效果, 通过上述结果可以看出玫芦皮疾灵对减轻放疗后的皮肤瘙痒有明显的作用; 对预防红斑以及干性脱皮的发生亦有较显著的作用。
由于乳腺癌的放疗涉及颈部或腋下皮肤, 该部位皮肤薄, 照射后极易造成损伤。该部位照射的目的主要是针对锁骨上和内乳淋巴结, 而该部位的淋巴结较表浅, 一般选用X射线和电子线的混合照射, 由于电子线皮肤剂量较高, 该部位的皮肤易受损伤, 轻者红斑、干性脱皮, 重者湿性脱皮。由于照射剂量不会太高, 溃疡和坏死一般不会也不允许发生。
值得一提的是乳腺癌放疗中或放疗后皮肤护理。放疗后的皮肤瘙痒是常见的放射反应。当出现放疗后皮肤瘙痒时一定嘱咐患者不要搔抓, 这样会引起皮肤破溃难以愈合。出现瘙痒应嘱咐患者用手轻拍或用一定的止痒药水。避免穿高领、质硬的衬衫。
湿性脱皮的出现是较重的放疗后皮肤反应。当出现湿性脱皮时应停止放疗, 保持该部位通风干燥。可适当地在其表面涂抹些冰片蛋清液或氯地霜以及适当的抗生素。一般5~7 d就可愈合。
通过本实验的观察, 说明在放疗过程中应用玫芦皮疾灵对减轻皮肤反应和预防湿性脱皮的发生有一定的作用。
[1] |
殷蔚伯, 谷铣之. 肿瘤放射治疗学[M]. 第三版. 北京: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2: 1108-1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