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04, Vol. 13 Issue (2): 138-139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4.02.039

引用本文 

贾荣国, 付成叶, 王勇, 李呈芹. 低剂量CT在眼眶部外伤扫描中最优化应用研究[J]. 中国辐射卫生, 2004, 13(2): 138-139.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4.02.039.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03-12-01
低剂量CT在眼眶部外伤扫描中最优化应用研究
贾荣国 , 付成叶 , 王勇 , 李呈芹     
山东省沾化县人民医院, 山东 沾化 256800
摘要目的 探讨眼眶部外伤后低剂量CT扫描的最优化。方法 对336例眼眶部外伤患者行眼眶部低剂量CT扫描, 并对每例患者行晶状体视神经层面常规剂量CT扫描, 对比该层面二者的图像质量与患者的辐射剂量。结果 眼眶部低剂量CT扫描与常规剂量CT扫描, 对显示眶内结构及眶壁骨质, 2种扫描方法图像质量差异无显著性。低剂量单次扫描的CT剂量加权指数(CTDIw)为7.4 mGy, 常规剂量的CTDIw为24.6 mGy。结论 眼眶部低剂量CT扫描可获得与常规剂量几乎相同的影像信息和图像质量, 且单层扫描CT剂量加权指数(CTDIw)减少了17.2 mGy。
关键词低剂量CT    眼眶部检查    最优化    

随着CT设备的普及以及眼眶部外伤的增多, 眼眶部CT检查越来越多, 对眼眶部疾病的诊断及治疗起了巨大作用。但是, X射线对眼晶状体辐射的危害与防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在1977年第26号出版物中提出了辐射防护三原则, 即实践的正当化、防护的最优化和个人剂量限值。最优化是以最小的代价和最小的病人剂量来获得有价值的影像, 进而进行正确诊断的全部过程中施行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活动[1]。为此, 笔者利用GE公司生产的CT/e普通螺旋CT具有低剂量扫描的功能, 自2001年8月至2003年9月共对336例眼眶部外伤患者行眼眶部低剂量CT扫描, 然后选取晶状体视神经层面行常规剂量扫描, 探讨该层面2者的图像质量与患者的受照剂量。

1 资料与方法

336名志愿者中, 男284例, 女52例, 年龄19~ 72岁, 平均46岁; 336名志愿者均为眼眶部外伤。采用GE公司CT/e普通螺旋CT机, 每位志愿者先行眼眶部低剂量CT扫描, 扫描参数:常规扫描方式, 120 kV, 30 mA, 1. 5 s r, 层厚为3 mm, 然后选取晶状体视神经层面行常规剂量扫描, 即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 毫安升至100 mA。扫描结束后将上述2种扫描方法所取得的晶状体视神经层面的图像由从事影像诊断工作的3位高年资主治医师采用双盲法读片。对眼球密度进行测定及眼眶部图像质量进行评定, 比较2种扫描方法的差异有无显著性。

2 结果

低剂量CT扫描所示扫描参数中的CT剂量加权指数(CTDIw)为7. 4 mGy, 常规剂量CTDIw为24. 6 mGy。

将2种剂量CT扫描所得晶状体视神经层面672个眼球进行密度测定, 其测定结果见表 1

表 1 2种剂量扫描对眼球密度的测定

表 1可见, 2种剂量扫描对晶状体、玻璃体测得的CT值经u检验, u < 1. 96, P >0. 05, 差异无显著性。说明扫描剂量眼球内不同密度的组织无显著影响(表 1)。

把2种剂量扫描所得672个眼眶图像的对比度及清晰度进行分级比较, 见表 2

表 2 2种剂量扫描图像质量的评定(个)

表 2可以看出, 低剂量扫描图像质量分级以较好为主, 未出现差的图像, 不影响外伤后病变的诊断。

3 讨论 3.1 低剂量CT扫描是贯彻医疗照射防护的最优化原则

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于1991年以第60号出版物明确地把医疗照射列为人类所受三类照射———职业照射、医疗照射和公众照射之一, 并提出了医疗照射的防护体系, 包括医疗照射实践的正当化和最优化。医疗照射必须遵守剂量限制体系的正当化和最优化原则。眼晶体所受的年当量剂量限值低于150 mSv, 可以防止眼晶体确定性效应[2]。确定性效应通常有剂量的阈值, 在超过该阈值时该效应的严重程度随剂量的增大而增大。如眼晶体的白内障[1]。随着设备和技术条件的改进及实践经验的总结, 应及时修订相应的指导水平, 以不断推进医疗照射防护最优化水平。笔者遵循这一原则, 在不影响诊断的前提下, 开展了眼眶部低剂量CT扫描研究。低剂量CT扫描单层CT剂量加权指数为7. 4 mGy, 常规剂量单层CT剂量加权指数为24. 6 mGy, 故低剂量扫描患者所受的辐射剂量不足常规剂量的1/3, 实现了医疗照射防护最优化原则。

3.2 低剂量CT扫描对眼球密度测定有否影响

对336例672个眼球晶状体及玻璃体密度测定, 低剂量扫描时眼晶状体及玻璃体密度分别为(90. 00±6. 60)HU及(10. 76±4. 83)HU, 常规剂量扫描时为(92. 00±8. 78)HU及(11. 45±3. 96)HU。经统计学处理, 说明2种剂量扫描对眼球密度的测定差异无显著性(P >0. 05)。

3.3 低剂量CT扫描对眶内图像质量的影响

经双盲法对2种扫描方法所获得的图像进行质量评定, 其结果是低剂量扫描方法所获得的图像绝大部分以图像质量较好为主, 无差的图像。2种剂量扫描所得图像诊断准确性完全相同。众所周知, 病变的发现及内部结构的显示依赖于CT的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空间分辨率与被测物体间的密度差别有关[3], 因为眼眶内各种组织结构之间存在较大的密度差, 所以空间分辨率高, 可发现病变; 又因为低剂量扫描对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影响较小, 所以对病变的发现与常规剂量相比无差异。

3.4 低剂量CT扫描对特殊人群应用的意义

特殊人群(如婴幼儿、孕期妇女)因病情需要必须作CT检查时, 应用低剂量扫描, 既能满足病情诊断的需要, 又注意到远期辐射效应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 消除了患者对辐射怀有的恐惧心理。

3.5 低剂量CT扫描有利于保护CT球管

低剂量CT扫描与常规剂量相比, 单层扫描X射线剂量由150 mAs降为45 mAs, 不足常规剂量的1 3, 低剂量CT扫描的X射线总剂量明显低于常规剂量CT扫描, 大大降低了CT机X射线管过热的几率, 减少了CT机X射线管、探测器的损耗, 延长X射线管的使用寿命, 节约了CT运行成本。

通过上述研究, 眼眶部低剂量CT扫描既能清晰显示眶内结构, 保证图像质量, 满足了诊断需要, 又大大降低了眼晶体的辐射剂量, 预防了眼晶体确定性效应的发生。另外, 延长了CT机X射线管的使用寿命, 节约了成本。与常规剂量相比, 低剂量CT扫描实现了ICRP提出的辐射防护的最优化原则, 因此, 在眼眶部外伤CT检查中应大力推广低剂量CT扫描。

参考文献
[1]
李连波, 王金鹏. 放射卫生防护[M]. 第一版. 济南: 黄河出版社, 1998: 159-160, 21.
[2]
王金鹏, 何顺升, 范六一. 实用放射防护教程[M]. 第一版. 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0: 57.
[3]
李果珍. 临床CT诊断学[M]. 第一版.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