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X射线诊断、临床核医学、肿瘤放射治疗以及介入放射学等医用辐射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日益广泛普及, 医疗照射成为人类所受电离辐射照射的最大人工来源[1]。充分重视医疗照射防护已成为辐射防护领域新进展的显著特点[2, 3]。为了解“九五”期间安徽省医疗照射的应用频率和剂量水平, 1999年1月至11月, 我们对全省医疗照射水平进行了调查研究。
1 调查方法“九五”期间全省医疗照射水平调查, 选择“九五”期间的第一年和第三年调查各种医疗照射应用频率。调查分为四个专题同时进行:①X射线诊断医疗照射的频率水平调查; ②X射线诊断所致受检者体表剂量水平调查; ③临床核医学的医疗照射水平调查; ④放射治疗的医疗照射水平调查。根据各专题的不同特点采用区别对待的调查研究方法。X射线诊断、临床核医学和放射治疗的医疗照射水平调查均采用全面普查再辅以典型调查的点面结合方法。因X射线诊断在三大分支医疗照射的频率水平调查中工作量最大, 涉及1 835家X射线诊断单位, 还专门在普查的基础上进行了分层抽样调查。分层抽样调查以各医院的年放射门诊量为依据, 将本省X射线诊断按年放射门诊量从大到小排列分为A、B、C、D、E五层, 然后进行不等比例分层随机抽样, 抽样比例分别为20%、14 %、8 %、5%、4 %。X射线诊断所致受检者入射体表剂量(ESD)水平调查在全省17市选择了有代表性的7个市49家医院, 在105台各种类型X射线机上, 对16种不同类型的X射线诊断检查累计监测受检者的ESD。为保证调查质量, 我们制定了《安徽省医疗照射调查方案》和《安徽省医疗照射调查行动计划》, 全省统一调查方法和质量控制, 各项调查工作落实到人, 实行项目负责制。
2 结果 2.1 X射线诊断的设备分布和年频率1998年安徽省开展医用X射线诊断的单位已达1 835家, 共有X射线诊断工作人员5 820人, 其中医师系列75.7%, 技术系列占20.1 %, 护士系列占4.2%。
由表 1可见, 全省1998年各医疗单位共配备普通医用诊断X射线机3 175台和X-CT机142台, 两者分别每台服务于1.95万人和43.55万人。在各种类型的普通X射线机中, 乳腺摄影、牙科摄影等专用机相对较少(仅占3.3%), 200 mA以上X射线机占41.3%, 小于50 mA的占28.4%。1996年和1998年全省接受X射线诊断医疗照射的总人次分别为8.29×106和8.75×106, 这两年的应用频率分别为136.60人次/千人口和141.45人次/千人口。全省17个地市应用频率分布不均匀, 年频率最高与最低的市相差5.8倍。
全省各种X射线诊断频率分布见表 2。同20世纪80年代的调查结果比较[4], 透视检查占总应用频率的比例已大幅度下降, 拍摄胸片比例明显上升, X-CT检查迅速增加, 已占总频率12 %以上。本次调查还显示, 1996年和1998年全省介入放射学分别施行3 961人次和4 779人次, 相应年频率0.065人次/千人口和0.077人次/千人口。
表 3基本反映我省近期X射线诊断受检者体表剂量水平。属于高剂量的检查有胃肠造影、胆囊造影、钡灌肠造影、脑血管造影、腰椎侧位摄影等。胸部正位摄片平均体表剂量最小, 胸部摄片比胸部透视平均体表剂量减少约90%。
全省共有15家医院97名放射工作人员从事临床核医学, 拥有SPECT 2台、肾图仪15台、吸碘仪13台、扫描机8台、活度计7台、γ计数器25台、液闪计数器1台等。1998年核医学诊断应用频率为0.207人次/千人口, 略低于1996年的应用频率0.223人次/千人口。在各种核医学检查中, 以甲状腺吸碘检查居首位, 其次是肾图检查(见表 4)。调查表明, 我省核医学诊断应用频率较低, 并呈下降趋势。
典型调查结果表明, 核医学诊断受检者中女性高于男性(1 : 0.87)。受检者年龄分布以大于40岁组居多, 0~ 15岁年龄组最少。
1996年和1998年全省临床核医学治疗人次数仅为543人次和831人次。这两年的年频率为0.009人次/千人口和0.013人次/千人口。
2.3 放射治疗全省共有26家医院433名放射工作人员从事放射治疗工作, 拥有医用加速器13台, 钴治疗机18台。γ-刀2台, 后装治疗机14台, X射线治疗机6台。还有放疗计划系统(TPS)8台, 放疗模拟机16台, 剂量仪17台。
1996年和1998年安徽省放射治疗的年频率分别为0.152例/千人口和0.196例/千人口, 1998年比1996年增长了28.9%。全省各地市放射治疗类型分布不尽相同, 但放疗频率较高的是食管癌、鼻咽癌、妇科肿瘤、胸部肿瘤等。
