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04, Vol. 13 Issue (4): 304-306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4.04.051

引用本文 

胡利丰, 董文骏, 王群利. 介入放射学中的辐射防护问题[J]. 中国辐射卫生, 2004, 13(4): 304-306.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4.04.051.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04-03-17
介入放射学中的辐射防护问题
胡利丰 , 董文骏 , 王群利     
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浙江 宁波 315010

介入放射学(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IVR)是指应用现代X射线诊断手段, 利用导管、穿刺等技术对某些疾病进行非手术治疗、明确病变性质和取得组织学、细菌学, 以及生理、生化等资料的一门崭新技术学科[1]。虽然IVR在上世纪70年代才逐步应用于临床, 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但由于它具有创伤小, 操作简单, 恢复快, 并发症少等优点, 而已在许多临床领域(如消化、呼吸、心血管、神经、泌尿、骨骼等几乎所有系统)取得了巨大进步, 现已发展成为与外科、内科并列的现代医学三大技术[2]。据美国《纽约时报》估计, 过去10~20年来约30%原本需外科手术治疗的病变或疾病, 现为微创或少创的IVR治疗所取代[3]。由于IVR采用透视导引法, X射线曝光量大、曝光时间长, 这就使病人和介入操作者的剂量明显增加。作为一门适应现代医学技术发展方向的新兴学科, 不应因患者和IVR工作者的辐射防护问题而阻碍它的迅速发展。为此, 笔者浅析IVR的辐射防护问题。

1 IVR的剂量水平 1.1 影响受照剂量的因素

影响患者和IVR操作者受照剂量的因素很多, 主要有X射线装置及防护状况, 照射野大小, 操作者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 以及手术的复杂程度等。现今, 国内在IVR方面使用的X射线装置有:配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的C形臂X射线机, 这是介入放射学的专用设备; 另一种为带影像增强器(Image intensifier, Ⅱ)的X射线机(可分为床上球管和床下球管)。一般, 前者比后者的曝光条件要高, 而受照时间要短[4], 这是因为专用设备影像质量较好, 便于观察, 有利于IVR操作者的各种操作并能提高操作质量。综合这两个因素, 一般来讲, 前者所致的受照剂量要小于后者[4]

1.2 IVR中患者的受照剂量

IVR中患者的受照剂量明显高于传统放射操作时患者的剂量, 由于介入操作而引起的患者X射线皮肤损伤国外已有报道[5~7]。一般, 一次介入操作, 患者受照剂量为十几mGy~几十mGy。Ruiz-Cruces等人报导患者在一次介入操作中的平均有效剂量为0.88 mSv, 最高为25.7 mSv[8]; 但也有报道, 一次介入操作皮肤剂量高达43 Gy, 相当于1.4 Sv[9], 远远超过我国GBZ113-2002中规定的应急人员在一次应急事件中不得超过的剂量水平, 当然这是极少见的例子, 笔者认为, 在进行这类操作之前, 实践的正当性判断显得尤为重要。国内在这方面的报道较少, 袁志强等报道, 患者在一次介入操作中受照剂量均值为6.236 mSv, 最高达50.82 mSv[10]; 马奔等人报道, 一次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ial embolizaton, UAE)中卵巢平均辐射剂量为166.4mGy[11]

1.3 IVR中操作者的辐射剂量水平

由于介入操作是在X射线直接照射下进行各种医学检查和治疗, 这就使操作者与X射线的距离较近, 有时会完全暴露在X射线剂量较高的辐射场中, 无法避开射线的直射和散射, 而且大部分病例操作持续时间长, 致使操作人员受到较大的辐射剂量[2]。Niklason等报道, 操作人员的有效剂量为0.37~10.1 mSv/a, 平均为3.16 mSv/a[13]; Marx MV等报导, 在铅围裙外, 操作人员躯干部位接受的平均有效剂量为49.1 mSv/a[14]。国内关于IVR工作者受照剂量的研究报导也逐渐变多, 殷志跃等报道, 平均年剂量当量为2.926 mSv[15]; 袁志强等报道, 操作者体表受照剂量率为245.4 μGy/h, 是卧位透视的13.7倍, 假定每人每年操作40次, 相当于有效剂量20.2 mSv[4]。我国GB18871-2002中规定:连续5 a内平均年有效剂量不得超过20 mSv, 任何一年中有效剂量不得超过50 mSv。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在其出版物中明确指出, 这是不允许接受的剂量范围的下限。根据放射防护最优化原则, 受照剂量应保持在可以合理达到的尽可能低的水平, 一般, 年平均剂量应尽可能降低到年限值的1/10~3/10。由于我国IVR诊断和治疗起步较晚, 工作量还比较小, 与发达国家相比, 年工作量只为国外同行的1/5左右[16]。随着IVR在我国的迅速发展, IVR操作者的辐射防护问题应引起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2 IVR的防护措施 2.1 IVR中患者的辐射防护

