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放射学是一门新兴学科, 临床应用日趋广泛。特别是近几年我国介入放射技术发展迅速, 极大地提高了放射诊断和治疗的精度及效果。但是目前介入放射防护条件较差, X射线曝光时间长, 受照剂量大, 由于从事该项技术的工作人员越来越多, 而且是在患者的床侧操作, 身体各个部位受照剂量非常大。为了保证介入放射工作人员手术操作方便和身体健康, 研制了介入用电动升降式防护装置, 经测试, 防护效果较好, 报告如下。
1 电动升降式防护装置的结构特点① 该装置分为上、下两部分组成。上半部任意升降至下半部内:下半部内置电机控制上半部的升降, 底部装有万向轮。②下半部规格为宽1 300 mm, 高1 000 mm, 厚60 mm。其周围内衬2 mm厚铅板防护; 内部装有一高效电机控制上半部分可以在其内部升降至任意高度。当手术操作时, 上半部分完全上升至最高并进行微调。③上半部规格为宽1 200 mm, 高900 mm, 厚40 mm, 内嵌一块观察用的铅玻璃(规格800 mm ×600 mm × 12 mm)。铅玻璃下方水平排列有三个操作孔, 工作人员和助手可以将手伸进去很方便地进行手术操作。在铅玻璃及操作孔周围内衬2 mm厚铅板防护。④该装置采用高强度铝合金作支撑架。自身重量轻、结构坚固、承载重量大。⑤内置铅板防护层。内部防护层为2 mmPb铅板, 用强力粘合剂将衬板与铅板粘贴成一体。然后固定在内部骨架上。⑥底部装有四个万向轮, 轻便随意移动至所需位置; 底部外接一脚踏开关, 控制电机升降上半部分。⑦外装饰采用1.0 mm厚沙光不锈钢板。宜于消毒且美观耐用。
2 防护性能测试我们在某医院介入X射线机房内安放该装置进行测量, 机器为大C型臂Polydokos 80。
2.1 测试仪器① 日本产ICS -Ⅲ型X、γ巡测仪, 经计量部门校准。②标准水体模。
2.2 测试条件大C型臂Polydokos 80, 管电压: 80 kV, 管电流: 1.5 mA。
2.3 测试方法测量时将标准水体模放在诊视床上, 将介入X射线机球管对准水体模, 取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头部、颈部、胸部、腹部、性腺五处测试点, 在使用该防护装置前、后分别按测试条件开机曝光, 每点读取三次读数, 然后取平均值。
2.4 测量结果表 1从表 1看出使用该介入用电动升降式防护装置前, 工作人员的头部、颈部、胸部、腹部、性腺的剂量率分别是516、9 578、10 520、947、531 μG/h, 其中颈部、胸部、腹部剂量明显高于其他部位。使用该装置后, 各个部位剂量减弱百分数都在93.80%以上。特别是颈部、胸部、腹部、性腺剂量率减弱达96.89%以上。
从上述结果看, 该介入用电动升降式防护装置在各个部位的防护效果明显。上半部内嵌观察用铅玻璃且脚踏式开关任意升降, 整体移动方便, 不锈钢外装饰易于消毒等特点,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方便了医护人员, 保证了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1] |
袁志强. 介入治疗的X射线机防护监测与评价研究[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998, 18(2): 117.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1998.02.023 |
[2] |
孙作忠, 李全太, 林俊明, 等. 介入放射诊断与治疗中的一种简易防护吊帘[J]. 中国辐射卫生, 1998, 7(3): 166. |
[3] |
张丹枫. 介入放射学个人防护用品的研制[J].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0, 9(2): 105. DOI:10.3969/j.issn.1008-794X.2000.02.015 |
[4] |
刘保昌. 一种用于介入放射学的防护装置[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998, 18(6): 417.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1998.06.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