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03, Vol. 12 Issue (3): 179-179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3.03.037

引用本文 

刘信礼, 王雯, 车鸣. 介入治疗过程中X射线的防护[J]. 中国辐射卫生, 2003, 12(3): 179-179.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3.03.037.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02-11-04
介入治疗过程中X射线的防护
刘信礼 , 王雯 , 车鸣     
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 山东 济南 250031

介入放射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在医学影像的导向下, 以其微创、定位准确、疗效高、见效快、并发症少等特点, 被医学界和广大患者认同, 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在介入治疗的过程中, 也决定了医生需要长时间的近台操作, 会受到小剂量散射线的照射。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都知道, C型臂X射线机的摄像毫安量大, 曝光累计时间又长, 会对医生的身体造成很大的损害, 健康查体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所以做好防护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医院的介入导管室根据介入治疗的特点及机器的结构和性能, 采取了一些措施,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现以提出供大家借鉴。

1 配置防护设施, 对医生进行防护

X射线机处于工作状态时, 辐射场中有三种射线, 即X射线防护管套射出的漏射线; X射线窗口射出的有用射线及这些射线经过散射体(诊视床和受检者)后产生的散射线[1]。由此可见防护重点是屏蔽漏射线、散射线, 控制有用射线的发射面积和发射时间。措施如下:

(1) 由于C型臂X射线机的球管在诊视床下, 在不影响诊视床移动的前提下, 在诊视床的两边加挂2 mm铅当量的铅帘, 防止散射线射出。

(2) 在机器房的天花板上打上天轨, 悬挂一块2 mm铅当量的铅玻璃, 铅玻璃的下端正中预留出两个圆洞, 以适合操作人员伸进双手操作为宜, 铅玻璃与床边的铅帘相衔接, 很好地将工作人员与床下及床面以上的射线密集区分隔开来, 有效的遮挡了有用射线束及有用射线束经过散射体所发出的散射线。

(3) 根据X射线机的球管的大小形状, 用2 mm铅和1 mm铁板的复合材料[2], 量身定做一个X射线机球管的防护套, 在X射线机球管的窗口位置预留出大小合适的窗口, 以不影响有用射线的射出为宜。这样很好地屏蔽了球管的漏射线。

加装了以上防护设施后, 对这些防护设施的防护效果进行了实际检测, 检测结果与加装这些防护设施前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表明:加装了防护设施后, 防护效果明显提高。而且对这些设施进行消毒也比较方便。

2 患者的防护

(1) 在介入治疗前, 导管室的技术人员首先要安置好病人的体位及位置, 将病人所要观察的部位置于照射野的中心, 以免在透视的情况下寻找观察部位, 增加病人的不必要辐射。

(2) 在介入治疗的过程中, 在不影响观察效果的情况下, 尽量应用铅橡皮、防护三角等防护用品对病人的敏感器官及组织(尤其是性器官)加以保护。在选用透视或摄影条件时尽量选用高电压、低电流、短时间。

3 其他防护措施

(1) 由于介入治疗的应用很广泛, 临床医生有时也需要上台操作, 但是他们对X射线的知识了解的不多, 防护意识较差。所以上台以前要对他们进行防护知识培训, 以免造成身体伤害。

(2) 操作人员上台时要穿戴好铅衣、铅帽、铅围脖等防护用品, 将散射线的影响降到最低。

(3) 工作人员要不断学习业务知识, 积累经验, 达到熟练操作的目的, 以缩短手术时间, 减少透视摄像的次数和摄像的观察时间, 达到减少射线发生量的目的。

(4) 工作人员要佩戴个人剂量计, 控制个人受照剂量水平, 保障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5) 工作环境内要注意通风, 设置通风口, 安装通风设施, 减少放射性污染。

采取以上措施以后, 从事介入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检测及健康查体的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之内, 说明我们的防护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此方法是有效的、切实可行的。

参考文献
[1]
邱玉会. 放射防护技术与管理[M]. 济南: 黄河出版社, 2000: 90.
[2]
李连波, 王金鹏. 放射卫生防护[M]. 济南: 黄河出版社, 1998: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