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天津胸科医院
近年来, 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成上升趋势, 冠状动脉成型术(PTCA)的开展使冠心病治疗上升到一个新阶段, 但再狭窄(Restenosis, RS)的高发生又是困扰临床治疗的一个难题。因而寻求一种能有效防治冠脉再狭窄的方法, 已成为当今心血管疾病研究的重要课题。血管内近距离放射治疗(brachytherapy, BT), 在治疗冠脉再狭窄上有了突破性进展。虽然我国开展PTCA和血管内支架术已多年, 但在BT再狭窄方面还属起步阶段。从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明[1], BT能有效的防止冠状动脉再狭窄。
本研究采用计算机模拟和热释光剂量学方法, 研究32P球囊抑制血管再狭窄的电离辐射剂量。现将部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 1.1 32P液体球囊(以下简称球囊)规格:直径2.5 mm长20 mm和直径3.0 mm长20 mm。
1.2 等效材料采用ICRU 44号报告规定的肌肉组织等效材料(密度:1.04 g/cm3)代替血管壁, 其CT值与人体肌肉组织相同[2]。
1.3 裸LiF(Mg, Cu, P)热释光剂量计(TLD)采用了粉末TLD和方片TLD(3 mm ×3 mm ×0.2 mm和1 mm×1 mm×1mm)。
1.4 国产FJ -427A1微电脑热释光测量仪 1.5 标准刻度源241Am 2 方法 2.1 实验模拟首先对方片TLD进行编号并注明上下方向。方片和粉末均经245 ℃, 15 min退火处理后, 用241Am源进行刻度并计算出刻度系数K(计数/C· kg-1), 方片需计算单片刻度系数K(计数/C·kg-1)。
等效血管1 :在方块肌肉等效材料上加工一方槽(25mm×5mm ×5mm)。实验时将退火后的方片按编号径向排列在方槽内, 照射时将充满32P放射性液体球囊平放在方片上, 再盖上另一块肌肉等效材料。照射1 min取出球囊, 按编号测量TLD, 实测值为R(计数)。
等效血管2 :在方块肌肉等效材料上加工一圆孔(长度25 mm, 直径3.2 mm), 平分成两个半圆槽, 将退火后的粉末80 mg均匀铺在圆槽内, 照射时将球囊平放在粉末上, 再盖上另一半圆槽。照射1 min取出球囊, 混匀粉末后分7次测量取平均值为实测值R(计数)
由公式(1)计算出吸收剂量D。
(1) |
式中, R :TLD实测值(计数); K:刻度系数(计数/C·kg-1); f:吸收剂量转换因子(3.6 ×104mGy/C· kg-1)。
2.2 计算机模拟[3, 4]假设32P液体源均匀分布在球囊内, 当球囊充满32P放射性液体后, 数学模型为圆柱型。采用Loervinger计算β射线吸收剂量的经典公式[5], 应用Visual basic 6.0语言编写应用程序, 计算靶血管壁轴向和径向剂量分布。
(1) |
式中, A :32P球囊活度(Bq); T1:射线对能量吸收的贡献; T2 :散射粒子对能量吸收的贡献; r :距源的质量距离(g/cm2); υ:β射线的表观吸收系数(cm2/g); c:与β粒子最大能量有关的无量纲参数; E :β粒子平均能量(0.695 MeV); Em :β粒子最大能量(1.72 MeV); e=2.718;k =4.59 ×10-8ρ2υ3E a;
当(直径3.0 mm长20mm)球囊活度为451 MBq, 压力为0.8 MPa时。用粉末实测球囊外表面轴向剂量分布(见图 1.a), 每次可分样7次, 取平均值为5.0 ±5.5 %(Gy/min)。
采用Loervinger公式计算。以球囊外表面中心为坐标零点, 选择7个计算点, 计算球囊外表面轴向剂量分布, 结果见表 1。取平均值为4.88 ±19 % (Gy/min)。
将方片10片重叠放在等效血管内(见图 1.b)。每一方片厚度代表一径向深度, 取方片厚度的上表面为参考剂量点。当(直径2.5 mm长20 mm)球囊活度为451MBq, 球囊内压力为0.8 MPa时, 在球囊外表面不同径向剂量分布(见图 2, 实验值)。用Loervinger公式计算, 剂量参考点也选在径向0.2 mm处。由图 2理论结果可知与实验值较一致, 分别为4.65和4.70 Gy/min, 但随径向距离增加两条曲线间的差异也随之增大
根据Mcgoron等人[8]的研究报道, 应用188Re液体球囊进行了实验和计算机模拟, 选择的剂量参考点为球囊外表面径向0.5 mm处。也有文献报道[9, 10]在血管内近距离放射治疗时剂量参考点应选在血管壁外膜。当(直径3 mm, 长20mm)球囊活度90 MBq, 压力0.8 MPa时, 我们比较了球囊外表面径向0和0.5 mm处的实验和Loervinger公式计算, 结果见表 2。