3 讨论(1) 从总体上分析, 安徽省医疗照射存在着设备相对落后、专业人员素质偏低等问题。1998年与1996年相比, 全省X射线诊断总频率增加了3.55 %, 普检和X-CT的年频率分别增长了2.54%和20.44%;全省放射治疗的年频率增长高达28.9 %。尽管全省X射线诊断、放射治疗应用频率呈增长趋势, 放射诊断年频率已接近Ⅱ类保健水平, 放射治疗年频率介于Ⅳ类~ Ⅲ类保健水平国家之间。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也远低于UNSCEAR外推1991~ 1996年的世界平均水平[4]。1998年与1996年相比, 全省核医学诊断频率呈负增长(-7.2%), 而核医学治疗频率增长了44.4%。安徽省核医学诊断和治疗的频率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有下降趋势[5]。因此随着我省的经济发展及公众寿命不断延长等因素都会导致对医疗照射服务的需求呈增长趋势, 我省核医学诊断频率的下降可能与医院领导对临床核医学重视不够等因素有关。我们在医疗照射应用频率增长的同时, 更要加强医疗照射防护, 促进其正确合理应用, 更好地趋利避害。
(2) 我省1998年医用X射线诊断频率为141.45人次/千人口, 较20世纪80年代增长了22.2 %。尤其是X射线摄影的频率居首位, 胸部透视已由20世纪80年代的53.4 %下降至24.53 %, 这一结果表明我省的医疗保健水平正在提高, 以摄影取代透视的观念正逐渐被医务人员和公众所接受。这对于受检者防护以及降低公众集体剂量负担很有意义[6]。
(3) 九五期间, 我省X -CT检查迅速增加, 已占总频率12%以上, X-CT检查以头部检查居多(占64%)。由于X-CT所致受检查剂量较大, 因此不断增加的X-CT检查要导致集体剂量的增加, 必须强调正确合理应用。
(4) 1998年安徽省每百万人口拥有加速器和钴治疗机0.5台,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79台/百万人口[7], 离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2~ 3台/百万人口仍有较大差距。我省放射治疗频率1998年比1996年增长了28.9 %, 但仍不能满足需进行放射治疗患者的需求, 今后我省放射肿瘤学还要进一步发展。但在发展放射治疗事业的同时, 还应注意合理布局以充分利用医疗资源[8]。
(5) 随着我省经济水平的发展和医疗照射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的不断涌现, 我省的医疗照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因此有必要在全省系统开展医疗照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进一步加强医疗照射防护。
[1] |
UNSCEAR. Ionizing radiation:Sources and biological effects[M]. New York: UN, 1982.
|
[2] |
ICRP. ICRP Publication 60:1990 Recommendation of the ICRP[M]. Oxford: Pergamon Press, 1991.
|
[3] |
FAO, IAEA, ILO, OECD/NEA, PAHO, WHO.International Basic safety standards for protection against ionizingr adiation and fo r the safety of radiation sources (IBSS)[R].IAEA Safety series NO.115, 1996.
|
[4] |
UNSCEAR. Sources and effects of ionizing radiation[M]. New York: UN, 2000.
|
[5] |
安徽省卫生防疫站. 安徽省医疗照射频度及剂量水平[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989, 9(增刊): 13-17. |
[6] |
ICRP(郑钧正, 卢正福译). 放射诊断中患者的防护, ICRP34号出版物[M]. 北京: 原子能出版社, 1987.
|
[7] |
郑钧正, 李述唐, 岳保荣, 等. 我国"九五"期间放射治疗的医疗照射频率水平[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0, 20(增刊): s23-s25. |
[8] |
殷蔚伯, 田凤华, 谷铣之. 我国放射治疗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J]. 中国肿瘤, 1999, 8: 214-217. DOI:10.3969/j.issn.1000-8179.1999.03.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