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05, Vol. 14 Issue (1): 72-73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5.01.051

引用本文 

王谦可, 古彩红, 饶小燕, 李波, 周小莉. 五华县某厂丢失放射源事故调查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05, 14(1): 72-73.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5.01.051.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04-03-10
五华县某厂丢失放射源事故调查分析
王谦可 , 古彩红 , 饶小燕 , 李波 , 周小莉     
梅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广东 梅州 514021

2001年4月16日上午10时, 梅州市卫生防疫站接到报告:五华县某厂贮存于仓库中的3枚放射源(闲置源)被盗丢失, 市卫生局、市卫生防疫站、市公安局组成调查组立即赶赴现场进行调查。现将此事故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1 事故经过

2001年4月15日上午厂方发现存放于仓库中的3枚闲置源被人挖墙进入后偷走, 即向五华县公安局城镇分局报告, 公安局领导非常重视, 成立专案组驻厂调查, 16日下午将5名盗窃者抓获, 均为在校学生(该厂子弟)年龄为9~16岁, 据交代: 2001年2月10日凌晨约1时, 他们将仓库左侧墙挖开一个洞, 偷走3枚放射源(铅罐封装)及其他废铁一批, 后将墙洞封好, 赃物存放于仓库下面水沟旁竹林中, 并于早上约5时将赃物卖给李姓废品收购站, 因不知道是放射性物质, 便当作一般废铁处理。

2 处理经过

市调查组到达现场后与五华县专案组一起进行调查, 用FD-3013辐射仪对仓库、厂区及李姓废品站进行查找未发现放射源。后对李姓废品站的三处废品去向进行全面探查, 仍未有结果。

县公安局迅速印制宣传资料、图片等对县城及邻近三镇的废品收购站进行宣传和查找, 并于16日下午在公安局召开各店主会议, 讲清放射源的危害性并发动群众提供线索, 17日一拖拉机司机反映, 他因好奇曾在李姓店中拆开过一个铅塞, 未发现有什么特殊的东西, 故将铅罐铅塞等物品扔到拖拉机上, 运至周姓废品站中。

4月18日市调查组、专案组和省卫生厅派来的两位专家一起到周姓废品去处──兴宁罗浮镇某炼钢厂进行调查寻找, 用剂量仪发现一枚“花生米”大的银白色裸露放射源, 源强约1.11×109 Bq(30mCi), 核素137Cs, 据该厂一民工(福建人)交代是他用氧割割开一个铅罐(有塞)的, 他的一个老乡(已回福建)也曾割过两只铅罐, 铅罐及塞卖给了罗浮镇陈姓废品站。

调查组又到罗浮镇陈姓废品站查找, 未发现放射源及铅罐(塞), 根据线索, 在兴宁县城曾姓废品站找到了已割开的铅罐及塞, 但另外两枚放射源不知去向。

5月15日省政府又派省环保局、省卫生厅、公安厅的专家再次查找, 但至今下落不明。

3 事故原因

事故单位的闲置源贮存虽有一定的防盗措施(有锁), 但不够完善, 2000年10月市县卫生、公安部门曾要求其加强防盗措施(仓库中建一混凝土池, 将闲置源放入加盖上锁, 挂警示标志牌), 但没有真正落实。案犯偷盗后又将墙洞堵塞, 加上仓库采光差和无照明设施, 另一原因是事故单位未落实定期检查制度, 由于失盗时间相对较长, 放射源经多次转手, 给查找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

4 事故级别

因有两枚放射源未找回, 其原始资料早已遗失, 通过向售源单位(中科院广州分院)查询得知其销售的放射源主要为137Cs, 小部分为60Co, 源强约为(0.7~1.11)×109 Bq(20~30mCi), 目前未发现有人员伤亡情况, 根据放射源核素的毒性和活度暂定为丢失放射性物质一级事故。

5 建议

所丢失的放射源均为闲置源, 如何加强对闲置源的管理已成为当务之急, 随着我市水泥企业逐渐淘汰关闭, 闲置源将越来越多, 建议有关部门将闲置源和退役源强制集中保管, 建立账物进出登记制度和交接制度, 同时加强对放射防护法规、知识的宣传, 提高放射单位的法制观念及防护意识。

(参加本次调查的有省卫生厅胡世杰、省放射卫生防护所黄嘉麟主任医师、吴增汉主任技师、杨宇华所长, 以及省公安厅、省环保局、梅州市和五华县、兴宁市卫生局、公安局、环保局等单位的有关人员, 谨此致谢)

五华县某厂丢失放射源事故调查分析
王谦可 , 古彩红 , 饶小燕 , 李波 , 周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