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头注射液是采用毛莨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块根, 用酸水浸提法制成的总生物碱制剂。它有较强的镇痛、抗炎、抗癌和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1~4]。但乌头注射液抗辐射作用报道甚少。笔者利用乌头注射液对小鼠胸腺细胞自发掺入3H-TdR的影响, 观察乌头注射液的抗辐射作用。
1 材料和方法 1.1 动物昆明雄性小白鼠96只, 体重(20±2) g, 广东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2 药物乌头注射液(济南市山泉制药厂, 0.62 mg/支, 批号为99056)。
1.3 试剂及仪器RPMI 1640培养基为GIBCO公司生产、Con A为Sigma公司产品、3H-TdR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提供。标准架液体闪烁系统(LS-6000SC, 美国)、二氧化碳培养箱(150, 丹麦), 生物倒置显微镜(CK-2, 日本), 多头细胞收集器(ZT-Ⅱ型, 中国)。
1.4 分组处理 1.4.1 体外实验分组取6只小白鼠, 脱臼处死, 制成胸腺单细胞悬液用于实验。实验组:加终浓度为2 ×10-11, 4 ×10-9, 6 ×10-7, 8 ×10-5, 10 ×10-3, 12 ×10-1, 140 μg/ml的乌头注射液。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取代乌头注射液, 其余条件同实验组。
1.4.2 体内实验分组将90只小白鼠随机分为6组, 每组为15只。正常对照组; 单纯照射组; 小鼠每天每只腹腔注射0.5 ml生理盐水, 7d后给予1.5 Gy60Co全身照射, 照射后24 h处死; 共有4个实验组:各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0.01 μg/kg、0.1 μg/kg、1 μg/kg、、10 μg/kg的乌头注射液, 其余条件同单纯照射组。
1.5 小鼠胸腺细胞悬液制备根据体外和体内实验的不同要求处理小鼠, 断头处死, 无菌条件下取出胸腺, 置于盛有含RPMI 1640培养液的培养皿中, 毛玻璃研磨胸腺, 用200目不锈钢网滤出单细胞悬液, 并移至试管中计数, 用RPMI 1640培养液稀释成浓度为1×107个/ml细胞悬液。
1.6 细胞培养在96孔培养板中, 加入已配好的各组细胞悬液200 μl(体外实验每组6孔, 体内实验每组15孔), 30 μl已配好的3H-TdR液(终浓度为92.5 kBq/ml), 含小牛血清10 %, 置入37℃、5 % CO2的培养箱中培养, 4 h收获细胞。
2 结果 2.1 乌头注射液体外用药对小鼠胸腺细胞自发掺入3H-TdR的影响从图 1可以看出, 终浓度为2 ×10-11 μg/ml和4 × 10-9 μg/ml组的小鼠胸腺细胞自发掺入3H-TdR的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和P < 0.01), 而终浓度大于8 ×10-5 μg/ml实验组的小鼠胸腺细胞自发掺入3H-TdR的百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
从表 1中可以看出, 连续给小鼠1 μg/kg的乌头注射液7d, 然后使其接受1.5 Gy的60Co照射, 24 h处死, 小鼠胸腺细胞自发掺入3H-TdR的百分率明显高于单纯1.5 Gy照射组(P < 0.05)。
胸腺细胞自发掺入3H-TdR的能力是衡量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强弱的指标, 它能够反应胸腺细胞的活力。放射治疗肿瘤的研究表明, 射线在杀死癌细胞时, 对机体的正常细胞也具有一定的损伤作用, 使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 表现为胸腺细胞自发掺入3H-TdR的能力等免疫指标下降。笔者通过体外实验(图 1)证明低浓度的乌头注射液具有提高小鼠胸腺细胞自发掺入3H-TdR的作用。这与马健等学者利用乌头碱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作用的观察而得出乌头注射液能够促进免疫应答反应是一致的[5]。Kimura等报道每天以腹腔注射的方式连续7d给予小鼠3 mg/kg的乌头提取物或乌头碱, 小鼠巨噬细胞γ -IFN的表达明显增强[6]。王雅贤和李晓玉也从不同角度证明乌头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7, 8]。辐射除利用它产生的能量直接杀伤细胞外, 辐射所产生的自由基对机体细胞的间接危害也不容忽视, 消除这些自由基对机体的细胞也能起到保护作用。秦林等观察了川乌与白芍配伍前后对炎症因子和自由基的作用, 结果表明川乌与白芍配伍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9]。在体外实验的基础上, 笔者设计了体内实验(表 1), 结果表明:乌头注射液体内用药对辐射损伤小鼠胸腺细胞自发掺入3H-TdR的能力具有保护作用。由此可见, 乌头注射液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抗辐射作用。
[1] |
李晓丽, 张少华, 秦林, 等. 川乌与防己配伍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0, 20(3): 202-204. DOI:10.3321/j.issn:1003-5370.2000.03.014 |
[2] |
师海波. 川乌总碱的抗炎作用[J]. 中国中药杂志, 1990(3): 46-49. DOI:10.3321/j.issn:1001-5302.1990.03.005 |
[3] |
黄永融. 乌头抗癌研究概述[J]. 福建中医药, 1991(1): 54-56. |
[4] |
Kim DK, Kwon HY, Lee KR, et al. Isolation of a multidrug resistance inhibitor from Aconitum pseudo-laeve var. erectum[J]. Arch Pharm Res, 1998, 21(3): 344-347. DOI:10.1007/BF02975299 |
[5] |
马健, 陆平成, 牧野充弘, 等. 乌头碱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Ia抗原表达影响的研究[J]. 中国药理学通报, 1997, 13(4): 341-344. DOI:10.3321/j.issn:1001-1978.1997.04.018 |
[6] |
Kimura I, Makino M, Honda R, et al. Expression of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in mouse peritoneal macrophages increasingly depends on plasma corticosterone levels: stimulation by aconitine[J]. Biol Pharm Bull, 1995, 18(11): 1504-1508. DOI:10.1248/bpb.18.1504 |
[7] |
王雅贤. 乌头碱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J]. 中医药信息, 1989(5): 40-41. |
[8] |
李晓玉. 滇乌碱的免疫调节作用[J].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1987(2): 100-104. DOI:10.3321/j.issn:1000-3002.1987.02.005 |
[9] |
秦林, 彭欣, 张少华, 等. 川乌配伍白芍对炎症因子和自由基的影响[J]. 中国中药杂志, 2000, 25(6): 370-373. DOI:10.3321/j.issn:1001-5302.2000.06.019 |