患者的辐射防护应强调: ①操作前做好介入实践的正当性判断, 掌握好IVR的适用范围和适应症, 避免不必要的照射。②优选投照条件, 尽可能降低管电压和管电流, 调节遮光器, 缩小照射野, 减少散射线, 力求患者所受到的照射是达到介入操作所需的最低剂量。③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屏蔽防护, 特别是辐射敏感器官, 如性腺、眼晶体、乳腺和甲状腺等。

2.2 IVR中操作者的辐射防护 2.2.1 加强管理

对介入操作者实行健康监护制度, 加强X射线防护知识和有关法规培训; 坚持佩戴个人剂量元件, 除了GBZ128-2002规定的在铅围裙内外都佩戴外, 笔者建议在铅围脖内也佩戴, 这样有利于用有效剂量经验估算公式E=1.5H1+0.04H2[17]进行估算(H1指铅围脖内剂量, H2指铅围裙外剂量, 因为它考虑了介入操作者穿铅围裙, 而有可能不使用铅围脖, 所以这个公式比较符合实际, 且计算方便, 因此受到认可), 严格限制超剂量操作。

2.2.2 距离防护

因为照射量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不考虑射线与空气的作用), 所以, 在介入操作中, 应在不影响操作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远离球管和散射体, 但有时操作者无法选择自己的位置, 所以这方面实际上很难做好。笔者建议, 应对每一类介入用X射线装置进行辐射场剂量分布测量, 操作者应熟悉装置的高辐射范围, 在操作时尽量少进入该区域。

2.2.3 时间防护

操作者要加强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学习, 在保证手术质量的基础上缩短操作时间和曝光时间。介入操作者要经常轮换, 尽可能增大两次操作的时间间隔。

2.2.4 屏蔽防护

在介入操作中时间防护和距离防护毕竟有限, 屏蔽防护显得尤为重要。操作者应穿戴铅围裙、铅围脖、铅眼镜、铅帽和防护手套。侯金鹏等研究表明, 未使用铅围裙的受照剂量比使用铅围裙剂量要高几倍, 甚至几十倍[16]。马玉兰等调查表明, 适当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能有效降低剂量, 降低率在9.00%~24.26%[18]。Bogner L研究表明, 使用0.5 mm铅当量的围裙和0.25 mm铅当量的围脖与帽子, 可以使每个操作人员每次操作接受的剂量明显下降[19]。但是, 这些防护用品很重, 一次操作中, 如果全穿上将影响精细和长时间操作的进行, 防护手套也并不能应用于所有的操作, 许多操作者往往只穿铅围裙, 这就要求对X射线装置进行必要的防护。刘保昌等报道, 自制的介入放射专用防护装置能使患者额部、甲状腺、腹部、性腺和下肢X射线照射量率减少94%以上[20]。张殷等报道, 自制的移动式介入治疗辐射防护装置防护效率在99%以上[21]

2.2.5 选择好X射线装置

选择防护性能好的X射线装置至关重要, 尽量选用如DSA、多功能血管造影机等介入放射专用设备。如条件所限, 也可选用床下球管机, 但尽可能不要选择床上球管机。有资料显示, 采用床下球管比采用床上球管可使所受剂量降低30%~50%[22]; 李萍等研究表明, 在使用床上球管的介入设备时, 操作人员的受照剂量比床下球管大约高出3~6倍[23]