当32P源注入球囊后常有气泡存在。当(直径2.5 mm, 长20mm)球囊活度26.3MBq, 压力0.8MPa时, 用直尺量出气泡轴向直径为1.5 mm, 靠球囊右侧(见示图 3)。用方片(1mm×1mm ×1mm)20片, 实测气泡对靶血管剂量的影响, 将所测结果进行中心点归一。结果发现(见图 4, 实验值), 平均值为0.98 Gy/min, 气泡位置处的最低值为0.73 Gy/min。气泡越大对剂量影响越大。
用Loervinger经典公式, 计算气泡对靶血管壁吸收剂量的影响。计算时假设气泡靠球囊中心, 轴向直径为1.6 mm, 将计算值用中心点归一, 结果发现(见图 4, 理论值), 平均值为1.30 Gy/min, 有气泡的中心点最低值为1.0 Gy/min, 也明显低于平均值。在图 4中理论值与实验值相比发现, 实验值曲线的平滑度更接近实际。
4 讨论本研究的实验系统误差在10 %以内。用Loervinger经典公式计算时, 假设血管壁为水密度。另外, 未考虑球囊壁厚(0.05mm), 均是造成两种方法结果差异的原因。
由实验和Loervinger经典公式计算结果可知, 球囊外表面不同径向剂量分布相差较大。在血管内近距离治疗中, 以何处为剂量参考点, 目前国内未统一, 有待进一步探索和临床认可。研究发现, 血管壁的吸收剂量还与球囊活度, 压力, 气泡, 球囊内导管的偏离程度, 照射位置和照射时间有关。在临床研究和应用中应考虑上述因素对剂量的影响, 否则会给剂量带来较大的不确定度, 影响患者治疗效果。
[1] |
霍勇, 王日胜, 陈明, 等. 32P液体球囊血管内照射预防血管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实验研究[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98, 26(6): 436-437. DOI:10.3760/j:issn:0253-3758.1998.06.009 |
[2] |
苑淑渝, 孙福印. 肿瘤等效材料的研制及模拟实验[J]. 中国辐射卫生, 2000, 9(2): 70-71. |
[3] |
徐志勇, 王明喜, 张良安, 等. 放射性球囊内气泡对血管组织剂量的影响[J]. 中华核医学杂志, 2002, 22(6): 374-37. DOI:10.3760/cma.j.issn.2095-2848.2002.06.019 |
[4] |
徐志勇, 张良安, 戴光复, 等. 放射性球囊治疗冠状动脉再狭窄时导管内核素对正常血管的剂量分布计算[J]. 中国辐射卫生, 2002, 11(4): 198-201. DOI:10.3969/j.issn.1004-714X.2002.04.003 |
[5] |
Lovinger R, Japha E M, Brownell G L. Radiation Dosimetry[M]. New Yor: Academic Press, 1956.
|
[6] |
苑淑渝, 孙福印. 模拟测定32P球囊在血管内照射剂量[J]. 中国辐射卫生, 2002, 11(1): 20-21. DOI:10.3969/j.issn.1004-714X.2002.01.013 |
[7] |
苑淑渝, 戴光复, 徐志勇, 等. 模拟测定103Pd放射性支架在血管中的剂量分布[J]. 中华核医学杂志, 2003, 23(2): 104-105. DOI:10.3760/cma.j.issn.2095-2848.2003.02.013 |
[8] |
Mcgoron AJ, Kassing WM, Thomas SR, et al. Intravascular irradiation using 188Re liquid-filled balloon catheters :correlation between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studies[J]. Cadiovasc Radiat Med, 1999, 1(4): 368-375. DOI:10.1016/S1522-1865(00)00032-9 |
[9] |
Shi Y, Pienie K, Fard A, et al. Adventitial remodeling after coronary arterial injury[J]. Circulation, 1996, 93: 340-348. DOI:10.1161/01.CIR.93.2.340 |
[10] |
Waksman R, Rodriguez JC, Robinson KA, et al. Effect of intravascular irradiation on cellproliferation, apoptosis, and vascular remodeling after balloon overstretch injury of porcine coronary arteries[J]. Circulation, 1997, 96: 1944-1952. DOI:10.1161/01.CIR.96.6.19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