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贵港市医用X射线工作人员健康状况, 掌握小剂量或低剂量率照射条件下对放射人员健康影响, 为X射线防护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2年8月对贵港市253名医用X射线工作人员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
1 检查对象与方法 1.1 检查对象全市医用X射线工作人员共检查253人, 其中男性209人, 占82.61 %, 女性44人, 占17.39 %, 年龄最大57岁, 最小20岁, 平均32.18岁, 放射工龄最长36 a, 最短1 a, 平均工龄8.87 a。
1.2 个人剂量监测监测周期为2个月, 监测期限为1 a, 计算人均个人剂量当量。监测方法按《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方法》的要求进行。
1.3 检查项目① 肝、胆、肾B型超声波检查, 胸部X射线照片检查。②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WBC)、嗜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DC)、红细胞总数(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BPC)(以上用人工记数法)、及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分析(采用微量全血无血清培养制片)。
2 结果与分析 2.1 受照剂量个人剂量测定结果为:人均年剂量当量为0.47 mSv, 最高者为4.37 mSv, 最低者为0.30 mSv, 100%的放射工作人员剂量低于国家规定限值的1/10(< 5 mSv), 只有1人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接近限值的1/10。
2.2 B超检查检出肾结石23人, 占9.09%, 肾积水3人, 占1.19%, 肝脏肿大者4人, 占1.58%, 胆囊炎3人, 占1.19%。
2.3 胸部X射线检查发现陈旧性胸膜粘连1人, 占0.40%, 陈旧性肺结核4人, 占1.58%。
2.4 实验室检查发现WBC阳性24例, 占9.49 %, 其中低于正常值者19例, 占79.17%, 高于正常值者5例, 占20.83%。RBC阳性4例, 占1.58%。HB阳性5例, 占1.98 %。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10例, 占3.95%。BPC、DC未发现异常者。
2.4.1不同工龄的医用X射线工作人员WBC阳性率、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差异无显著性(均P >0.05)。详见表 1。
![]() |
表 1 不同工龄医用X射线工作人员WBC、染色体畸变率阳性结果 |
不同级别医院X射线工作人员WBC阳性率、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差异无显著性(均P >0.05)。详见表 2。
![]() |
表 2 不同级别医院X射线工作人员WBC阳性率、染色体畸变率阳性结果 |
医用X射线工作人员男女间WBC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 < 0.05), 女性WBC阳性率较高为20.46 %, 男女间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差异无显著性(P >0.05)。详见表 3。
![]() |
表 3 不同性别医用X射线工作人员WBC、染色体畸变率阳性结果 |
长期小剂量职业照射时, 外周血最明显的变化是不同程度的白细胞减少及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 对253名医用X射线工作人员的外周血的分析发现, 不同工龄医用X射线工作人员的外周血的分析发现, 不同工龄医用X射线工作人员WBC阳性率、染色体畸变率差异无显著性, 工龄组10 ~ 20 a工作人员的WBC阳性率较高为14.81%, 可能是这个工龄组的人员多是中青年, 工作量较大的原因。不同级别医院X射线工作人员WBC阳性率、染色体畸变率差异无显著性, 县级医院的X射线工作人员WBC阳性率、染色体畸变率较高分别为18.03%、8.20 %, 个体诊所X射线工作人员次之, WBC阳性率、染色体畸变率分别为10.00%、3.33%。分析原因可能是县级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工作量大, 防护又没市级医院好, 而个体诊所工作人员工作量虽然不大, 但防护较差所至。男女医用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率差异无显著性, WBC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 < 0.05), 女性WBC阳性率较高为20.46%, 可能与女性生理现象及体质有关。
通过健康调查表明, 本市医用X射线工作人员在现有的低剂量外照射下工作, 是安全的, 未见对健康造成明显影响, 但仍需进一步加强防护, 特别是乡级卫生院、个体诊所的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