少创伤或无创伤是现代医学技术发展的主流, IVR诊疗技术正好适应了这个需求, 目前发展迅速, 甚至进入了细胞与基因水平, 这就将使操作技术越发精细, 操作时间更长。但我国辐射防护相对滞后, 曹厚德教授曾呼吁“必须重视介入放射学中的辐射防护问题” [24]; 刘玉清院士也曾要求“提高IVR专业技术人员的防护意识, 加强放射防护和安全培训”[3]。我们应共同努力, 促进IVR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Gary J, Becker MD. 2000 Rsna annual oration in diagnostic radiology:The future of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J]. Radiology, 2001, 220: 281-292. DOI:10.1148/radiology.220.2.r01au39281
[2]
金振祥. 介入放射学与辐射防护[J]. 中国辐射卫生, 1998, 7(1): 60-61.
[3]
刘玉清. 介入放射学:回顾·展望·对策[J].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2, 36(2): 1061-062.
[4]
袁志强, 林秀华, 刘晓虹. 介入治疗的X射线防护检测与评价研究[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998, 18(2): 117-119.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1998.02.023
[5]
Shope TB. Radiation-induced skin injuries from fluoroscopy[J]. RadioGraphics, 1996, 16: 1195-1199. DOI:10.1148/radiographics.16.5.8888398
[6]
Wolff D, Heinrich KW. Strahlenschäden der haut nach herzkatheterdiagnostik und therapie: 2 kasuistiken[J]. Hautnah Derm, 1993, 5: 450-452.
[7]
Louis K, Wagner Phd, Marsha D, et al. Severe skin reactions from Interventional fluoroscopy: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Radiology, 1999, 213: 773-776. DOI:10.1148/radiology.213.3.r99dc16773
[8]
Ruiz-Cruces, Perez-Martinez, Martin-Palanca, et al. Patient dose in radiologically guided interventional vascular procedures: conventional versus digital systems[J]. Radiology, 1997, 2005: 385-393.
[9]
Pukkila O, Karilia K.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A new challenge for radiation protection[J]. Nordic Society for Radiation Protecti on, Ronneby, 1990.
[10]
袁志强, 林秀华, 刘晓虹. 介入放射治疗病人受照剂量水平监测与防护[J]. 劳动医学, 1999, 16(4): 239-240.
[11]
马奔, 陈春林, 曾北蓝, 等. 介入治疗中患者辐射剂量监测[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2, 22(3): 215-216.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02.03.026
[12]
UNSCERA. Sources and effects of ionizing radiation[M].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1993.
[13]
Lason LT, Marx MV, Chan HP. Interventional radiologists: occupational doses and risks[J]. Radiology, 1993, 187: 729-733. DOI:10.1148/radiology.187.3.8497622
[14]
Marx MV, Niklasonl LT, Mauger EA. Occupational radiation expoure to interventional radiologi sts: a prospective study[J]. J Vasc Interv Radiol, 1992, 3(4): 597-606. DOI:10.1016/S1051-0443(92)72903-0
[15]
殷志跃, 徐孝波, 陈秀华. 介入放射手术临床医生受照剂量调查[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3, 23(3): 201-202.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03.03.025
[16]
侯金鹏, 邓大平, 朱建国, 等. 介入放射学工作者剂量水平与评价[J]. 中国辐射卫生, 1997, 6(4): 216-217.
[17]
Webster EW.EDE for exposure with protective aprons Health Phys, 1989, 56: 568-569.
[18]
马玉兰, 桑军阳, 杨泽云, 等. 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剂量调查[J]. 中国辐射卫生, 2000, 9(1): 29.
[19]
Bogner L. Strahlenexposition des personals bei angiographic und percuraner transluminaler angioplastie (PTA)[J]. Röntgenpraxis, 1993, 8(2): 83-87.
[20]
保昌, 余永就, 邓槐树, 等. 介入放射专用防护装置防护效果分析[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1998, 16(2): 117-119.
[21]
张殷, 余荣生, 樊亘凤. 移动式介入治疗辐射防护装置防护效果评价[J]. 中国辐射卫生, 2001, 10(3): 159. DOI:10.3969/j.issn.1004-714X.2001.03.020
[22]
Amplatz K. Atlas of endourology[M]. Chicago: Year Book Med Publisher, 1986.
[23]
李萍, 孙军, 杨东生, 等. 放射介入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0, 20(6): 436.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00.06.024
[24]
曹厚德. 必须重视介入放射学的辐射防护问题[J]. 介入放射学杂志, 1996, 5(2):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