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介入放射诊疗技术发展迅速, 在医学领域已逐渐发展成为临床放射学的一大分支[1]。由于在应用过程中, 操作人员必须在X射线机床侧工作, 有时甚至直接暴露于X射线下, 并且操作时间长, 难以采取固定的防护措施, 致使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受到较大剂量照射[2]。我们根据国内广泛使用的不同X射线机类型, 在调查测量的基础上, 研制了一种用于介入诊断治疗机(床上、床下球管)的简易组合式介入放射防护屏。现将结构及防护效果介绍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① 床上板, 尺寸为1 000 mm ×250 mm, 表面不锈钢内衬铅板, 具有2 mm铅当量。②立地床侧防护屏, 尺寸为1 200 mm×1 000 mm, 表面不锈钢内衬铅板, 具有2 mm铅当量。③床后防护裙, 尺寸为1 000 mm ×600 mm, 用0.5 mm铅当量的铅橡胶板做成。④球管或接受器防护罩用0.5 mm铅当量的铅橡胶板做成。尺寸为600 mm×300 mm。
1.2 使用方法① 床上板, 固定于被检查与操作人员之间的床边上, 可自由拆卸。影响穿刺等工作时, 可沿床边左右移动, 主要用于屏蔽来自诊断床和被检查者身体的散射线。②立地床侧防护屏立于床侧, 不用时可方便地推到一边, 主要用于屏蔽来自诊断床下的射线。③床后防护裙, 固定于床后侧面。④球管或接受器防护罩, 若机器为上球管时, 则固定于球管周围; 若机器为下球管时, 则固定于显示器周围, 用以屏蔽来自诊断床下的散射线。
2 结果 2.1 防护效果的测量 2.1.1 测试仪器① XS-3 X、γ剂量仪, 经计量部门刻度校正。②标准水体模。
2.1.2 测试条件管电压85 kV; 管电流1.5 mA。
2.1.3 测试方法测量时将标准水体模放在诊视床上, 将X射线球管调整到水体模的正下方, 在床右侧工作人员站立的操作位置及助手位置上选头、胸、腹三处作为测试点, 按照上述测试条件开机曝光, 每点读取三次读数, 然后取平均值。
2.2 测量结果(表 1)通过测试结果可以看出, 未加防护以前, 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较大, 比胡芳芳[2]报道的750μGy·h-1稍高, 这可能与工作场所及测量点定位的差异有关。使用该防护屏后, 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明显降低, 如果配合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如穿戴防护衣、防护帽、防护围裙等, 则实际受到的照射剂量会降低到更低的水平。根据以往的调查, 虽然有的X射线机配备了铅防护屏, 但由于设计不够合理, 比较笨重, 使用起来不够方便, 影响正常的操作, 工作人员有时甚至弃而不用, 既造成资源的浪费, 又使工作人员受到较大剂量照射。而使用简易组合式介入放射防护屏, 因其拆卸挪动比较方便, 既降低了受照剂量又经济实用。
[1] |
刘洪祥. 介入性放射学及其放射防护[J]. 中国辐射卫生, 1991, 4(2): 10. |
[2] |
胡芳芳, 刘晓红. 介入治疗操作者受照剂量监测与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1996, 5(2): 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