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射线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的影响, 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我们于2001年对全市县级以上单位的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和健康查体,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主要为全市县以上医疗卫生及事业单位从事放射诊断、放射治疗、工业探伤、放射性同位素应用等放射工作人员, 共111名, 其中男93名, 女18名, 年龄22~73岁, 平均37.3岁, 放射工龄0~30 a, 平均11.6 a。
1.2 个人剂量监测每个监测周期为3个月, 连续监测4个周期, 计算人均年剂量当量, 监测方法按国家标准[1]的要求进行。
1.3 临床检查按卫生部《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要求和方法进行检查。
1.4 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嗜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绝对值、血红蛋白、血小板均用F-820血球计数仪测定。
2 结果 2.1 受照剂量个人剂量测定结果为:人均年剂量当量为2.81 mSv, 111名放射工作人员剂量当量均低于国家规定限值的1/ 10(<5 mSv)。
2.2 临床检查 2.2.1 内科检查查体发现与职业辐射有关的临床体征, 如神经衰弱征候群、脱发、牙龈出血体征阳性率随放射工龄的增加而增加, 并且随放射工龄的增加其体征更加明显。
2.2.2 眼晶状体变化晶体混浊发生率为48.1%, 晶体混浊发生率随工龄的增加而增高, 与"0~"工龄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果见表 1。
所测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受照剂量大部分在国家剂量限值1/10以下, 但查体发现放射工作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辐射损伤效应, 阳性检出率随放射工龄的增加而增高, 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眼晶体损伤、白细胞数下降、免疫功能降低和细胞遗传学指标的变化等, 这些都应引起足够重视, 需进一步加强长期小剂量电离辐射与健康关系的研究。
有关研究证实, 长期小剂量职业照射可致放射工作者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白细胞减少, 淋巴细胞相对增高及血小板、血红蛋白下降。本次初步观察, 白细胞随工龄的增加呈波动性增高, 未见规律性变化, 这与全国调查结果一致[2], 同时发现血红蛋白下降, 异常检出率随放射工龄的增加而增高。本次观察结果IgG、IgA水平随工龄增加而无明显下降, 但免疫球蛋白有8.2%的检出增高, 低于检出降低率(11.3%)。说明放射工龄的增加, 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是有影响的[3]。本次调查中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象5项指标均值均在正常范围。5项指标异常检出率及总检出率随工龄呈增高趋势。放射工作人员各放射工龄间的免疫球蛋白和外周血象差异均无显著性(P > 0.05), 这可能与近年来我市放射防护条件有所改善有关。
从本次检查结果可见, 眼晶体混浊检出率比文献[4]中69.42%检出率低, 说明我市放射防护设施确实得到了改善。
因此, 在目前放射防护条件下, 进一步加强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 改善放射防护工作条件, 提高放射工作人员防护知识和防护意识, 仍是一项不容忽视的艰巨任务。
[1] |
GB5249-85,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方法[S].
|
[2] |
王继先. 我国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受照剂量及对健康影响[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984, 4(5): 2-12. |
[3] |
陈彦彦, 曹中申, 郭学林, 等. 赤峰市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评价[J]. 放射卫生, 1990, 3(2): 74-75. |
[4] |
林大伟, 贺今, 孙少秋, 等. 484例放射工作者的眼晶体检查[J]. 中国辐射卫生, 2002, 9(2): 124. DOI:10.3969/j.issn.1004-714X.2002.02.0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