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有关规定, 我们于1999至2002年对全市农村卫生所、县城个体诊所(以下简称个体医疗机构) X射线机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 根据因地制宜, 保障公众的健康与安全, 保护环境的原则, 对其进行了门、窗及墙体防护改造, 现将防护情况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本次共调查全市五县一区个体医疗机构使用的医用诊断X射线机59台, 其中农村卫生所34台, 县城诊所25台, 均是二手以上机器, 出厂年代及机容量分布见表 1。
![]() |
表 1 濮阳市59台个体医疗机构医用X射线机现况分布 |
FD-71A型小型闪烁辐射仪(上海市电子仪器厂生产), FJ-347A型X·γ剂量仪(国营二六二厂生产), 仪器均经河南省计量测试研究所检定。
1.2.2 监测内容X射线机房门、窗、墙体, 附近居民及患者经常停留的地方。
1.2.3 防护方法根据个体医疗机构经济条件, 采用封堵窗户, 设置迎门隔墙, 墙壁监测不合格者找出缝隙填充水泥等。
1.2.4 防护要求封堵窗户上顶距地面200 cm以上, 主防护墙厚度为24 cm(即一纵砖厚), 副防护墙厚度为12 cm(即一横砖厚), 灰浆饱满; 迎门隔墙距门槛约80 cm(或在机房内, 或在机床房外, 视机房面积而定), 两边分别超出门框30 cm, 或一边设置纵墙连接门框, 另一边超出门框30 cm, 要求高200 cm以上, 主防护墙厚度为24 cm, 副防护墙厚度为12 cm, 灰浆饱满; 原墙壁有缝隙者填充水泥; 200mA以上的X射线机机房面积应不少于22m2, 200 mA以下的X射线机机房面积应不少于15m2, 达不到要求者重新设置房间。
2 结果59台个体医疗机构X射线机防护前基本情况见表 2。
![]() |
表 2 濮阳市59台个体X射线机防护改造前基本情况 |
1999至2002年对59台个体医疗机构X射线机门、窗及墙体进行环境监测, 其监测结果见表 3。
![]() |
表 3 59台个体医疗机构X射线机防护改造前门、窗及墙体监测情况 |
2000至2002年对59台个体医疗机构X射线机门、窗及墙体防护后进行环境监测, 其监测结果见表 4。
![]() |
表 4 59台个体医疗机构X射线机防护改造后门、窗及墙体监测情况 |
随着基层卫生医疗体制的改革、城乡经济的发展, 个体医疗机构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设置医用诊断X射线机者越来越多。这些X射线机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①生产年代久远, 多是原县级医院或乡级卫生院淘汰的器械; ②X射线机房非专用机房, 门、窗均未防护, 有的设多个窗户, 最多的有3个窗户, 墙体有缝隙, 部分机房面积较小; 无射线设置工作许可证及放射工作人员证。
在选择门窗屏蔽防护材料时, 基于从材料的防护性能、结构性能、稳定性能和经济成本等方面, 因地制宜, 综合考虑[1]。使用砖墙防护的好处是:其一, 经济成本低, 每台X射线机平均按封两个窗户, 一个迎门隔墙计算, 费用约为120元(含人工费); 其二, 稳定性能好, 耐腐蚀、耐高温、耐辐射。在医用诊断X射线能量范围内, 一纵砖厚(约24 cm)实心砖墙防护厚度约2 mm的铅当量, 对低kV产生的X射线, 砖的散射量较低, 所以是屏蔽防护的好材料[2]。根据《医用X射线卫生防护标准》中规定, 摄影机房中有用线束朝向的墙壁, 应有2 mm铅当量的防护厚度, 其他侧墙壁和天棚应有1 mm铅当量的防护厚度, 透视机房的墙壁均应有1 mm铅当量的防护厚度[3], 故制定以上防护要求。
59台X射线机防护改造前后监测结果显示:改造前, 墙体空气照射量率超过2.58×10-8 C·kg-1·h-1者6台, 占10.17%, 最高为7.224×10-8 C·kg-1·h-1; 门空气照射量率超过6.45×10-8 C·kg-1·h-1者46台, 占77.97%, 最高值达258×10-8 C·kg-1·h-1, 距门外25 m处仍高达10.8×10-8 C·kg-1·h-1; 窗空气照射量率超过6.45×10-8 C·kg-1·h-1者66个, 占77.65%, 最高值达98×10-8 C·kg-1·h-1。防护改造后, 墙体空气照射量率没有超过2.58×10-8 C·kg-1·h-1的; 门空气照射量率超过6.45×10-8 C·kg-1·h-1者2台, 占3.39%, 最高值为7.74×10-8 C·kg-1·h-1; 窗空气照射量率超过6.45×10-8 C·kg-1·h-1者1台, 占1.18 %。
我们认为对个体医疗机构X射线机房门、窗及墙体的这种防护改造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既能有效地保护环境, 又易于推广应用。
[1] |
张丹枫. 医用X射线防护技术与管理[M]. 太原: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 112.
|
[2] |
张丹枫. 医用X射线防护技术与管理[M]. 太原: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 74.
|
[3] |
GB8279-87, 医用诊断X射线卫生防护标准[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