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
222Rn、220Rn分别是由镭的核素226Ra、224Ra衰变产生的, 广泛存在于自然界, 是人们所受天然辐射来源之一。为了解广州市室内空气中222Rn、220Rn浓度水平, 我们于1997年11月至1998年2月期间选择了33间不同类型的建筑物, 对其室内222Rn、220Rn浓度进行了测量。
1 材料与方法 1.1 探测材料采用日本Rn-Tn杯探测器, 材料为CR-39α固体径迹片。使用前经日本名古屋大学刻度。
1.2 测量方法在测量现场将CR-39 α固体径迹片用透明胶布固定在探测杯底部, 然后放于家具顶部, 离墙10 cm。放置时间为3个月左右, 收样时立刻将径迹片放于铝箔袋中密封保存, 带回实验室蚀刻和测量。
2 结果与讨论 2.1 建筑物室内222Rn、220Rn浓度建筑物室内222Rn、220Rn浓度列于表 1。由表 1可以看出, 结果显示222Rn浓度范围为3.3 ~ 238.2 Bq/m3, 平均值为(79.1±56.6)Bq/m3。220Rn浓度范围为46.6 ~ 531.0 Bq/m3, 平均值为(190.8 ±163.4)Bq/m3。
![]() |
表 1 33间建筑物室内222Rn、220Rn浓度 |
在广州市测到了很高的220Rn浓度, 可能原因是:广东省土壤232Th含量较高(面积加权均值94.7 Bq/kg)[1], 是世界典型值25.0 Bq/kg的3.8倍。因此有必要对220Rn及其子体浓度进行进一步研究。
2.2 各类建筑物222 Rn浓度比较各类建筑物222Rn浓度比较列于表 2。
![]() |
表 2 各种类型建筑物室内222Rn浓度比较 |
由表 2可见, 1980年前建的建筑物与1980年后建的建筑物之间, 室内222Rn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
不同墙体材料的建筑物相比较, 222Rn浓度以红砖结构最低, 为56.0 Bq/m3, 含废渣砖结构最高, 为122.5 Bq/m3。废渣砖结构室内222Rn浓度明显高于红砖结构室内222Rn浓度(P < 0.01), 主要原因是广州市废渣砖226Ra含量(79.0 Bq/kg)明显高于红砖226Ra含量(53.9 Bq/kg)[4]。虽然广州市混凝土226Ra含量也高于红砖226Ra含量, 但调查的三间混凝土墙体材料室内222Rn浓度与红砖结构222Rn浓度相近, 可能原因是:三间混凝土墙体材料建筑物均为地下建筑物, 墙体中夹有聚氯乙烯防水层, 阻止了建材中222Rn释出; 白天良好的机械通风降低了222Rn的累积。
墙体材料同为红砖, 地板材料分别为瓷砖和花岗岩板材的建筑物相比较, 花岗岩板材建筑物室内222Rn浓度(104.5 Bq/m3)明显高于瓷砖建筑物室内222Rn浓度(44.8 Bq/m3)(P < 0.01), 主要原因是广州市花岗岩板材226Ra含量(82.5 Bq/kg)明显高于瓷砖226Ra含量(51.5 Bq/kg)[4]。“
墙体材料同为含废渣砖, 但墙面处理方法不同, 室内222Rn浓度也不同。墙面只抹灰的建筑物室内222Rn浓度最高, 为192.9 Bq/m3; 抹灰后刷乳胶漆的建筑物室内222 Rn浓度最低, 为87.4 Bq/m3。抹灰后刷乳胶漆、抹灰后喷涂分别与只抹灰墙面之间室内222Rn浓度差异有显著性(P < 0.05), 抹灰后刷乳胶漆室内222Rn浓度略低于抹灰后喷涂室内222Rn浓度, 但它们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说明墙面刷乳胶漆和喷涂均能有效地阻止墙体材料的222Rn的析出, 从而降低室内空气中222Rn浓度。
2.3 222Rn所致居民剂量当量估算根据UNSCEAR1996[2]报告给出的吸入222Rn子体的有效剂量当量转换因子6 nSv/(Bq·h·m3), 取平衡因子F=0.4、每人每年室内停留时间7008 h, 计算墙体为红砖、含煤渣砖结构建筑物内居民吸入222Rn子体产生的年有效剂量当量(表 3)。
![]() |
表 3 室内222Rn子体所致年有效剂量当量 |
由表 3可见, 室内222Rn子体所致年有效剂量当量:红砖结构建筑物为0.94 mSv/a, 与文献[1]报道的广东省住房0.91 mSv/a相当, 高于世界典型值; 含废渣砖结构建筑物为2.06 mSv/a, 约为红砖结构建筑物的两倍; 墙体材料同为含废渣砖, 墙面只抹灰的建筑物为3.24 mSv/a, 约为抹灰后喷涂、刷乳胶漆建筑物(1.61 mSv/a)的两倍。
[1] |
张淑蓉, 潘京权, 李允兴, 等. 我国土壤中放射性核素水平及分布[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988, 8(增刊): 14. |
[2] |
吴增汉, 曾晋祥. 广东省居民室内外空气中氡气及其子体α潜能浓度水平及居民受照剂量[J]. 辐射防护, 1989, 9(6): 454. |
[3] |
UNCEAR 1996 REPORT.
|
[4] |
张林, 胡灿云, 梁婷婷. 广州市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含量及所致人体外照射剂量估算[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999(19):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