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已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 成为现代医疗的支柱之一, 是影像学诊断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 X射线诊断技术和放射设备有了质的变化, 中小医院放射设备日益完善, 如配置CT、数字胃肠机器; DSA等新检查项目的开展, 使患者接受X射线检查的机会大大增多。如何合理应用X射线, 减少X射线危害程度, 是当前我们每个放射工作者和广大医务工作人员面临的十分严峻的任务。为认真贯彻执行1989年10月国务院颁布的《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防护条例》及2002年7月卫生部颁布实施的《放射卫生防护管理办法》, 我院在制定好各种防护制度的基础上, 更新放射设备, 改进操作规程, 取得十分明显效果, 受到放射卫生主管部门及广大群众高度评价, 现将几年来我院放射科如何做好放射防护介绍如下。
1 科室概况我院为市级结核病和肿瘤专科医院。1999年成立影像科(包括普通X射线机、CT、B超), 放射工作人员15名, 其中CT工作人员6名, 普通放射工作人员9名, 现有机房6间, X射线机器房5间, 分别安装上海XG500C、飞利浦M100, 两台遥控电视透视X射线机; CT为GE1600C, 洗片机两台; X射线摄影用增感屏均为高速稀土增感屏。年平均摄片约21 000人次, 胸透约3 200人次, CT检查约5 100人次。
2 加强放射防护实施办法现放射科为1988年新建成使用, 墙体与门窗设置, 符合国家有关标准。但在机器安装过程中, 注重了工作方便, 忽视了防护:如摄影床仅距防护铅房1 m, 摄影胸片架安装在机房门口面向走廊, 机房门未做防护要求等。随着人们对X射线危害认识加深, 在市放射卫生主管部门要求下, 结合我科实际, 遵照X射线机器防护要求, 按照随意分隔式分布[1], 将机房分为胸部摄影室:即Ⅰ室, 新安装Phlips M100悬吊式X射线机。同时摄片方向调整为背向走廊, 机房面积约50 m2, 用于胸部摄影。占年工作量90%。Ⅱ室为四肢骨骼摄影室, 安装上海XG500C摄线机, 机房面积约30 m2。两机房中间为暗室, 分隔1/ 2近走廊间为控制室。两台透视机器均为隔室遥控电视X射线机。机房与操作室门新安装了长清康德射线器材厂生产的防护门。机房门外安装指示红灯及张贴警告标语:“当心辐射”, “红灯亮时切勿开门”等。走廊内设有板报宣传X射线有关知识及防护办法。加强人们对X射线认识。1999年医院在资金十分困难情况下, 淘汰X射线体层机器, 购置安装GE1600CT, 使患者接受X射线量减少, 同时影像诊断符合率明显提高。
2000年市放射卫生管理部门对放射进行防护检测。操作间机房门及外环境X射线辐射均达到本底射线剂量, 得到高度评价, 同时对几年来的防护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制订科室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科室工作人员均经培训, 获得上岗许可证, 积极参加了市放射卫生主管部门的放射卫生学习班。使X射线检查正当化, 放射防护最先落到实处。
在我国, 胸透占所有放射诊断检查的70%左右, 它是人群接受人工电离辐射的重要来源[2], 结合我院是以胸部疾病诊断与治疗专科医院, 我们控制胸透人数, 开展了胸部准高千伏(90 ~ 120 kV)摄影, 胸部摄影占X射线检查人数80 %以上。大大降低了X射线对人体危害, 并利用现有防护器材、遮蔽保护好受检的放射敏感器官和非检部位。
3 体会加强X射线防护应以质量为前提, 要求每位放射医生不断加强学习, 总结经验熟练掌握放射业务技术。工作认真负责, 杜绝操作上失误。重视胶片质量管理, 做到摄影位置“标准化”, 摄影条件选择“准确化”, 检查要求“合理化”。严格按操作规程, 定期清洁或更新增感屏, 维护各机器使之发挥最佳工作效能, 确保甲片率>40%, 废片率 < 2 %。
贯彻射线应用正当化和放射防护最优化原则, 掌握好放射检查者的适应症。杜绝因经济效益而造成的盲目、重复X射线检查现象。严格控制X射线检查, 不合理检查应坚决退回, 提高临床医生对X射线危害性认识水平。
广泛宣传, 采用黑板报、工作中讲解等形式, 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X射线危害性及防护知识的水平, 正确选择X射线检查项目, 本着对病人危害少、诊断效果好及相适应的经济条件等确定是否应用X射线检查。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 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护知识水平。
通过几年来的努力, 实践证明, 中小医院放射科只要重视X射线防护, 认识其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克服工作中遇到困难, 认真负责, 一定能把X射线的危害降至最小程度。
[1] |
李连波, 王金鹏. 放射卫生防护[M]. 第一版. 济南: 黄河出版社, 1998: 139-140.
|
[2] |
孙秀兰, 刘伟, 杨如景. 放射医学与防护[M]. 第一版. 济南: 济南出版社, 2000: 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